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枢大帝乔郓登基周岁,五域同心的认同刚在民间扎根,北境的寒风便裹挟着血腥气呼啸而至——由瀚北蛮部牵头,联合漠西、林北、冰原三大异族部落,组成“北境蛮盟”,以十万铁骑突袭天枢北境的“镇北关”,三日之内连破三座边境堡垒,兵锋直抵“燕云郡”,扬言“踏破天枢,瓜分五域”。
这是五域统一后首次面临大规模外部联军入侵,更棘手的是,这场战争恰好戳中了天枢共治体制的“制度协同瓶颈”——之前的治理危机多是内部矛盾,而战时的军事调动、后勤补给、决策效率,恰恰暴露了五域分权共治在“集中力量办大事”上的短板。
镇北关失守的急报送到天枢殿时,乔郓正在与五域议事院商议北境冬防粮草调配。军报上的字迹潦草带血:“蛮盟铁骑凶悍,善用弯刀与火攻,镇北关城墙被焚,守将战死,三万守军仅余八千突围,燕云郡百姓流离失所,蛮盟正劫掠粮草,准备南下!”
五域议事院瞬间陷入前所未有的激烈争执,这次的矛盾不再是内部利益或认同,而是“战与和”“集权与分权”的生死抉择:
- 主战派(以周壮、陈策等武将及中原、草原派系为核心)拍案而起:“蛮盟残暴,所过之处烧杀抢掠,若不奋起反抗,北境百姓将沦为奴隶,五域统一的成果将毁于一旦!应立刻动员五域兵力,组建北境联军,收复镇北关,将蛮盟赶回漠北!”周壮更是请缨:“臣愿率天枢卫中军出征,三日之内即可开拔!”
- 主和派(以部分西方、东方派系及旧贵族代表为核心)忧心忡忡:“五域刚经历灾劫与钱荒,国库虽有盈余,但支撑大规模战争仍显不足;且五域兵力分散,草原骑兵善野战,中原步兵善守城,西域弓弩手善远攻,协同作战需时间磨合,仓促出兵恐难取胜。不如派使者与蛮盟议和,割让北境部分草场,换取和平。”
- 中间派(以李善、耶律清等能臣为核心)则聚焦制度瓶颈:“主战需解决三大难题:一是议事院决策流程繁琐,出兵需三分之二代表同意,恐耽误战机;二是地方兵力调动需经地方议事会同意,草原骑兵若调往北境,草场无人看管,牧民生计受影响;三是后勤补给跨域调配难度大,南方粮草运往北境,需经中原、草原,协调成本高、耗时久。若不解决这些问题,即便出兵,也难有胜算。”
乔郓的系统面板弹出刺眼预警:【皇基稳固度92%,遭遇外部生死考验!核心矛盾:战时制度协同失效+战和决策两难+五域军事协同不足。若议和,将失去民心与北境屏障,皇基动摇;若硬战,制度瓶颈可能导致战败,五域分裂。需推动“战时制度革新”,在坚守共治底线的前提下,实现集权与分权的动态平衡,方能破局】。
他没有在议事院久拖不决,当即拍板:“战!北境是五域门户,割地求和只能换得暂时安宁,蛮盟得寸进尺,终将危及全域。但战不是蛮战,需先破制度瓶颈,再合五域之力,一战定北境!”
一、设立战时中枢,简化决策流程,坚守共治底线
乔郓宣布成立“北境战时中枢”,由自己亲任主帅,陈策为军师,周壮为兵马大元帅,同时明确“战时特权”与“共治制衡”:
- 战时特权:议事院授予战时中枢“紧急决策权”,出兵调动、粮草调配、战术部署可先行决策,事后三日内向议事院报备;地方兵力调动由战时中枢统一调度,但需提前与地方议事会沟通,承诺战后补偿(如草原骑兵出征期间,中枢派工匠帮牧民修缮棚圈、提供草料补贴);
- 共治制衡:战时中枢的决策需有半数以上核心成员(含五域代表各一人)同意;监察署派专员入驻战时中枢,监督粮草使用、军功评定,防止权力滥用;战后由议事院组织“战时复盘”,若战时中枢有违规决策,需追究责任。
这一决策既避免了议事院冗长的决策流程,又通过“沟通机制”“补偿承诺”“监督复盘”守住了共治底线,说服了原本犹豫的地方派系。草原首领呼兰当场表态:“草原骑兵愿出三万,只求中枢兑现承诺,保障牧民生计!”
