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玉之事,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悄无声息地沉了下去。永和宫上下对此讳莫如深,太子那边也未见借此生事,仿佛那真的只是一场意外。但凌玥知道,这不过是暴风雨来临前短暂的平静。太子在等待,等待一个更能一击即中的时机。
腊月将至,宫中的年节气氛渐渐浓郁起来。内务府忙得脚不沾地,各宫都在准备年节用的东西,永和宫也不例外。凌玥协理宫务,更是要统筹安排,确保六宫用度无虞。
这日,她正在查看内务府呈上的年节赏赐单子,秦顺悄步进来,神色比往日更凝重几分。
“娘娘,”他压低声音,“南边……传来消息了。”
凌玥执笔的手微微一顿,抬眸看他。
“江苏巡抚八百里加急奏报,江宁府等地出现时疫,已有蔓延之势。症状类似伤寒,但来得又急又凶,已有不少百姓染病身亡。”秦顺语速很快,“奏报今日刚送到通政司,奴才设法抄录了一份要点。”
凌玥接过那张薄薄的纸条,上面寥寥数语,却触目惊心。时间、地点、症状,都与她记忆中那场几乎波及京畿的时疫吻合,只是发生得略早了一些。
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而且,比她预想的更快。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波澜。这不是恐慌的时候,这是……机会。一个她等待已久,能够彻底扭转局面的机会。
“消息可曾传开?”她问道,声音异常冷静。
“通政司那边暂时压下了,但如此大事,瞒不了多久,最迟明日朝会,必会呈报御前。”秦顺回道。
“好。”凌玥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让我们的人,什么都不要做,静观其变。”
“嗻。”秦顺应下,却又忍不住问道,“娘娘,这时疫凶险,若是传入京中……”
“正因凶险,才更不能自乱阵脚。”凌玥打断他,目光锐利,“你立刻去办几件事。第一,将我们之前以‘端午防疫’为由多备下的那些药材,重新清点造册,单独存放,没有我的命令,一粒药材也不许动。第二,让太医院我们的人,仔细研究南边传来的症状,务必抢在其他人前面,拟出一个切实可行的防疫章程。第三,”她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想办法,让皇上知道,永和宫早在半年前,就因为担心时气,而‘无意中’多备下了一批防疫药材。”
秦顺眼中闪过一丝惊愕,随即化为心领神会。娘娘这是要……未卜先知?不,是未雨绸缪!要将这“先见之明”的功劳,牢牢握在永和宫手里!
“奴才明白!这就去办!”秦顺精神一振,立刻领命而去。
凌玥独自站在殿中,能清晰地听到自己心脏有力的搏动。时疫是灾难,但运用得当,也能成为最坚固的护身符。太子想用阴私手段打压她?在关乎社稷安稳、黎民性命的时疫面前,那些伎俩显得何等可笑!
她现在要做的,就是稳住永和宫,然后在康熙最需要的时候,递上他最需要的东西——充足的物资,以及……解决之道。
次日朝会,江宁时疫的消息果然引爆了朝堂。康熙震怒之余,更是忧心忡忡。时疫若控制不住,传入京城,后果不堪设想!他当即下令,严控南北交通,太医院即刻拟定防疫方略,内务府统筹药材物资。
命令一道道发出,整个朝廷机器紧张地运转起来。然而,太医院对这等凶猛时疫也缺乏经验,争论不休,难以迅速拿出有效方案。内务府清点库存,才发现常规的防疫药材储备,面对可能蔓延的疫情,竟是杯水车薪!
乾清宫内气氛凝重。康熙看着下面争执不休的太医和面露难色的内务府大臣,眉头紧锁。
就在这时,梁九功悄步上前,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
康熙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异:“当真?永和宫半年前就备下了?”
