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王府被誉为“国本”的余音尚在朝堂回荡,府内长公子墨云辰又迎来了一桩雅事——恩师,亦是翰林院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学士,为其举办了一场小范围的谢师宴。
此番宴请,并非为了状元及第那等大喜,而是为了墨云辰入职翰林院后,参与编纂前朝典籍、并提出数条切实可行的文书整理新法,卓有成效,老学士心中欣慰,特邀了几位至交好友与同僚,算是为这出色的弟子私下庆贺,亦含勉励之意。
宴设在一处清雅的别院,来的皆是当世大儒、清流名士,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气氛原本是轻松而风雅的。
墨云辰一身月白儒衫,身姿挺拔,面容清俊,在一众须发皆白或气质沉稳的长者中间,年轻得有些扎眼,但他举止从容,言谈得体,并无半分少年得志的轻狂,反而透着一股超越年龄的沉静。
酒过三巡,气氛愈发热络。几位大儒不免谈起了当今学风,有人感慨如今一些年轻学子,追逐功名之心过盛,于学问根基却不够扎实,更遑论济世之心。
一位以性情耿直着称的大儒,借着酒意,目光似不经意地扫过墨云辰,捋须笑道:“云辰年少高位,状元之才,天下皆知。却不知,在你看来,这读书做学问,最终所求为何?莫非只是金榜题名,光耀门楣乎?”
这话问得有些犀利,甚至带着点考验的意味。席间瞬间安静了几分,众人都想听听这位风头正劲的少年状元如何作答。是慷慨陈词忠君报国?还是谦逊表示仍需努力?
墨云辰放下手中茶杯,起身,先是对着在座诸位师长深深一揖。
他抬起头,目光清正,声音朗朗,并不直接回答那问题,而是缓缓道:“晚辈今日能立于此处,心中唯有感激。”
他转向恩师,再次行礼:“首谢恩师悉心教导,传道授业解惑,使晚辈窥得学问之径,知何为严谨,何为求真。”
接着,他面向皇宫方向,拱手:“再谢陛下天恩,给予晚辈施展抱负之机,入职翰林,接触典籍,方知天下之大,学问之深,非闭门造车可得。”
然后,他的目光变得柔和而深邃,语气也愈发真诚:“三谢,晚辈要谢父母养育教导之恩。”
他顿了顿,在众人专注的目光中,继续道:“家母常对晚辈言,读书明理,首要修身。若自身心性不正,纵有满腹经纶,亦可能为祸世间。家父虽寡言,却以自身言行告诫晚辈,担当二字,重若千钧。若无父母当年悉心引导,匡正晚辈于歧途,绝无晚辈今日。”
他这番话,将个人的成就归功于师长、君上与父母,感念之情,溢于言表,态度不卑不亢,令人心生好感。
那位提问的大儒微微颔首,面色缓和不少。
然而,墨云辰的话并未结束。他话锋一转,声音清越,带着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却又言之有物:
“至于前辈所问,读书做学问,所求为何?”
他环视众人,眼神明亮:“晚辈浅见,金榜题名,光耀门楣,乃人子本分,亦是激励自身前行之动力,无可厚非。然,若仅止步于此,则未免狭隘,辜负了圣贤教诲,亦辜负了这身所学。”
“哦?”另一位大儒来了兴趣,“那依你之见,当如何?”
墨云辰朗声道:“晚辈以为,学问当济世!”
四字一出,掷地有声!
“好一个‘学问当济世’!”一位老翰林抚掌,“少年人有此志向,难得!且细说之!”
墨云辰显然胸有成竹,他不慌不忙道:“晚辈在翰林院,整理前朝户部档案,见诸多数据杂乱,核算之法陈旧,导致效率低下,甚至滋生弊病。晚辈便与同僚摸索,试图改进核算归档之法,虽尚显稚嫩,却初见成效,此乃学问用于实务之小试。”
“又如,晚辈见京中‘柔仪阁’——乃舍妹云柔所营——其账目清晰,物流调度高效,其中蕴含的统筹管理之学问,若稍加变通,或可借鉴于漕运、仓储管理等国之大事,减少损耗,提升效率。此乃商道学问,亦可济世。”
“再如,家母平日教导,待人接物,需持身以正,心怀仁善。此为人处世之学问,若人人能习得一二,则邻里和睦,风气自正,岂非亦是济世之一种?”
他并未空谈仁义道德,而是结合自身在翰林院的实践、观察妹妹的商道,乃至母亲平日的教诲,将“学问济世”这个宏大的概念,落到了具体而微的实处。其思路之开阔,见解之新颖,联系实际之紧密,完全不像一个只知道死读圣贤书的年轻学子。
席间诸位大儒,起初或许还带着几分考校后辈的心态,此刻却都已收敛了随意,神情变得专注而严肃。
那位最初提问的耿直大儒,更是目光炯炯地看着他,半晌,忽然长长吐出一口气,叹道:“好!说得好!不滞于物,不困于形,能将圣贤书读活,用于经世致用,观察入微,举一反三!墨公子,你之风骨格局,老夫今日方真正见识!战王府家教,名不虚传!”
另一位大儒也感慨道:“以往只知战王府公子才华横溢,今日方知,其胸中丘壑,更为难得!不骄不躁,知恩图报,更难得的是这份心系天下的情怀与脚踏实地的思路!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
恩师老学士捻须微笑,脸上满是自豪。他这个弟子,今日真是给他长脸!
谢师宴结束,墨云辰恭敬地送别诸位师长。
他今日在宴席上的一番言论,尤其是那句“学问当济世”以及其后扎实的论述,很快便在清流文士圈中传开。
“听说了吗?战王府那位状元郎,在谢师宴上的一番高论!”
“啧啧,年纪轻轻,见识不凡!难怪能得陛下和诸位大儒青眼!”
“不矜不伐,心怀感恩,更难得的是这份济世情怀!这才是真正的读书种子!”
“战王府……真是出了一个了不得的继承人啊!”
赞誉之声,再次将墨云辰和战王府推向了风口浪尖,但这一次,更多的是对其本人品性与格局的肯定。
消息传回战王府,虞怀瑾听闻,眼中满是欣慰的笑意。她的辰儿,真的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思想和担当。
墨骁珩虽未多言,但晚间用膳时,亲自给长子夹了一筷子他爱吃的菜,一切尽在不言中。
墨云柔更是与有荣焉,拍着手道:“大哥真厉害!以后我的生意要是遇到难题,也去找大哥用‘学问’解决!”
墨云辰看着家人,脸上露出温暖的笑容。他知道,他今日能坦然说出那番话,底气皆来自于这个家,来自于父母给予他的最宝贵的财富——正确的价值观和一片可以自由成长的土壤。
他的星辰大海,是家的温暖,是学问的殿堂,更是他即将用双脚去丈量、用双手去建设的万里江山。
喜欢她抢走金龟婿,我捡漏活阎王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她抢走金龟婿,我捡漏活阎王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