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枢大帝乔郓登基三月,五域共治体制刚步入正轨,一场席卷全域的“钱荒风暴”突然爆发,如同釜底抽薪,让刚从灾劫中缓过劲的五域经济再次陷入危机——这是称帝后首次直面“经济根基”的深层矛盾,也是旧势力与新体制的又一次激烈碰撞。
最先感受到寒意的是天枢城的商埠。南方香料商户张远拿着一沓“天枢币”,却在兑换西域矿物时被拒收:“西域只认本地银饼,天枢币刚推行三月,成色不明,我们不收!”他转而想去中原商铺购买丝绸,却被告知“天枢币贬值三成,要么补差价,要么用实物交换”。商埠内很快挤满了抱怨的商户,有的手持天枢币兑换不到货物,有的囤积了大量天枢币却发现购买力暴跌,不少商户干脆暂停交易,挂出“只收实物或旧币”的招牌。
紧接着,钱荒蔓延至基层。中原农民王二用天枢币缴纳赋税,地方官却暗中克扣:“这新币分量不足,按八成折算赋税,剩下的用粮食补齐!”草原牧民想用天枢币购买中原农具,却发现农具价格暴涨两倍,原本能买两把锄头的钱,如今只能买一把。更严重的是,五域旧币(中原铜钱、草原银饼、西方金币、南方贝币、北方兽皮币)被旧贵族大量囤积,他们暗中炒作:“天枢币迟早作废,只有旧币才是硬通货!”导致市面上旧币稀缺,新币泛滥却无人认可,物价飞涨,民怨沸腾。
雪上加霜的是,“伪天枢币”开始出现。在西方商埠,一批伪造的天枢币流入市场,币面字迹模糊,铜含量不足,却被人用低价抛售,进一步冲击了新币信用。商户们难以分辨真伪,干脆彻底拒绝天枢币,跨域贸易几乎停滞。
五域议事院再次陷入激烈争论,这次的矛盾直指“币制改革”的根基:
- 保守派代表(多为旧贵族后裔)发难:“天枢币推行过急,未考虑五域经济差异!中原农耕依赖铜钱,草原游牧习惯银饼,强行统一货币,只会扰乱经济,不如恢复旧币流通,中枢只负责制定兑换比例!”
- 革新派代表(多为新兴商户与能臣)反驳:“恢复旧币只会重蹈覆辙,五域货币不通,跨域贸易成本高昂,统一币制是大势所趋!如今问题出在天枢币成色不足、防伪技术落后、信用体系未建立,而非统一本身!”
- 地方派系代表则忧心忡忡:“钱荒已引发民怨,若再不解决,基层可能爆发动乱!中枢应立刻回收天枢币,重新铸造,同时打击囤积旧币、伪造新币的行为!”
争论的核心,实则是“经济权力的重新分配”——旧贵族囤积旧币,本质是想保住自己的经济特权;新兴商户支持新币,是希望通过统一币制降低贸易成本;地方则夹在中间,既要稳定民生,又要执行中枢政策。旧势力残余在暗中推波助澜,散布“天枢币是乔郓掠夺五域财富的工具”,试图借经济危机推翻新体制。
乔郓的系统面板弹出深度分析:【皇基稳固度80%,经济根基动摇!核心矛盾:币制统一与经济差异的冲突、新币信用缺失、旧势力经济特权反抗、防伪技术不足。需推行“渐进式币制革新”,兼顾统一与差异、打击投机与稳定民生,方能化解危机】。
他没有采纳“彻底回收重铸”或“恢复旧币”的极端方案,而是推出“币制共治革新”计划,分三步走,每一步都邀请五域商户、贵族、地方官代表共同参与,全程公开透明:
一、建立“五域货币署”,重塑新币信用
乔郓任命沙里温为总长,抽调五域铸币工匠、商户代表、银匠组成核心团队,解决新币的“成色与防伪”问题:
- 统一成色标准:天枢币分为金币、银币、铜币三级,金币含纯金九成五,银币含纯银九成,铜币含铜八成五,其余成分用五域特产矿物(西域寒铁、南方香料粉、东方瓷土)混合,既增加硬度,又便于识别——金币摩擦后有香料香气,银币嵌入细小花纹,铜币边缘有五域图腾暗纹;
- 升级防伪技术:由王月瑶带领工匠,在币面嵌入“微型声纹芯片”(用薄铜片制成,刻有五域核心音阶),敲击后能发出独特声响,伪造者难以模仿;同时推行“货币溯源码”,每批铸币都有专属编码,记录铸造时间、工匠、产地,可通过五域货币署核验;
- 公开铸币过程:将铸币工坊设在天枢城商埠旁,允许商户代表、百姓围观,每日公示铸币用料、成色检测结果,彻底打消“新币成色不足”的疑虑。
小豆子和阿古拉的羊毛账本,成了“货币科普图鉴”。阿古拉跟着铸币工匠,画下了新币的暗纹与编码,标注道:“铜币边缘有七道暗纹,少一道就是假的!”小豆子则跟着沙里温,记录下不同货币的兑换比例:“一枚金币换十枚银币,一枚银币换十枚铜币,中原一石粮食值三枚铜币,草原一张狐裘值一枚银币!”两人拿着图鉴,在商埠向商户、百姓讲解新币的识别方法,成了“货币宣传员”。
二、推行“新旧币过渡期”,兼顾统一与差异
乔郓宣布,设立六个月的“新旧币兑换过渡期”,而非强行废除旧币:
- 过渡期内,新旧币并行流通,五域货币署在各域商埠设立“兑换点”,按“公平汇率”兑换(汇率由五域代表共同商议确定,每月微调一次),不收取手续费;
- 中枢赋税、跨域贸易强制使用新币,地方民事交易可自由选择新旧币;
- 打击囤积旧币、炒作汇率的行为:由周壮带领天枢卫,配合五域货币署,查处囤积旧币超过千枚的贵族、商户,没收超额部分,用于补贴新币铸造与民生;同时冻结旧贵族的海外资产,防止他们转移财富。
为避免地方官克扣,乔郓特意指定:“兑换点由五域代表交叉监督,中原代表监督草原兑换点,西方代表监督南方兑换点,一旦发现克扣、舞弊,立即交由监察署严惩!”
