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玉轩内,甄嬛接到皇后口谕,命其抄录一份《心经》,于太后生辰时供奉宝华殿,为太后祈福。口谕由剪秋亲自传达,语气寻常,仿佛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差事。
然而,当甄嬛展开随附的经卷样本时,心中却猛地一凛。那并非普通经卷,而是用极其罕见的“金粟笺”书写,墨色中隐隐泛着金粉,纸张边缘有皇家专用的龙纹暗印。这种规格的经卷,绝非一个贵人所能轻易动用,更遑论抄录。
剪秋似是看出她的疑虑,淡淡道:“娘娘说,莞贵人心细如发,字迹清雅,最是合适。所用物料,皆已备好,贵人只需用心抄录即可。只是此事关乎太后寿辰,需得谨慎,不宜张扬。”
甄嬛瞬间明了。这绝非简单的抄经,而是皇后对她忠诚与能力的第一次考验。动用超规制的物料是试探她是否胆小畏缩;让她经手是给予她一定的“体面”和“信任”;要求保密则是看她是否足够谨慎懂事。
她压下心头悸动,恭敬应下:“请姑姑回禀娘娘,臣妾必定尽心竭力,不负娘娘厚望。”
剪秋离去后,甄嬛看着那卷华贵非常的金粟笺,手心微微冒汗。她知道,自己已踏上一条无法回头的路。每一步,都需如履薄冰。
宜修在景仁宫听着剪秋的回禀,神色平静。
“她反应如何?”
“回娘娘,莞贵人虽有些惊讶,但接得很稳,并无推拒畏缩之态。”
“嗯。”宜修颔首,“是个明白人。看着吧。”
她此举一石三鸟:一是考验甄嬛胆识;二是给予甜头,让其接触更高层面的东西;三是若将来事发,这“僭越”之物经甄嬛之手,亦是转移视线的一步棋。至于太后是否真的看重这份经卷,并不重要。
几日后,皇帝在苏培盛伺候笔墨时,似是无意间提起:“朕似乎记得,内务府库里还有些前朝留下的金粟笺?”
苏培盛忙道:“皇上好记性。确实还有一些,因物料珍贵,等闲不敢动用。封存在库房里呢!”
“嗯。”雍正不再多言,心中却留下一丝关于金粟笺微末印象。
又过两日,他在御花园散步,偶遇正带着宫女采集荷露的沈眉庄(此举是甄嬛暗示其所为,也是为后续做些铺垫,降低皇帝的疑心)。
闲谈间,沈眉庄“无意”中感叹:“莞贵人近日为给太后娘娘准备寿礼,真是呕心沥血,连臣妾去了都只说几句话便赶人,说是要静心抄经,不容丝毫差错。”
皇帝闻言,并未多想,只觉甄嬛有心。但“抄经”二字,与他日前想起的“金粟笺”隐隐产生了一丝极其微弱的联系。虽未深思,但这颗种子已悄然种下。
太后寿辰前日,一切准备就绪。甄嬛抄录的《心经》用工整俊秀的小楷写就,于金粟笺上更显宝相庄严,被恭敬地送入宝华殿供奉。
然而,寿宴当日,却发生了一件小事。怡亲王福晋在观赏寿礼时,目光在那卷《心经》上停留片刻,似是随意地对身旁人道:“这金粟笺倒是难得,瞧着比往年宫中所用似乎更细腻些。”
声音不大,却足够附近的妃嫔命妇听见。众人目光纷纷投向那卷经书,确实华美非常。
皇帝恰在此时走近,闻言目光也落在那经卷上,看到了那明显的龙纹暗印和非凡品级,眉头几不可查地蹙了一下。后宫妃嫔动用此等规制之物,虽为太后寿辰,似乎也有些过了。他下意识地看向皇后。
宜修立刻上前,语气温和平静:“怡亲王福晋好眼力。今年江南进上的金粟笺成色确比往年好些。因着太后娘娘素喜佛法,臣妾便想着今年经卷务必做得更尽心些,才不辜负太后娘娘慈恩。故差遣莞贵人用金粟笺抄经。也是莞贵人有心,字迹工整,一片虔诚。”
她一番话,将事情定性为“物料今年本就好”、“为尽孝心”、“莞贵人虔诚”“太后信奉”,合情合理,无可指摘。既解释了物料的超规,又抬举了太后,还褒奖了甄嬛,显得自己大方得体。
皇帝听完,蹙起的眉头缓缓松开。是啊,为太后尽孝,用料讲究些也是应当。自己似乎又过于敏感了,过于多心了。他点了点头:“皇后有心了。”便不再关注此事。
一场潜在的风波,被宜修轻描淡写地化解。但皇帝心中那关于“金粟笺”与“甄嬛”的微弱联系,似乎又清晰了一分。他并未怀疑皇后,反而觉得皇后办事周全。只是对甄嬛这个“有心”、“虔诚”又似乎颇得皇后看重的莞贵人,印象更深了些。好感也增加了一丝。皇后似乎很看重莞贵人啊…
寿宴结束后,皇后的赏赐送到了碎玉轩。除了常规的锦缎首饰,还有一对成色极好的翡翠玉镯,以及一句口谕:“莞贵人此次差事办得妥当,娘娘甚慰。望贵人日后一如既往,谨守本分,安心为娘娘效力。”
甄嬛接过赏赐,心中明镜似的。赏赐是褒奖她通过了考验;而“谨守本分”则是敲打,提醒她认清自己的位置,不要因这点“体面”而生出不该有的心思。
她恭敬谢恩,心中却无半分得意,只有更深的警惕和敬畏。皇后的手段,恩威并施,实在高明。
“皇上今日,似乎多看了莞贵人两眼。”剪秋一边为宜修卸下钗环,一边低声道。
宜修看着镜中自己平静无波的脸,淡淡道:“嗯。本宫知道了。”
她就是要让皇帝注意到甄嬛,但又不能是皇后“推过去”的,要是皇帝自己“发现”的。
金粟笺之事,是一次成功的投石问路。既让甄嬛展现了价值,又在皇帝心中埋下了一颗模糊的种子。更能让皇帝自己关注到甄嬛,更加重视宠幸于她。让她知道跟着皇后,是康庄大道。不会顾忌谁更受皇帝宠幸,反而要加深皇帝的关注。
毕竟耳边风,也是需要吹吹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派上用场了。皇帝疑心太重,需要有人在他耳边替皇后和华贵妃分辨一二。插手御前,太引人注目了些。
这宫里恩宠都是,僧多粥少的。不争就没有退路。相信甄嬛心里是很明白的。
聪明人,不必多说。
至于这颗种子何时发芽,如何生长,将取决于未来的局势。
而甄嬛这枚棋子,在棋盘上的分量,似乎又加重了一些。
不能小觑任何一个人!
事事谨慎,时时警惕!
周全是最需要的。
这宫里世兰不需要周全,自有我替她周全。宜修如是想到。
世兰在宜修心里的天平上的重量越来越重,宜修不知道是意识到还是没意识到。她只是一味地加砝码罢了。
只觉得不过略偏爱世兰一些而已。于大局无碍。
喜欢综穿之娘娘她总在拆CP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综穿之娘娘她总在拆CP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