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帝登基第一年,春和景明。
京城郊外的贝勒府已褪去冬末的清寒,檐角新燕啄泥,阶前兰草抽芽,连空气里都浸着淡淡的草木清香。
沈眉庄披着一件月白绣折枝玉兰花的褙子,坐在临水的轩窗边,手里握着一方素色锦帕,正细细擦拭着案上的白玉小瓶。
瓶中插着几枝新摘的桃花,嫣红的花瓣映着她沉静温润的眉眼,岁月似乎格外厚待她,只在她眼角眉梢添了几分从容恬淡,未留太多风霜痕迹。
廊下的少年身着石青色常服,身姿挺拔,眉眼间依稀有先帝的轮廓,却更多了几分眉庄的沉静内敛。
眼前的少年正是成婚还未多久的弘历。
弘历身旁站着一位身着粉绿宫装的少女,眉眼温婉,举止端庄,正是弘昀的嫡福晋王佳氏。
小两口正低声说着话,王佳氏手中捧着一方绣绷,偶尔抬头看向弘历,眼中带着羞怯的笑意,弘历则耐心听着,时不时点头回应,模样沉稳又不失温柔。
“额娘。”
弘历察觉到眉庄的目光,拉着王佳氏一同走上前来,躬身行礼,“儿臣给额娘请安。”
王佳氏也跟着屈膝,声音柔和,“儿臣见过额娘,额娘今日气色愈发好了。”
眉庄笑着抬手,“都起来吧,不必多礼。院子里风轻,陪我坐会儿。”
眉庄看向王佳氏,话语中虽透露关心却难免有些疏远,她的性子一向如此。
“刚嫁过来没多久,可还习惯吗?若是有什么不舒心,或是缺了什么,尽管说,不必拘束。”
王佳氏脸颊微红,轻声应道,“谢额娘体恤,儿臣一切都好。额娘又待儿臣宽厚,只是……儿臣笨手笨脚,许多事还做得不周全,多亏额娘和贝勒爷包容。”
“刚入府都这样,慢慢就熟了。”
眉庄温和地笑着,目光扫过她手中的绣绷,“这是在绣什么?瞧着花样新鲜。”
“回额娘,是给额娘绣的护膝,春日晨起微凉,想着额娘晨起散步能用得上。”
王佳氏说着,将绣绷递过来,上面绣着几片兰草,针脚细密,配色清雅。
眉庄接过看了看,眼中满是赞许,“绣得真好,心思也细。难为你有这份孝心。”
随后,眉庄转头看向弘历,“你往后可要好好待福晋,莫要辜负了她的一片心意。”
弘历颔首应道:“儿臣省得。额娘放心,星儿温婉贤淑,儿臣定会与她和睦相待。”
正说着,院外传来下人的通报,“惠嫔娘娘,果郡王福晋到了!”
眉庄眼中一亮,连忙起身,“快请进来。”
转头又对弘历道,“你们两个也一同去迎迎。”
弘历和王佳氏应了,跟着眉庄一同迎了出去。
只见甄嬛穿着一身藕荷色绣竹纹的长袄,外罩一件水绿色的披风,步履轻盈地下了马车,缓步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灵犀和弘曦。
灵犀已长成亭亭玉立的少女,眉眼间依稀有甄嬛的清丽,却又多了几分沉静。
弘曦刚满十七,身着宝蓝色锦袍,身姿俊朗,模样肖似允礼,活泼中带着几分少年意气,一进门便笑着喊道,“眉姨!许久不见,您可安好?”
“嬛儿!”
眉庄走上前,握住甄嬛的手,脸上满是真切的笑意,“许久不见,你也一样容光焕发。路上辛苦了,快进屋坐。”
随后欢喜的应了两个孩子的招呼,甄嬛回握住她的手,目光在她脸上流连,又看向弘历夫妇,眼中满是欣慰。
“姐姐气色这般好,我就放心了。弘历如今已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福晋又这般端庄温婉,姐姐总算是熬出头,可是能享清福了。”
“都是托太上皇和新帝的福,也是孩子们懂事。”
眉庄笑着侧身让他们进屋,“快进来喝杯热茶,暖暖身子。”
众人携手进了内室,丫鬟奉上刚沏好的雨前龙井,茶香袅袅。
灵犀挨着眉庄坐下,拉着她的衣袖轻声问道:“眉姨,前几日听阿玛说,弘历哥哥成了亲,福晋姐姐人极好,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王佳氏闻言,脸颊更红了,起身想要行礼,却被眉庄按住,“都是自家人,不必多礼。灵犀这孩子,还是这般嘴甜。”
甄嬛啜了一口茶,目光扫过室内的陈设,案上的书画、窗边的兰草,无一不透着主人的雅致。
“姐姐这儿可真是个好地方,山清水秀,清静自在。比府里热闹惯了的地方,更让人舒心。弘历成婚后住在这里,远离朝堂纷扰,正好安心历练。”
眉庄浅浅一笑,“我正是这个意思。宫里的日子,咱们都过够了,朝堂上的尔虞我诈,更是伤身劳神。弘历刚成婚,我不求他立刻建功立业,只求他先稳住心性,与福晋和睦度日,习得为人处世的道理,做个正直安稳的人便好。”
她说着,眼底闪过一丝释然。
甄嬛点点头,深有同感,“姐姐所言极是。安稳二字,何其难得。在宫中步步为营,如履薄冰,只求能保全自身和孩子。如今总算苦尽甘来,孩子们都平安长大,弘历还成了亲,咱们也能卸下重担,好好享受这太平岁月。”
说着,她扭头看向弘历,“弘历如今已是贝勒,又娶了贤妻,往后更要稳重自持,可莫要辜负姐姐的教诲。”
弘历起身躬身,“谨记教诲,定不负厚望。”
甄嬛笑着摆手,“你性子随姐姐,沉稳内敛,这是好事。只是往后要多担些责任,既要照顾好福晋,也要打理好府中事务,慢慢学着独当一面。”
眉庄看着弘历,眼中满是骄傲,倒也没说什么。
