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石桥的青苔还带着潮气,李长安已在图纸上勾勒出奇特的装置。虹吸技术能让水跨越障碍,阿拉伯商人提及的水锤泵却能借水流冲击提水 —— 若将两者结合,在湍急的山溪旁安装,或许真能让低处的水攀上百丈梯田。“用玄甲坊的合金铸造活塞,” 他对工匠们说,“阀门要像地动仪的弹簧般灵敏,才能锁住每一次水流冲击的力道。”
“大人,陇右节度使急报!” 王玄策捧着军报闯入工坊,纸页上沾着黄土,“湟水流域的梯田因上游水量不足,青稞苗已枯死三成,党项部落正准备迁徙。” 李长安抓起刚制成的 “虹吸水锤泵” 模型,泵体由青铜管道与木质水轮组成,水流冲击水轮时,活塞会自动压缩空气,将水推送至高处。“备马,带十套零件去湟水,让部落看看什么是‘清波上山’。”
抵达湟水岸边时,党项牧民正对着干裂的梯田叹气。李长安指挥工匠在溪涧急流处安装装置,当湍急的溪水冲击水轮,泵体发出 “咚咚” 的声响,清澈的水流竟顺着虹吸管道爬升,越过丈高的山岗,注入干涸的梯田。“水真的往高处流了!” 部落首领翻身下马,对着装置拜了三拜,当即提出用五十匹战马交换技术,还愿将祁连山的牧场开放给大唐商队。
李长安笑着应允,却提出条件:“需组织牧民开垦新梯田,玄甲坊出工具,收获的青稞分我们三成 —— 这比直接换战马更能让部落长久富足。” 首领当即答应,他没注意到,水锤泵的活塞内侧刻着玄甲坊的云纹暗记,且管道的直径配比是用波斯数字标注,外人即便拆看也难以仿制。
消息传回长安,五姓七望的手段越发阴狠。他们买通前往陇右的驿卒,将水锤泵的木质水轮换成劣质松木,导致装置使用半月便开裂漏水。李长安得知后,索性改用铁梨木制作水轮,还在轴部加装青铜轴承,耐用度提升十倍。“凡购买玄甲坊水锤泵的农户,凭印记可免费更换易损件,” 这招让陇右的党项、吐蕃部落都只认玄甲坊的器物。
解决了耐用性问题,李长安将水锤泵技术推向蜀地。他发现四川盆地的梯田常因山势陡峭难以灌溉,于是设计出 “多级水锤泵”—— 通过多组装置接力提水,能将江水送上千米高山。成都府尹试用后,梯田亩产翻了一番,当即以二十船蜀锦交换技术,还愿传授井盐的熬制工艺。
罗马商人见到多级水锤泵,当即提出用三船大理石交换,愿以亚历山大港的橄榄油作坊作为添头。李长安趁机要求:“需派水利专家传授渡槽与水锤泵结合的技术 —— 这对关中平原的灌溉网至关重要。” 商人欣然应允,带来的罗马渡槽图纸与大唐的渠堰技术结合后,竟能让渭水的水流自动分流至数十处梯田。
这年夏至,长安的 “梯田新器展” 上,水锤泵的衍生产品令人称奇。“家用提水机” 可将井水泵入屋顶水箱,解决高层取水难题;“茶园灌溉器” 能精准控制水量,让茶叶品质更优;最受孩童喜欢的是 “水力玩具车”,借水锤泵原理驱动车轮,既能戏水又能启蒙机械知识。
五姓七望见状,竟散布谣言称 “水锤泵会激怒河神,招致旱灾”。李长安索性在曲江池畔搭建装置,当着万民的面将池水泵入百米外的皇家园林,浇灌干涸的花圃。当繁花重新绽放,谣言不攻自破。他趁机宣布:“凡参与水锤泵灌溉的农户,可加入‘梯田互助会’,共享水渠,互通粮种。”
入秋后,湟水流域的新梯田迎来丰收。党项牧民捧着饱满的青稞穗,非要将第一仓粮食献给玄甲坊。李长安站在金灿灿的梯田旁,看着水锤泵还在 “咚咚” 作响,忽然想起波斯商人提及的 “水力磨坊”—— 若将水锤泵的动力用于碾米、磨面,或许能让山地部落告别杵臼舂米的辛苦。
而在长安的夜色中,崔氏府邸的密室里,几位老臣正对着开裂的仿造水轮发呆。他们能仿出泵体的外形,却算不准水流冲击的力道与活塞的配合,造出的装置要么提水不足,要么很快崩裂。玄甲坊的灯火下,李长安正绘制着水力磨坊的图纸,他知道,真正能让梯田丰收的,从来不是泵体的青铜光泽,而是那些藏在水流冲击声里的共生与希望。
喜欢大唐长安秘物栈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大唐长安秘物栈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