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的白炽灯在磨砂玻璃上投下冷白光斑,林志远的大嗓门在会议室里回荡着。
他手里掐着半支烟,指节因为用力泛着青白——这是他第三次想点烟又放下,“物证科在碎尸袋里提取到了嫌疑人指纹,监控拍到他凌晨三点往公园垃圾桶里塞包裹,审讯室里也招了,说因为和死者有感情纠纷才下的手。小陆,你非说案子没破?”
陆昭的指尖轻轻叩着桌上的尸检报告,封皮边缘被他翻得卷了毛。
窗外的风掀起半页纸,露出里面“死者右手食指骨折,推测生前有剧烈反抗”的字样。
他抬眼时,睫毛在眼下投出细碎的阴影,“林队,您记得嫌疑人说他是用扳手砸晕死者的吧?”
林志远浓眉拧成了疙瘩,“记得,扳手在他出租屋床底找到的,沾着死者的血。”
“但尸检显示死者颅骨骨折位置在左后脑。”陆昭抽出一张现场图,红色箭头标着碎尸袋倾倒的位置,“监控里嫌疑人扛着袋子时,左肩明显下沉——说明他惯用左手。可左撇子用扳手砸人,最顺手的位置应该是右后脑。”他屈指敲了敲照片里死者的伤口,“左后脑,更像是用右手的人绕到背后偷袭。”
会议室突然静得能听见墙上挂钟的滴答声。
林志远的烟“啪嗒”掉在不锈钢烟灰缸里,溅起几点火星。
他俯身凑近看照片,盯着陆昭,“你是说……他是在替人顶罪?”
“不止这些。”陆昭翻开第二份文件,是嫌疑人的工作记录,“他在明远慈善基金会当后勤,月工资三千二,可出租屋里摆着限量款球鞋,手机是最新款的折叠屏。”他抬眼时目光冰冷,“一个月薪三千的人,哪来的钱买这些?”
林志远的手掌重重拍在桌上,震得矿泉水瓶跳了跳,“查!立刻查他的资金流水!”他抓起外套往身上套,走到门口又顿住,回头冲陆昭笑了笑,眼角的皱纹堆成沟壑,“小陆,你小子……比你爸当年还能抠细节。”
陆昭望着他风风火火离开的背影,喉咙突然发紧。
办公桌上摆着个相框,照片里穿警服的男人搭着他的肩——那是他爸陆振华,十年前倒在“11·23案”现场的刑警。
他伸手摸了摸西装内袋,那里还塞着从碎尸现场捡到的纤维线头,和十年前案宗里记录的“死者衣物附着高级西装布料”几乎一模一样。
下午三点,陆昭坐在自己的心理诊所里,电脑屏幕亮得刺眼。
他输入“明远慈善基金会”,跳出的词条里,韩明远的照片占了半屏——梳着大背头,戴金丝眼镜,唇角挂着恰到好处的微笑,身后是他捐建的孤儿院和医院。
鼠标滚轮往下滑,一则十年前的旧闻跳出来:“青年医生韩明远勇救坠楼儿童,事迹被《市日报》报道”。
陆昭的手指悬在键盘上。
他记得父亲的案宗里夹着张模糊的监控截图,画面里有个穿白大褂的背影,当时警方怀疑是“11·23案”的目击者。
他放大韩明远的照片,——那个背影的肩宽,和照片里的人几乎重合。
门铃突然响了。
陆昭关闭电脑屏幕,起身时顺手把案宗塞进抽屉。
透过猫眼,他看见一个穿深灰西装的男人,胸牌上印着“明远集团 韩秘书”。
对方抬头时,目光恰好撞上来,陆昭后颈顿时窜起凉意——那双眼像冬天结了冰的湖面,根本没有温度。
“陆先生,我们韩总托我送份感谢信。”韩秘书的声音不急不慢,递过来的信封边角,“你协助警方破案,对我们基金会的社会形象也是种肯定。”他另一只手拿着本宣传册,封面上韩明远正蹲在孤儿院孩子中间,手里拿着卡通气球。
陆昭接过东西时,手触碰到对方掌心的薄茧——这不是长期握笔的手,倒像经常握什么利器。
“替我谢谢韩总。”他笑着说,眼角却留意着对方的鞋——深棕色皮鞋擦得锃亮,鞋跟内侧有轻微磨损,是长期走楼梯的人会有的痕迹。
韩秘书转身要走,又突然停住。
他侧过脸,金丝眼镜滑下半寸,露出眼尾一道极浅的疤,“陆先生平时爱看悬疑片吗?”不等回答,他便笑了笑,“有些故事,看到结局前,最好别太投入。”
门“咔嗒”关上的瞬间,陆昭的后背贴上冰凉的门板。
他低头看手里的宣传册,封皮右下角印着“11·23特别捐赠日”——和十年前那起悬案的日期分毫不差。
月光照进窗户,陆昭坐在客厅茶几前。
台灯下放着死者的照片,姑娘的脸被放大到三十寸,连睫毛上的血渍都清晰可见。
他捏着照片的手指突然停住——死者的瞳孔虽然涣散,眉头却没有因为痛苦拧起,唇角甚至带着淡淡的弧度。
