风越来越大了,卷着草屑和沙土打在许三多的脸上。他顾不上擦拭,只是眯起眼睛,手上的动作更快了几分。第一辆车修好时,他的额头已经渗出细密的汗珠,在寒风中迅速冷却。
阿妈,试试看这辆能不能用了。许三多招呼巴特尔母亲。
老妇人试着推动水车,车轮顺畅地转动起来。她惊喜地用蒙语说了句什么,双手合十向许三多鞠躬。许三多连忙扶住她,腼腆地笑了笑,转身走向第二辆故障车...
夕阳西沉,草原被染成金红色,许三多刚修完最后一辆勒勒车的车轴,用沾满机油的手背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巴特尔的母亲端来一碗冒着热气的奶茶,眼中满是感激:解放军同志,今天多亏了你。
许三多正要回答,远处传来清脆的马铃声。巴特尔骑着一匹枣红马飞奔而来,身后还跟着三辆装饰着彩绸的勒勒车,车上的铜饰在夕阳下闪闪发亮。
三多!我姑姑一家也到了!巴特尔利落地翻身下马,指着正在靠近的车队,阿爸说今晚请你们全班来我们家做客,我们要办篝火晚会!
车队最前面的勒勒车上,一位穿着宝蓝色蒙古袍的中年妇女正朝他们挥手,她耳畔的银饰随着车辆颠簸发出清脆的碰撞声。后面两辆车上堆满了蒙古包构件和生活用品,几个孩子从货物缝隙间探出脑袋,好奇地打量着许三多。
许三多露出歉意的笑容:巴特尔,我们晚上要值岗...
话未说完,巴特尔的姑姑已经跳下车来,她双手捧着一条雪白的哈达,用带着口音的汉语热情地说:解放军同志,你们帮了我们大忙,一定要来!
这时班长带着老魏巡逻路过,见状走了过来。了解情况后,班长郑重地敬了个礼:感谢邀请,但部队有纪律,晚上我们必须留守驻地。
巴特尔一家立刻用蒙语激烈地讨论起来。许三多能听懂他们在说解放军太辛苦了怎么能这样报答恩人之类的话。突然,巴特尔的姑姑拍了下手掌,眼睛一亮:那我们去你们驻地!
不等五班回应,牧民们已经行动起来。男人们开始卸下车上的烤羊架和食材,女人们取出准备好的奶食和酒囊,孩子们欢叫着帮忙搬运柴火。巴特尔兴奋地拉住许三多的手:我们带了两只肥羊,还有奶奶酿的马奶酒!
夜幕完全降临时,五班驻地外的空地上已经燃起熊熊篝火。巴特尔的父亲和叔叔熟练地架起烤全羊的架子,羊肉在火焰上滋滋作响,油滴落入火中激起阵阵香气。
薛林和李梦帮着摆放从食堂搬出来的长条凳,老魏则带着几个牧民孩子整理出一块平整的歌舞场地。
许三多陪着班长在哨位上站岗,但他们的目光总忍不住往篝火那边飘。大狼蹲坐在许三多脚边,鼻子不停地抽动,显然也被烤羊的香气吸引了。
去吧,班长突然说,我在这守着,你们轮流去。
许三多摇摇头:班长,这不合规矩...
军民联欢也是重要任务。班长难得地笑了笑,这是命令。你先去,一小时后回来换我。
篝火旁,巴特尔的姑姑正在教薛林制作奶豆腐。她将凝固的奶块放在木板上,示范着揉捏的手法:要这样,顺时针转...薛林学得有模有样,额头上都沁出了汗珠。
另一边,李梦正和几个年轻牧民比赛摔跤,已经连输三局的他不服气地嚷嚷着要再来一次。
老魏则坐在一群孩子中间,用草叶编出各种小动物,引得孩子们阵阵惊呼。
许三多刚走近,就被巴特尔拉到了篝火正中央。巴特尔的父亲郑重地捧出马头琴,琴首雕刻的马头在火光中栩栩如生。随着悠扬的琴声响起,巴特尔的姑姑带头唱起了古老的祝酒歌,浑厚的嗓音在草原夜空中回荡。
牧民们一个接一个起身跳舞,脚步踏出有力的节奏。巴特尔拽着许三多的胳膊把他拉进舞圈,塞给他一个银制的酒碗:朋友,喝下这碗酒,你就是我们家的兄弟了!
许三多端着酒碗,看到周围一张张真诚的笑脸,眼眶有些发热。他仰头饮尽碗中的马奶酒,甜中带辣的液体滑过喉咙,引起一阵暖意。在众人的欢呼声中,他学着牧民的样子跳起了简单的舞步,虽然动作笨拙,却赢得了最热烈的掌声。
烤全羊终于熟了,巴特尔的父亲用精致的蒙古刀切下最鲜嫩的第一刀肉,盛在银盘里递给许三多:按照我们的习俗,这第一口要献给最尊贵的客人。
许三多连忙摆手:这应该给长辈...
拿着吧,不知何时来到现场的班长拍了拍他的肩膀,这是牧民同胞的心意。班长接过银盘,转而递给巴特尔的奶奶,不过在我们军队里,最受尊敬的是长辈和女性。
老奶奶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她用颤抖的手接过盘子,然后用拇指沾了些许油脂,轻轻点在许三多的额头:好孩子,愿长生天保佑你。
夜深了,篝火渐渐变小,但欢声笑语依然不断。牧民们唱起了悠扬的长调,五班的战士们也跟着哼唱。星空下的草原上,蒙汉两种语言的歌声交织在一起,飘向远方。
许三多悄悄离席,去哨位换下了值班的战友。他站在岗亭里,望着不远处温暖的篝火,听着随风飘来的歌声,忽然觉得这片草原已经成了他的第二个家。
大狼安静地趴在他脚边,偶尔抬头看看主人,再望望篝火的方向。许三多轻轻摸了摸它的头:再坚持会儿,等会儿就让你也去吃肉。
最后一班岗结束时,篝火已经熄灭,但驻地前的空地上,牧民们搭起的临时蒙古包里还亮着灯。巴特尔裹着羊皮袄坐在门口,看到许三多立刻站起身:给你留了羊腿肉和奶皮子!
喜欢三多回来了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三多回来了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