“回皇上,德妃娘娘宫里的秦顺是这么说的,说是娘娘当时见两位小主子起痱子,担心时气,便让内务府多采买了一些备着,账目清晰,药材都单独封存着,未曾动用。”梁九功恭敬回道。
“宣德妃。”康熙当即道。
当凌玥踏入气氛凝重的乾清宫时,所有目光都聚焦在她身上。她穿着素雅的宫装,神色平静,步履从容。
“臣妾给皇上请安。”
“起来。”康熙看着她,目光复杂,“朕听闻,你宫中备有一批防疫药材?”
“回皇上,确有此事。”凌玥语气平稳,“去岁端午前,臣妾见孩子们不适,便想着有备无患,让内务府多采买了一些清热解毒的药材封存起来。具体数目,内务府皆有记录可查。”她顿了顿,抬眼看向康熙,目光清澈而坚定,“如今南边时疫紧急,臣妾愿将宫中所有备存药材,悉数献出,以供朝廷调配使用。”
她话语落下,殿内有一瞬的寂静。谁都没想到,在这药材紧缺的关头,竟是深居后宫的德妃,拿出了如此及时的一份“厚礼”!
康熙看着她,看着她平静面容下那份不容置疑的坦然与决断,心中震动不已。他想起她之前的“先见之明”,想起永和宫那异常的“地气”,再看眼前这雪中送炭的药材……种种念头交织,最终化为一种难以言喻的激赏与……一丝更深沉的考量。
“好!好一个德妃!”康熙朗声开口,打破了沉寂,“关键时刻,心系社稷!朕准了!梁九功,即刻着人清点永和宫所献药材,统一调度!”
“嗻!”
凌玥垂下眼眸,恭敬谢恩。她知道,这一步,她走对了。经此一事,她在康熙心中的地位,将截然不同。
然而,就在她准备告退之时,一个声音突兀地响起。
“德母妃心系社稷,儿臣感佩。”太子胤礽越众而出,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敬佩,目光却锐利地看向凌玥,“只是……儿臣有一事不明。德母妃半年前便‘未雨绸缪’,备下如此数量的药材,莫非……是早已预知今日南边会有时疫发生?”
此言一出,刚刚缓和的气氛瞬间再次紧绷!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凌玥身上,带着惊疑、探究,乃至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
预知时疫?这已非简单的“未雨绸缪”可以解释!若真如此,那德妃……究竟是什么人?
凌玥心中冷笑。太子,果然还是出手了。而且一出手,便是如此诛心之问!
她抬起眼,迎向太子那看似温和实则锐利的目光,脸上没有丝毫慌乱,反而带着几分被误解的无奈与坦然。
“太子殿下此言,臣妾实不敢当。”她声音清晰,回荡在寂静的大殿中,“臣妾一介深宫妇人,何来预知之能?不过是去岁见儿女体弱,心生忧虑,想着多备些药材总无坏处。若说巧合,那也只能说是皇上洪福齐天,庇佑我大清,才让臣妾这无心之举,恰巧能为朝廷略尽绵力。”
她将一切归于“巧合”与“皇上洪福”,姿态放得极低,理由也合情合理,让人抓不住任何错处。
康熙看着她不卑不亢、坦然自若的模样,再对比太子那略显急切的诘问,心中天平已然倾斜。他沉声道:“太子多虑了。德妃一片公心,何来预知之说?此事不必再议!”
太子脸色微变,还想再说什么,但在康熙威严的目光下,终究将话咽了回去,躬身道:“皇阿玛教训的是,是儿臣失言了。”
凌玥垂下眼帘,掩去眸中一闪而过的冷光。
第一回合,她赢了。但她也知道,太子的疑心绝不会因此打消。相反,经此一事,太子对她,只怕会更加忌惮,手段也会更加狠辣。
时疫的阴影笼罩着京城,而紫禁城内的暗斗,也因此进入了更加凶险的阶段。凌玥站在乾清宫门口,感受着四面八方投来的复杂目光,深吸了一口冰冷的空气。
接下来的路,只会更难走。但她,已无路可退。
喜欢精怪多子多福:葡萄娘娘快穿记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精怪多子多福:葡萄娘娘快穿记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