“这不是被偷袭时的表情。”他轻声说,手指抚摸着照片里姑娘的嘴角,“更像……她认出了凶手,甚至觉得对方不会真的伤害她。”
窗外的风掀起窗帘,吹得桌上的宣传册哗哗的响。
韩明远在孤儿院的照片被吹到最上面,他怀里的孩子正笑着,和照片里死者的表情一样,太像了。
陆昭的指节抵着太阳穴,台灯在照片上投下暖黄光晕,却掩不住死者瞳孔里散不去的灰蒙。
他凑近些,鼻子几乎要碰到照片——姑娘的眉骨平展如未起风的湖面,唇角甚至比生前自拍里的弧度更柔和些。
这不该是被扳手砸中后脑时的表情,更像...像她面对某个熟悉到根本不会设防的人,说韩总,你怎么来了时的松弛。
他突然起身,西装裤蹭得茶几发出刺耳的刮擦声。
电脑屏幕在黑暗中亮起幽蓝的光,他快速输入明远慈善基金会服务点,地图上立刻跳出三十七个红点,覆盖了老城区的养老院、城中村的免费诊所、城郊的留守儿童学校。
鼠标滚轮滚动的声响在寂静里格外清晰,当他把时间轴拉到十年前,指尖猛地顿住——每个服务点的成立时间,都与11·23案后失踪的报案记录完美重叠。
2014年3月,明远养老院成立,当月有位独居老人在夜间巡查后失踪;2016年9月,阳光诊所开业,三个月内周边报了四起青年女性失联案......陆昭的声音干涩,键盘敲击声越来越快,还有今年的公园碎尸案死者,她上个月刚在基金会的城市微光公益项目里做志愿者。
打印机突然发出嗡的一声,吓了他一跳。
纸张一张张吐出来,全是他从公安内网调阅的失踪人口档案——照片上的人,有的在基金会的义诊活动里站在韩明远身侧,有的在孤儿院开放日抱着他递来的玩偶,还有的,和碎尸案死者一样,眉梢眼角都凝着那种过分平静的笑。
他抓起记号笔在地图上圈点,看着一个一个的标记点,后颈渗出冷汗——所有服务点都沿着城市的排污管道分布,而十年前11·23案的抛尸点,正位于其中一条管道的下游。
父亲当年在案宗里写的批注突然浮现在眼前:凶手熟悉城市地下结构,可能有医疗或工程背景。韩明远的履历里,恰恰有三年外科实习医生经历。
窗外传来汽车碾过积水的声音,陆昭猛地抬头。
玻璃上倒映出他发红的眼尾,手机屏幕在茶几上亮着,是林志远发来的消息:资金流水查到了,嫌疑人账户每月十五号固定进账五万,对方户头是明远集团旗下的远途商贸
他扯了扯领带,从抽屉里摸出那个装着纤维线头的证物袋。
十年前在父亲的案宗里,死者衣物上也附着这种混纺羊毛,产自意大利的顶级面料,全市只有三家定制店有售——而韩明远每年秋冬都会在其中一家订做三件西装。
叮——
微信提示音惊得他几乎打翻马克杯。
是诊所前台的消息:陆医生,韩秘书刚才打电话来说,韩总想请你明天下午三点去明远大厦顶楼喝茶,说是要当面感谢您维护基金会声誉。
陆昭盯着手机屏幕,手指缓缓摸着证物袋上的封条。
茶水蒸腾的热气仿佛已经漫进鼻腔,他甚至能想象韩明远推金丝眼镜的动作,镜片后的目光像在看一只即将被捏碎的蝴蝶。
他回复完消息,突然想起什么,又补了句,帮我查下韩明远这十年所有公开活动的照片,重点找他手部特写。
夜色更深了。
陆昭将整理好的报告装进黑色文件袋时,窗外闪过一道车灯的白芒。
他走到窗前,看见楼下停着辆黑色奔驰,韩秘书正靠在车边打电话,烟头的红光在他脸侧明明灭灭。
陆昭今天查了服务点和失踪人口。韩秘书的声音被夜风撕碎,陆昭却精准捕捉到几个词,他把十年前的案子和碎尸案串起来了......是,我明白。
电话那头传来低笑,像石子投入深潭,荡开层层冷意。让他来赴茶会。那声音带着常年养尊处优的沙哑,但得给他点见面礼——比如,让他的好队友林志远尝一尝,煮熟的鸭子飞了是什么滋味。
陆昭的手机在这时震动起来,是林志远的语音:小陆,那个顶罪的嫌疑人赵启明,刚才在审讯室突然不说话了。
我让人调监控,发现他今天下午见了个穿深灰西装的访客......
语音戛然而止,只剩电流杂音。
陆昭望着楼下那辆缓缓离开的奔驰,文件袋在掌心勒出红痕。
他知道,真正的博弈,才刚刚开始。
喜欢现代都市:开局破解连环碎尸案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现代都市:开局破解连环碎尸案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