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晓娥把许大茂那张工业券摊在桌上时,父亲正用放大镜研究账本上的印花税票。晨光透过窗棂斜切进来,在券面上投下道灰影——那发黑的边缘在阳光下泛着油亮的光,果然是用旧券重新拓印的假票。
“这油墨味还没散,”父亲用镊子夹起券角,指尖在“限时三天”的字样上敲了敲,“许大茂怕是被黑市的人坑了。”
娄晓娥想起许大茂昨天嚣张的样子,忍不住勾了勾嘴角:“他想占便宜,活该。”话音刚落,院门口就传来许大茂的怒吼:“娄晓娥!你是不是在背后说我坏话?”
他冲进屋时,头发乱糟糟的,袖口沾着黑泥,显然是去黑市找那人理论过。娄晓娥把假券推到他面前:“找我?不如先看看这个。”
许大茂的脸瞬间涨成猪肝色,抓起券就要撕,却被娄父按住手腕。“撕了也没用,”老人慢悠悠地说,“黑市那帮人专坑你这种急着捞好处的,券是假的,但他们手里有真的——想要,得用粮票换。”
许大茂的拳头捏得咯咯响:“我哪有多余的粮票……”
“我有。”娄晓娥从铁皮盒里数出五斤全国粮票,“但不是给你换券的。”她把粮票塞进许大茂手里,“去供销社换袋面粉,给秦淮茹送去。棒梗昨天盯着我家蒸笼看了三回,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许大茂愣住了:“你……”
“算我借你的,”娄晓娥打断他,“等你拿到真券,再用等价的票证还我。”她特意加重“等价”两个字,看着许大茂攥紧粮票的手,心里清楚——这人虽浑,却疼孩子,用棒梗当由头,他才肯接这台阶。
许大茂嘟囔着“谁要你假好心”,脚步却往供销社的方向去了。娄父看着他的背影笑:“你这招比硬刚管用。”娄晓娥没说话,指尖划过桌上的笔记本,秦淮茹那页的“红糖馒头”旁,她添了行小字:五斤粮票(许大茂代还)。
正收拾着,三大爷背着修好了的收音机进来,机器“滋滋”响了两声,突然传出清晰的评书声。“丫头你听,能收到天津台了!”他得意地调试着旋钮,“这零件我找了三天,总算配上了。”
娄晓娥刚把毛线手套递过去,就见秦淮茹抱着个瓦罐进来,罐口飘出肉香。“晓娥妹子,”她把瓦罐放在桌上,“这是我炖的排骨汤,棒梗说三大爷修收音机辛苦,让我送来给您尝尝。”
掀开盖子的瞬间,娄晓娥看见汤里浮着五六块排骨,油花亮晶晶的——这在肉票金贵的年月,算得上厚礼了。三大爷的算盘打得噼啪响:“我算算啊,修收音机抵两尺的确良,这罐汤……得值半两油票吧?”
秦淮茹笑着往娄晓娥手里塞了张油票:“三大爷说笑了,就是点家常汤。晓娥妹子,昨天的粮票……”
“许大茂刚去换面粉了,”娄晓娥把油票推回去,“他会送过去的。”秦淮茹的脸微微一红,低声道:“其实我知道那券是假的,早上听贾大妈说,许大茂在黑市跟人打起来了……”
话音未落,贾张氏的声音就在院外炸响:“秦淮茹!你个吃里扒外的,家里的排骨全给了外人!”她叉着腰站在门口,看见桌上的瓦罐就冲过来抢,“我孙子还没尝呢!”
秦淮茹吓得往娄晓娥身后躲,贾张氏却被三大爷用算盘拦住:“贾大妈,按规矩来——这汤是秦淮茹给晓娥的,你要抢,就得拿东西换!”他拨着算珠,“你家腌的咸菜,五斤换一块排骨,干不干?”
贾张氏气得跳脚:“我家咸菜凭啥换这么少!”
“那就按市场价,”娄晓娥从笔记本里抽出张纸,上面记着街坊换物的价目表,“上周二,二大妈用一碗咸菜换了李家两个窝头,按这比例,你这咸菜……顶多换半块排骨。”
贾张氏看着纸上的字,又看看三大爷手里的算盘,悻悻地骂了句“算你们狠”,转身往家走,路过许大茂身边时,故意撞了他一下。许大茂手里的面粉袋破了个口,白花花的面粉撒了一路。
“对不起啊许大哥,”娄晓娥递过块干净布,“我再给你补两斤粮票?”
许大茂梗着脖子:“不用!”却乖乖接过布擦手,擦着擦着忽然笑了,“其实……那假券是我想换辆自行车,带棒梗去郊外玩。”
娄晓娥心里一动:“下周日有郊区的农贸市集,用工业券换自行车得排队,不如……”她从抽屉里拿出两张农机站的票,“用这个去租辆三轮车,能带更多东西。”
许大茂看着票上的印章,眼睛亮了:“这是你家的?”
“我爸托人弄的,本来想拉煤用,”娄晓娥把票塞给他,“记得给棒梗买串糖葫芦。”
傍晚,娄晓娥在笔记本上添完最后一笔,忽然发现今天的账格外热闹——五斤粮票、半两油票、半块排骨的纠纷、三轮车票的交换……像串糖葫芦,酸的甜的都有。
三大爷抱着收音机哼着评书中的调子走了,秦淮茹送来的排骨汤还剩小半罐,许大茂偷偷放在窗台上的糖葫芦正冒着热气。娄晓娥咬了口糖葫芦,山楂的酸混着糖衣的甜在舌尖炸开,忽然觉得这院里的日子,就像这串糖葫芦——看着针锋相对,实则被根线紧紧串着,少了谁都不完整。
她翻开新的一页,写下“第30章”,笔尖悬在纸上片刻,终究没写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记了句:“今日阳光好,收音机里唱‘刘大哥讲话理太偏’,三大爷的算盘和许大茂的糖葫芦,都挺甜。”
窗外,许大茂正背着棒梗转圈,孩子的笑声惊飞了檐下的麻雀,贾张氏在自家门口翻晒咸菜,嘴里嘟囔着“下周换排骨得加量”,秦淮茹隔着篱笆递出碗刚蒸的窝头,三大爷的算盘声从屋里飘出来,和收音机的评书声缠在一起,像支乱糟糟却格外鲜活的调子。
娄晓娥合上笔记本,指尖轻轻敲着封面——原来不做冤大头,不只是针锋相对,还能是这样的:用五斤粮票换句真心,用半块排骨解场纠纷,让假券风波变成带糖的回忆。
她忽然期待起明天的农贸市集了。
喜欢四合院:娄晓娥不做冤大头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四合院:娄晓娥不做冤大头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