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心如同种子,一旦落地,便迫切地需要适宜的土壤来生根发芽。与周东林通过电话的第二天,沈若曦心中那股创业的火焰便熊熊燃烧起来,驱使着她立刻行动起来。她知道,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找到一个合适的店面。
将念曦暂时托付给身体逐渐康复的母亲照看,沈若曦怀揣着希望和一张写满了潜在出租信息的纸条,独自踏上了奔波之路。
城市很大,机会似乎很多,但当她真正置身于那些嘈杂的街区、面对形形色色的出租广告和房东时,才真切地体会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鸿沟。
她先去了几个据说人流尚可的老城区。那里的临街店铺倒是不少,但要么面积太小,像个鸽子笼,连基本的陈列都困难;要么就是位置尴尬,藏在七拐八绕的小巷深处,路人根本注意不到。偶尔遇到一两家面积位置都还凑合的,房东报出的租金却让她倒吸一口凉气——动辄五六千,甚至七八千一个月!这远远超出了她仅有十五万启动资金的预算。她试图小心翼翼地还价,换来的往往是房东不耐烦的白眼和“爱租不租”的冷语。
她也去新开发的商业区看过。环境整洁,道路宽敞,但人气明显不足,很多店铺都空置着,玻璃门上贴着大大的“招租”字样。租金虽然比老城区核心地段稍低,但对于她这个瞄准中低端消费、需要靠走量维持生计的小店来说,依然是一笔沉重的负担,而且客源成了最大的问题。
几天跑下来,沈若曦的脚底磨出了水泡,嘴唇也因为焦急和不停地询问沟通而干裂起皮。她坐在公交车的最后一排,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或繁华或冷清的街景,心里那股初时的热情被现实的冷水一遍遍浇淋,渐渐冷却,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无力感和自我怀疑。
创业,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每一个看似微小的环节,都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稻草。她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拿着这区区十五万,就想在偌大的城市里开辟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是不是太过异想天开?
傍晚,她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回到父母家接念曦。小家伙看到妈妈,立刻扑过来,小嘴叽叽喳喳地说着白天和外公外婆的趣事。沈若曦强打起精神,笑着回应女儿,心中的阴霾却挥之不去。
晚上,哄睡女儿后,她一个人坐在书桌前,对着那张被她画满了圈圈叉叉、几乎揉烂的招租信息纸条发呆。挫败感像藤蔓一样缠绕着她,几乎让她喘不过气。
就在这时,手机响了,是周东林。
“若曦,这两天跑得怎么样?有看到合适的店面吗?”周东林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沉稳,带着关切的询问。
沈若曦鼻子一酸,差点没忍住哽咽。她吸了吸鼻子,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正常:“看了几家……都不太理想。不是租金太贵,就是位置太偏……”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下,周东林似乎听出了她声音里的疲惫和沮丧。
“别着急,开店选址是大事,急不来。”他安慰道,然后话锋一转,“这样吧,明天上午我店里不忙,我关半天门,陪你一起去找找看。两个人看,总比一个人瞎转强,我也能帮你参谋参谋。”
沈若曦愣住了:“这……这怎么行?你店里生意……”
“没事儿,少做半天生意饿不死。”周东林打断她,语气不容拒绝,“就这么说定了,明天早上我去接你。”
第二天一早,周东林果然开着他那辆半旧的五菱宏光出现在了沈若曦家楼下。他换下了平时在厨房里的那身行头,穿着干净的夹克衫,整个人看起来利落了不少。
坐上副驾驶,沈若曦有些不好意思:“东林哥,真的太麻烦你了。”
