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炭的成功烧制,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工匠们对杨昭的敬意,从单纯的服从,转变为一种近乎狂热的追随。他们亲眼见证了“不可能”变为“可能”,心中对这位昭爷的神秘手段,再无半点怀疑。
“昭爷,这焦炭,当真能让铁水更纯净?”一位年长的冶铁匠人,名叫老张,他双手粗糙,脸上布满被炉火熏烤出的皱纹,此刻却像个求知若渴的孩童。
杨昭站在焦炭炉旁,指着那堆散发着独特光泽的黑色块状物。
“当然。它的杂质少,燃烧时温度更高,能将铁矿石中的硫、磷等有害物质更好地分离出去。接下来,我需要你们改造现有的炼铁炉。”
他拿出一张新的图纸,上面是高炉的简化结构图,以及鼓风设备的一些初步设想。工匠们围拢过来,看着图纸上奇怪的炉身结构和进风口设计,又是一阵面面相觑。
“这炉子……比我们常用的高大许多,而且这底下,还要加装这等风箱?”另一位匠人疑惑。
“这风箱并非寻常,它能持续不断地将大量空气吹入炉内,提升炉温,让矿石熔炼得更彻底。”杨昭耐心解释。他知道,这些概念对他们来说,需要时间消化。但他没有时间慢慢等待,只能用实践来证明。
按照杨昭的指导,工匠们开始改造矿山里仅存的一座废弃小高炉。他们加高了炉体,用特制的耐火泥加固内壁,并尝试制作杨昭口中的“新式风箱”。这个风箱比传统风箱巨大,需要数人合力才能推动,但其鼓风量也远超以往。
几天后,改造完成。杨昭亲临现场,指挥工人将精选的铁矿石、石灰石和焦炭按比例装入炉内。随后,火把点燃炉底的引火物,熊熊烈火在炉膛内升腾。
“开始鼓风!”杨昭一声令下。
数名壮汉铆足了劲,推动着新式风箱。巨大的风量呼啸着灌入炉膛,炉内的温度以惊人的速度攀升。炉口冒出的火焰,颜色也比以往更加炽烈。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待着。李沐风站在杨昭身侧,他的目光在炉火和杨昭脸上来回转动,心中涌动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期待。
终于,杨昭示意停止鼓风。他走到出铁口,用特制的工具轻轻一敲。
“哗啦!”
一道耀眼的铁水洪流喷涌而出,带着炙热的蒸汽,流入预先挖好的沙槽。那铁水的光泽,比他们平时炼出的生铁更加明亮,流动性也更好。
待铁水冷却凝固,工匠们迫不及待地围了上去。老张拿起一块新炼出的生铁,仔细端详。他用小锤敲了敲,声音清脆,断裂面也比以往的生铁更加均匀细腻。
“这……这铁,韧性更好了!”老张惊呼,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神色。他行了一辈子的冶铁活,从未见过如此品质的生铁。
其他工匠也纷纷上手检验,脸上无不露出同样的震撼。他们知道,这意味着用这种铁打造出的农具会更耐用,兵器会更锋利。
“这就是焦炭炼铁的威力。”杨昭声音平静,但那份自信,却让在场所有人都为之折服。
有了高品质的生铁,下一步便是将其锻造成更具韧性的熟铁,乃至钢。杨昭又指导工匠们建造了更先进的锻打炉和淬火池,并引入了“炒钢”的初步概念,通过反复加热、锻打和清除杂质,进一步提升铁的品质。
在杨昭的指导下,工匠们如同海绵般吸收着这些超越时代的知识。他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遵从,而是开始尝试理解其中的原理。杨昭也乐于解答,他用最浅显的语言,解释着碳含量、晶体结构等概念,虽然他们无法完全理解,却也为他们打开了新的思路。
随着冶铁技术的突破,矿山上的杨氏工坊,开始源源不断地生产出高质量的铁料。这些铁料被用来制造更坚固的矿洞支架、更耐用的采矿工具,甚至杨昭还让李沐风的亲卫们尝试用新铁打造兵器。
李沐风看着手中那把新锻打出的朴刀,刀身在阳光下闪烁着冷冽的光泽,挥舞起来,感觉比以往的兵刃更加轻盈,却又沉重有力。他砍向一旁的木桩,刀锋入木三分,毫发无损。
“昭爷,这刀……”李沐风语气中充满了惊喜。他习武多年,深知兵器好坏对战力的影响。这样的兵器,足以让军队的战斗力提升一个档次。
杨昭只是微一点头。他要的,远不止这些。
“沐风,接下来,我要你挑选一批手巧、心思缜密的护卫,参与到一项新的工作。”杨昭指了指自己绘制的另一批图纸。
图纸上,是各种形状复杂的齿轮、轴承、连杆等机械零件的草图。这些零件,是大乾的工匠从未见过的。它们的精度要求极高,需要精密的加工和组装。
“我们要制造一种‘机床’,用来加工这些零件。然后,再用这些零件,组装出一种能替代人力、畜力的‘机器’。”杨昭说。
李沐风接过图纸,看着那些奇形怪状的图案,眉头紧锁。他能感受到杨昭所说的“机器”背后蕴含的巨大力量,但如何将这些看似简单的零件变成现实,他完全没有头绪。
工匠们也凑了过来。当他们看到图纸上那些需要精确到毫厘的尺寸标注时,都傻了眼。他们习惯了凭经验和手感打铁,这种精密的加工,对他们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
“昭爷,这……这太难了。我们没有那等工具,也无法保证这般精细的尺寸。”老张苦笑着说。
杨昭没有责备,他知道这是必然的挑战。
“所以,我们要先制造出能制造这些零件的工具。系统,我需要关于基础机床、测量工具以及标准化生产流程的知识。”杨昭在脑海中对系统下达指令。
【知识库】再次涌出大量信息。杨昭从中筛选出最适合当前大乾水平的“降维”知识。他开始绘制简易的木工车床、金属锉刀、游标卡尺的草图,甚至还设计了用于检验零件精度的简易模具。
接下来的日子,矿山工坊的秘密研究进入了更深层次的阶段。杨昭带着工匠们,从最简单的平面研磨,到制作精确的螺丝和螺母,再到制造能加工金属的简易车床。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但也充满了突破的惊喜。
这里不再是杨氏的耻辱之地,而是一座充满生机的实验室。每一声锤打,每一缕烟尘,都预示着一个时代的悄然降临。杨昭,正在这片荒芜之地,亲手播撒下工业文明的火种。他要让这火种,燃遍大乾,照亮整个世界。
喜欢杨凌传之逆袭家主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杨凌传之逆袭家主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