二、五域兵种协同,打造联军利刃,扬长补短
陈策结合五域兵种特色,制定“北境联防战术”,将分散的五域兵力整合成高效的作战体系:
- 先锋军:由草原骑兵(三万)与西域弓弩手(一万)组成,草原骑兵善奔袭,负责穿插分割蛮盟阵型;西域弓弩手配备改良后的强弩(王月瑶用西域矿物粉加固弩臂,射程提升五成),负责远程压制;
- 中军:由中原步兵(四万)组成,携带改良后的守城器械(如可移动盾牌阵、投石机),负责正面防御与攻坚,收复失地后快速加固城防;
- 侧翼军:由东方水师(一万,改编为“水军陆战队”)与南方工兵(五千)组成,东方水师擅长登岸作战,负责迂回蛮盟后侧,切断粮草补给;南方工兵精通地形改造,在北境冻土上挖掘战壕、设置陷阱,延缓蛮盟铁骑冲击;
- 后勤队:由沙里温牵头,整合五域商队与民夫,建立“跨域补给线”——中原提供粮草,草原提供马匹,西方提供军械,南方提供疗伤草药,东方提供船只运输,每个补给节点由五域代表交叉监督,确保物资不被克扣、及时送达。
小豆子和阿古拉主动请缨,担任前线信使。他们的羊毛账本成了“北境军情图”,阿古拉用木炭画下北境的山川、隘口,标注出蛮盟的布防位置;小豆子则跟着后勤队,记录每个补给节点的物资储备情况,遇到延误或短缺,立刻用特制的“烽火信号”传递消息。两人骑着快马,在前线与中枢之间穿梭,好几次险些陷入蛮盟的巡逻队,靠着对地形的熟悉才化险为夷。
三、御驾亲征稳军心,分化蛮盟破强敌
就在联军集结之际,燕云郡传来噩耗:蛮盟攻破燕云郡治所,烧杀抢掠,百姓死伤惨重,还将被俘的天枢士兵绑在城墙上,逼迫守军投降。消息传来,联军士气低落,部分士兵出现畏战情绪。
“陛下,此时需您御驾亲征!”陈策进言,“将士们见陛下与他们共赴前线,士气必振;北境百姓也会感念陛下体恤,全力支持联军。”
乔郓毫不犹豫,当即穿上铠甲,带着两名侍卫,赶赴燕云郡前线。刚到联军大营,就看到士兵们士气低迷,有的甚至在偷偷抹泪。乔郓走上高台,拔出腰间的天枢剑,高声道:“将士们,北境是我们的家园,百姓是我们的同胞!蛮盟烧杀抢掠,所过之处寸草不生,若我们退缩,我们的妻儿老小都将沦为奴隶!朕与你们并肩作战,生则同生,死则同死,不灭蛮盟,绝不还朝!”
他的声音铿锵有力,回荡在大营上空。士兵们抬头望着乔郓坚毅的眼神,想起被蛮盟残害的百姓,士气瞬间高涨,齐声高呼:“不灭蛮盟,绝不还朝!”
与此同时,乔郓采纳陈策的“分化之策”——蛮盟虽由四部落组成,但内部矛盾重重:瀚北蛮部野心最大,想独占北境,其他三部只是被胁迫或利诱。乔郓派使者携带重礼,秘密会见漠西、林北部落首领,承诺“若脱离蛮盟,天枢将与你们建立贸易关系,开放北境互市,供应粮食与布匹;之前被瀚北蛮部吞并的草场,天枢将协助你们收回”。
漠西部落首领本就不满瀚北蛮部独吞劫掠所得,又担心天枢联军势大,最终选择倒戈,在深夜突然袭击瀚北蛮部的侧翼,造成蛮盟大乱。林北部落见状,也率军撤离,蛮盟瞬间从十万铁骑缩减至六万,实力大减。
四、镇北关决战,五域同心破蛮盟
联军抓住时机,向燕云郡的蛮盟主力发起总攻。乔郓坐镇中军,陈策指挥战术,周壮身先士卒,率领骑兵冲入敌阵:
- 草原骑兵如旋风般穿插,将蛮盟阵型分割成数块;
- 西域弓弩手在阵后精准射击,蛮盟士兵纷纷倒地;
- 中原步兵推着盾牌阵,稳步推进,逐步压缩蛮盟的活动空间;
- 东方水师陆战队迂回到蛮盟后侧,烧毁了他们的粮草大营;
- 南方工兵挖掘的战壕与陷阱,让蛮盟铁骑难以发挥优势,不少战马陷入陷阱,士兵被联军围歼。
乔郓在阵前亲自擂鼓助威,鼓声震天,联军将士越战越勇。小豆子和阿古拉在阵后传递情报,看到一名蛮盟将领想偷袭乔郓,阿古拉立刻摘下腰间的号角,吹响了预警信号;小豆子则捡起一块石头,狠狠砸向那名将领的坐骑,为护卫争取了时间。
