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岭的新岁晨霜刚给田垄镀上一层薄白,我已循着冬日特有的清冷气息 —— 混着干草与冻土的味道,踏过田埂间结着薄冰的泥土,奔向共耕区。距 “分粮修具” 不过五日,秋收的收尾工作已近尾声:粮仓的陶仓与皮囤都已封严,农具坊里的镰刀、青稞刀整齐归库,唯有空旷的田野还留着耕作的痕迹,风过时少了作物的 “簌簌” 声,多了枯枝断裂的 “咔嚓” 声。唐蕃的军民们扛着锄头、背着干草赶来,汉地的麦草捆堆在田边,吐蕃的牦牛粪饼摆成一排,还有祭祀用的酥油、谷物供品放在临时搭起的祭台上,处处透着 “冬储护田、以待春耕” 的郑重。
我的鼻尖凑近粮仓底部,嗅到一股谷物干燥的沉稳气息,还捕捉到角落一丝微弱的 “霉味”—— 那是粮仓缝隙未封严,潮气渗入的信号。大唐的粮官正用麻布擦拭陶仓外壁,对围拢的军民说:“中原农耕老话说‘冬储要防潮’,粮仓得用麻布裹紧缝隙,再涂一层松脂防水,咱们中原的麦草透气性好,铺在粮仓周围能隔潮;你们吐蕃的牦牛粪饼烧火取暖时,还能顺便烘干粮仓附近的空气,一举两得。另外,田里的冬耕得抓紧,把土翻松晒冻,能冻死虫卵,明年春耕就少虫害;你们的羊毛耙适合碎土,比中原的铁耙更护田垄!” 吐蕃的老农抱着牦牛粪饼,用生涩却清晰的汉文回应:“牦牛粪饼已晒透,每块都有一斤重,烧起来耐燃;还做了‘测潮草束’—— 把干草束挂在粮仓里,潮了就会变重,比用手摸准;刚才我看粮仓东北角缝隙有点大,咱们先把那处封好吧?” 我立刻走向粮仓东北角,用前爪轻轻扒开缝隙处的麻布 —— 果然有潮气渗出,便用爪子在地上压出浅痕示意。军民们见状立刻行动,大唐农卒用麻布裹紧缝隙,吐蕃牧民则涂松脂密封,动作细致不留空隙。
“白泽大人,帮着看看哪片麦田该翻耕了!” 大唐的农妇在田埂上招手,手里还握着锄头。需要翻耕的土地会结着硬冰,表面泛白,我的视觉能轻易分辨。我沿着麦田的田垄穿梭,在一处冰层较厚的区域停下,用前爪轻刨地面 —— 冻土坚硬,确需翻耕,便对着农妇低吼一声,同时用爪子在地上划出浅沟示意。农妇们立刻赶来,用锄头翻耕土地:“多亏白泽大人!这冻土不早点翻,等开春就结块,影响播种。” 吐蕃老农也凑过来,教她们用 “冻融碎土法”:“先把冻土翻起来晒着,中午太阳化冻后,再用羊毛耙碎土,比直接翻耕省力,土还更细。” 我趴在田边,看着她们翻耕,若发现某处冻土未翻透,就用爪子标记,粮官笑着说:“有白泽大人当‘田况探测器’,咱们的冬耕肯定做得扎实!”
巳时的日头渐渐升高,霜雪融化,冬储与护田同步推进。田间,大唐农师正教吐蕃牧民冬耕技巧:“翻耕要深五寸,把下层的土翻上来,让阳光和寒风冻死虫卵;你们的羊毛耙要顺着田垄碎土,别打乱田垄的走向,明年播种才整齐。” 吐蕃老农则拉着大唐农卒,教他们制作防寒草帘:“我们吐蕃的老法子,用麦草和羊毛编织草帘,铺在田边能挡风,比中原的单铺麦草更保暖;你们的粮仓还要多挂几束测潮草束,每个角落都别漏。” 农具坊旁,军民们正忙着修补田垄 —— 大唐农卒用泥土填补田垄的缺口,“要填得和原垄一样高,免得开春漏水”;吐蕃牧民则用麦草覆盖田垄,“麦草能保温,还能防止冻土冻裂田垄”。我跟着他们在田间穿梭,看到一处田垄有裂缝,便用鼻尖轻碰裂缝处,农卒立刻用泥土填补:“有白泽大人帮忙查田垄,明年的田地肯定完好无损!”