正说着,王佳氏起身告罪,“儿臣去看看厨房的点心是否备好,也好让大家尝尝鲜。”
“去吧,不必忙太多,家常便好。”眉庄温和地说道。
看着王佳氏离去的背影,她对甄嬛笑道,“这孩子是王佳家的嫡女,知书达理,性子也温和,与弘历倒是相配。成婚这些日子,两人相敬如宾,府里也和睦,我也放心了。”
“王佳氏家风醇厚,女儿自然差不了。”
甄嬛笑着附和,话锋一转,想起了什么,“前几日我去给太后请安,太后还提起你和弘历,说许久没见你们了,颇为想念。如今弘历既成了亲,正好带着福晋一同进宫给太后请安,也让太后高兴高兴。”
眉庄闻言,倒是爽快的应下了。
当年在宫中,太后待她与陵容极好,如今跟着弘历出宫立府别住,虽说她早已习惯了宫外的清净,实在不愿再踏入那座困住她半生的紫禁城,但……太后的恩情她是不会忘的。
“太后的心意,我领了。”
眉庄缓缓开口,语气平和又从容,“如今弘历刚成家,府中虽有许多事要打理,不过倒也无妨。等过些日子,一切安顿妥当,我便带着弘历和福晋进宫给太后请安。”
甄嬛看着她沉静的侧脸,心中感慨万千。
当年的沈眉庄,骄傲、刚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可如今,她已能如此从容淡泊,想必是深宫的日子也不好过。
即使太后万般照拂,后宫亦是如履薄冰。
庭院里,弘历正陪着弘曦说话,两人站在桃树下,弘曕手舞足蹈地说着什么,弘历耐心听着,偶尔插一两句话,模样沉稳可靠。
灵犀则坐在廊下,手里拿着一本书,时不时抬头看向他们,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
眉庄的嘴角扬起一抹浅浅的笑意,眼中满是暖意,“有这些孩子在,有你这个姐妹在,往后的日子,定会越来越好。”
正说着,采月来报,说午饭已经备好。眉庄便和甄嬛一同起身,带着孩子们往饭厅走去。
饭桌上,菜品精致而清淡,皆是两人爱吃的。
弘历坐在眉庄身侧,时不时给眉庄和王佳氏夹菜,动作自然。
王佳氏则细心地为眉庄布汤,眉眼间满是恭敬。
灵犀和弘曦也围着甄嬛,叽叽喳喳地说着近来的趣事,气氛温馨而和睦。
“灵犀也不小了,”眉庄看着亭亭玉立的灵犀,眼中满是喜爱,“模样越发周正,性子又好,想来上门提亲的人家不少吧?”
甄嬛闻言,无奈地笑了笑:“这孩子性子执拗,说想再多陪我几年,不愿过早议亲。我也不强求她,顺其自然便好。”
“这样也好。”
眉庄点点头,“女孩子家,本该找个真心待她的人。慢慢挑选,总能遇到合适的。”
她转头看向弘历,“你是兄长,往后也要多照看妹妹,若是有合适的人家,也帮着留意些。”
弘历颔首应道:“儿臣省得。定会护好灵犀妹妹,不让她受委屈。”
饭后,王佳氏吩咐丫鬟收拾碗筷,弘历则陪着眉庄和甄嬛坐在轩窗边说话。
弘曦拉着灵犀,跑到院子里赏桃花,欢声笑语透过窗棂传了进来,为这静谧的庭院添了几分热闹。
“还记得小时候咱们一起赏花品茶,闲时偷偷去放风筝。”
甄嬛不免有些感慨道,“姐姐,怎么一转眼我们的孩子都这般大了。”
“是啊,这日子过得真是快。”
眉庄的目光悠远,仿佛又回到了那些岁月,“还好这些年你始终陪着我,嬛儿。”
“姐姐说的哪里话。”
甄嬛握住她的手,眼中满是真挚,“姐姐,咱们是彼此的依靠,是一辈子的姐妹。不管将来如何,我都会陪着你。”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庭院里,将一切都染上了温暖的色调。远处的山峦被晚霞映照得格外美丽,近处的桃花开得愈发娇艳。
甄嬛起身告辞,“姐姐,时辰不早了,我也该带着灵犀和弘曦回去了。改日有空,我再来看你。”
眉庄起身相送,“好,我送送你。路上小心。”
弘历和王佳氏也一同出来相送。
弘曦拉着弘历的手,“弘历哥哥,下次我来,你可得带我去后山看看,听说那里有不少奇花异草。”
弘历笑着点头,“好,等你下次来,哥哥带你去。只是你性子跳脱,到时候可不许乱跑,免得让额娘担心。”
灵犀走到眉庄面前,轻声说道,“眉姨,您要好好照顾自己,保重身体。下次我再和额娘来看您。”
眉庄笑着摸摸她的头,“你也是,替我向你阿玛问好。”
看着甄嬛一行人渐渐远去的背影,眉庄牵着王佳氏的手,弘历陪在身侧,慢慢走回贝勒府。
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映在青石板路上,温馨而美好。
晚风拂过,带来阵阵花香。
眉庄抬头望向天边的晚霞,心中一片宁静。
她知道,往后的日子便都是好日子了。
岁月温良,静庭春深。
《甄嬛传之花开并蒂》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天才小说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天才小说!
喜欢甄嬛传之花开并蒂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甄嬛传之花开并蒂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