激战一日一夜,蛮盟主力被歼四万,瀚北蛮部首领被周壮一枪刺穿胸膛,剩余残部仓皇北逃。联军收复燕云郡与镇北关,解救了被俘的百姓与士兵。当乔郓走进燕云郡时,幸存的百姓纷纷跪倒在地,哭喊着“谢陛下救命之恩”,有的还将家中仅存的粮食、衣物送给联军,表达感激。
战后,乔郓没有下令追击,而是让联军原地休整,安抚百姓,重建边境堡垒。他深知,彻底消灭蛮盟不现实,北境的安宁需要“军事威慑+贸易安抚”双管齐下。
五、战后革新,巩固北境,完善共治
北境战事暂歇,乔郓在镇北关召开“战后复盘大会”,邀请五域议事院代表、联军将领、地方官员、百姓代表共同参与,直面战争中暴露的问题:
- 制度层面:战时决策流程虽已简化,但仍存在信息传递滞后的问题;地方与中枢的军事协同仍需加强;
- 军事层面:五域兵种协同不够熟练,部分将领缺乏联合作战经验;北境堡垒防御设施老化,难以抵御大规模进攻;
- 民生层面:边境百姓缺乏有效的战时避难机制,战后重建资金不足。
针对这些问题,乔郓推出“北境稳固三大革新”:
1. 设立“北境都护府”:由五域将领共同担任都护,统管北境军事防御,平时保持三万联军常驻,战时可快速动员五域兵力,都护府的决策需向议事院报备,接受监察署监督;
2. 推行“北境互市计划”:在镇北关、燕云郡设立跨域互市,与漠西、林北等部落开展贸易,用五域的丝绸、瓷器、粮食换取他们的皮毛、马匹,同时在互市周边设立“教化点”,传播天枢的文化与制度,以贸易与文化软化外部威胁;
3. 建立“边境民生保障体系”:在北境各郡修建避难堡垒,储备应急粮草与药品;设立“边境移民补贴”,鼓励五域百姓向边境迁徙,开垦荒地,同时授予移民“参军优待”,战时可优先加入联军,战后减免赋税。
小豆子和阿古拉因在战争中传递情报、预警有功,被乔郓授予“北境护国小功臣”的称号,他们的羊毛账本被收藏在北境都护府,成为记录北境战事与革新的珍贵史料。
夜幕渐浓,镇北关的篝火熊熊燃烧,联军将士与百姓围着篝火唱歌跳舞,庆祝胜利。乔郓站在重建的镇北关城楼上,望着北境的星空,系统面板弹出提示:【北境危机化解,五域协同作战能力大幅提升,共治体制经战争考验更加完善,皇基稳固度98%。剩余2%:彻底解决北境蛮盟残余威胁、实现北境长期安宁,需长期努力】。
他知道,这场战争是五域共治体制的“试金石”,既暴露了短板,也凝聚了人心。五域百姓在共同抵御外敌的过程中,“天枢子民”的认同更加牢固;五域议事院与战时中枢的协同,也为未来应对大规模危机提供了经验。但北境的威胁并未彻底消除,瀚北蛮部的残余仍在边境游荡,其他外部势力也可能趁机作乱,称帝之路依旧充满挑战。
周壮走过来,递给乔郓一碗温热的奶茶:“陛下,北境已稳,蛮盟残余不足为惧。现在五域同心,军民一心,您的帝基已坚如磐石!”
乔郓喝了一口奶茶,温热的滋味在舌尖蔓延,目光坚定:“帝基不是靠战争打出来的,而是靠百姓的信任、制度的完善、五域的同心。北境的安宁,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守护;天枢的共治,需要不断在危机中革新完善。朕的称帝之路,从来不是终点,而是守护五域安宁、实现长治久安的起点。”
北境的风依旧寒冷,但镇北关的篝火与百姓的欢声笑语,却让这片土地充满了温暖与希望。天枢大帝的治理之路,在经历了外部战争的洗礼后,愈发坚定与成熟。五域的传奇,在“战与和”“集权与分权”的平衡中,继续书写着“国泰民安”的新篇章。
喜欢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