“该举行岁末祭田礼了!” 大唐的儒士突然高声喊道。按唐蕃农耕传统,冬储结束后要祭祀土地,祈求来年丰收。军民们立刻围向祭台 —— 祭台上,中原的谷物、吐蕃的酥油整齐摆放,大唐儒士展开祭文,高声诵读:“惟此岁末,赤岭农歇,唐蕃同心,护田冬储…… 愿土地肥沃、春耕顺利、来年丰收!” 吐蕃僧人则用吐蕃语诵经,手持经幡在祭台旁走动,军民们垂首行礼,脸上满是虔诚。我趴在祭台旁,看着阳光洒在供品上,感受着军民们的庄重,祭礼结束后,大家又投入到护田工作中。
午后的阳光变得温暖,冬储与护田已近尾声。粮仓的缝隙全部封严,测潮草束整齐挂在仓内;田里的冻土翻耕完毕,羊毛耙碎土后的土地松软平整,田垄也修补完好。我跟着军民们在共耕区走动,看着封严的粮仓、翻好的田地,心里满是踏实 —— 今年的农耕,总算彻底收尾。
傍晚的共耕区渐渐安静,夕阳把粮仓与田野镀上金红。大唐农卒邀请吐蕃牧民:“去驿站吃‘冬储暖身餐’吧!用冬储的麦粒煮粥,配着烤牦牛粪饼,暖和又顶饿。” 农师们则把记录冬储情况的木简收进木盒,“这木简要好好存着,明年春耕前拿出来看,照着今年的法子护田,收成肯定更好。” 我跟着他们往驿站走,看着夕阳下的共耕区,田里虽空了,却满是来年的希望。
夜幕降临时,村落的篝火燃了起来。唐蕃军民围坐在篝火旁,分享着冬储的喜悦 —— 大唐农卒捧着麦粒粥,“这粥用冬储的麦粒煮,比新鲜麦粒更香甜”;吐蕃牧民拿着烤牦牛粪饼,“这饼烧得旺,能暖一整晚,明年还得这么准备”。篝火旁,大家还讨论着冬日计划:“冬天要多编些草帘,明年开春能护苗”“还要定期检查粮仓的测潮草束,别让谷物受潮”。我趴在篝火旁,听着他们的讨论,看着火光映在祭台的供品上,心里知道,今年的农耕虽结束,来年的希望已在冬储中埋下。
回到驿馆时,大唐农师正在写冬储简报,要把冬储、护田情况报告给长安;吐蕃农官则把记录冬储的木简整理好,准备送往逻些。我趴在文书房的案边,看着他们笔下的文字:汉文的 “冬储顺利、护田完毕” 与吐蕃文的 “以待春耕、盼获丰收”,虽然文字不同,却都传递着收尾的圆满。远处的雪山在夜色中泛着银光,仿佛也在为冬储护田的顺利祝福,盼着明年的共耕区,能迎来更丰盛的收成。
作为一头白虎,我或许不懂粮仓防潮的技巧、冬耕的深度标准,但我能清晰感受到这份 “冬储护田” 里的圆满与期待 —— 大唐的麦草与吐蕃的牦牛粪饼互补,岁末祭祀融合两地传统,军民们的动作默契,连风里都透着 “为春蓄力” 的真诚。我会继续守在这里,看着冬日的共耕区积蓄力量,听着军民们讨论来年的耕作计划,见证唐蕃的盟约在这冬储护田的日常里愈发牢固,像这封严的粮仓、翻好的田地一样,在互助中为来年奠基,让共耕的希望永驻赤岭。
喜欢白虎御唐:龙阙血鉴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白虎御唐:龙阙血鉴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