“又说客气话。”周东林熟练地打着方向盘,目光专注地看着前方,“我先带你去城西区惠民市场那边看看,那边我以前进货常去,人流不错,主要是周边居民和附近打工的,消费水平也适中,应该符合你想做平价服装的定位。”
沈若曦心里一暖,他连她的目标客户群都帮她想好了。
到了惠民市场附近,周东林显然对这里很熟悉,他带着沈若曦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避开那些明显租金高昂的主干道,专往一些生活气息浓厚、铺面相对实惠的支路和小街巷里钻。
他一边走,一边给沈若曦分析:“你看这家,虽然不在正街上,但拐个弯就是,门口路过的人不少,租金肯定比正街便宜一大截。”“那家不行,旁边是个垃圾站,味道大,影响生意。”
他的经验之谈,让沈若曦受益匪浅,也让她焦灼的心慢慢安定下来。
终于,在一条连接着菜市场和几个老旧居民区的巷子口,他们看到了一家贴着“出租”红纸的店面。店面不算大,大约二十来个平方,位置正在巷口,采光很好,过往的人流也络绎不绝。最重要的是,它临街,有一个很宽敞的玻璃橱窗,非常适合展示服装。
沈若曦几乎一眼就相中了这里。
他们按照上面留的电话联系了房东。房东是个五十多岁的大妈,就住在附近。她过来开了门,里面空荡荡的,有些灰尘,但格局方正。
“租金一个月三千五,押二付三。”大妈报出了价格。
三千五!虽然比之前看的那些动辄五六千的便宜了不少,但沈若曦在心里快速盘算了一下,押二付三就是一下子要拿出一万七千五,再加上简单的装修、进货……她的启动资金立刻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她的眉头微微蹙起,脸上露出了为难的神色。
周东林站在一旁,将她的表情尽收眼底。他上前一步,掏出烟,递了一根给房东大妈,脸上堆起憨厚又熟络的笑容:“阿姨,我们是真心想租店做点小生意的。您看这位置,说好吧,它也不算正街,说不好吧,它又卡在巷口。三千五有点高了,三千怎么样?我们长期租,肯定把您这店面打理得漂漂亮亮的。”
房东大妈打量着周东林,又看看旁边文静秀气、面露难色的沈若曦,犹豫了一下。
周东林继续趁热打铁:“阿姨,我就在前面光华路开菜馆,叫‘东林家常菜’,您可能都去过。这都是实在人,租了您的店肯定好好经营,不给您添麻烦。这价格您就松松口,就当支持我们年轻人创业了。”
也许是周东林本地人的身份和诚恳的态度起了作用,房东大妈思考了片刻,终于松了口:“行吧,看你们也是诚心人。三千就三千,但必须签两年合同,租金一年一付。”
月租三千!沈若曦的心猛地一跳,这个价格完全在她的心理预期之内!
“谢谢阿姨!太感谢您了!”沈若曦连忙道谢,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周东林也笑着又跟房东客套了几句,约好了下次签合同的时间。
送走房东,站在空荡荡却充满希望的店铺里,沈若曦看着周东林,心中充满了感激,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
周东林环顾了一下店面,说道:“这地方基础不错,打扫干净,简单装修一下就能用。墙面刷白,地上铺点便宜的地板革,再弄几个射灯打光,挂衣服的架子我去帮你找,我有认识的朋友做这个,能便宜点。装修的工人我也熟,保证给你弄得妥妥当当,花不了多少钱。”
他三言两语,就将接下来最让她头疼的装修问题安排得明明白白。
“东林哥,我……”沈若曦看着他,眼眶有些发热,“我真不知道该怎么谢你……”
周东林摆摆手,脸上依旧是那副憨厚的笑容:“都说别客气了。看到你能振作起来,为自己和念曦打算,我替你高兴。以后有啥难处,尽管开口。”
阳光从干净的玻璃橱窗照进来,在布满灰尘的地板上投下明亮的光斑。沈若曦站在光晕里,看着身旁这个一次又一次在她最困难时伸出援手的故人,心中那片被现实冰封的荒原,终于感受到了一丝切实的、名为希望的暖意。
选址的难题,在周东林的援手下,迎刃而解。创业之路,终于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喜欢是你要陪干妹妹,离婚别怪我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是你要陪干妹妹,离婚别怪我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