三、打击伪造与投机,稳定市场物价
针对伪币与物价暴涨问题,乔郓采取“精准打击+民生保障”双管齐下:
- 成立“货币稽查队”,由耶律清牵头,联合五域商户代表,在各商埠设立稽查点,用“声纹检测法”(敲击新币听声响)和“暗纹识别法”排查伪币,一旦发现伪币,立即追查来源,伪造者判处重刑,举报者奖励百枚银币;
- 建立“物价调控署”,由李善负责,划定民生商品(粮食、布匹、药材、农具)的“最高限价”,超过限价的商户将被处以罚款,情节严重者吊销营业执照;同时动用国库储备,向市场投放平价粮食、布匹,缓解物价压力;
- 分化瓦解旧势力:对囤积旧币的贵族,区别对待——主动上缴超额旧币、支持新币者,保留其合法财产与爵位;拒不配合者,没收全部囤积旧币,贬为庶民;对参与伪造新币的旧势力残余,一律从严惩处,抄没财产补充国库。
革新计划推行之初,遭遇不少阻力:旧贵族联名抵制兑换,部分商户担心新币信用仍会动摇,继续拒收。但随着新币的成色、防伪技术公开,兑换点公平兑换,物价逐渐稳定,情况慢慢好转:
- 商户们发现,新币成色足、防伪易、兑换方便,跨域贸易成本大幅降低,纷纷开始接受新币;
- 百姓看到新币能稳定购买货物,不再担心贬值,也愿意用旧币兑换新币;
- 囤积旧币的贵族,在稽查队的压力与“保留财产”的诱惑下,大多选择主动上缴,只有少数顽固分子被查处。
小豆子和阿古拉在商埠见证了这一切。他们看到,之前拒收新币的西域商户,如今主动挂出“天枢币优先”的招牌;之前抱怨新币贬值的中原农民,用兑换的新币顺利买到了农具;伪造新币的团伙被稽查队抓获,押赴商埠公开审判,百姓们拍手称快。阿古拉的账本上,画满了新币流通的场景,旁边写着:“新币真好,买东西不用再换好几样钱了!”
一个月后,钱荒危机逐渐化解:五域商埠恢复繁忙,物价稳定在合理区间,新币信用初步建立,跨域贸易量较之前提升三成。五域货币署统计显示,已有七成旧币完成兑换,新币流通率达到八成,经济秩序重回正轨。
但乔郓深知,经济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在五域议事院的复盘会上,他坦诚道:“这次币制革新,只是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还没解决‘好不好’的问题。五域经济差异巨大,中原农耕、草原游牧、西方商贸、南方香料、东方航海,对货币的需求不同,未来还需推出‘地域适配货币政策’,比如对草原牧民实行低息贷款,对南方商户减免部分货币兑换手续费。”
他当场宣布,在五域货币署下设立“地域经济适配局”,由五域经济代表组成,专门研究各域经济特点,制定差异化的货币与贸易政策。旧贵族代表也不得不承认:“陛下的革新,兼顾了统一与差异,既保住了五域经济的整体性,又尊重了各域的特殊性,是真正的共治之道。”
夜幕渐浓,天枢城的商埠依旧灯火通明。商户们用新币交易,算盘声、讨价还价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生机。乔郓站在货币署的了望台上,看着下方繁忙的场景,系统面板弹出提示:【经济根基稳固度提升至85%,皇基稳固度88%,但仍需解决:地域经济发展失衡、贫富差距拉大、海外贸易拓展等问题】。
他知道,币制革新只是经济治理的第一步。五域的经济融合,还面临着无数挑战:中原的粮食产量如何满足全域需求?草原的畜牧业如何与中原的手工业互补?西方的商道如何进一步拓展?南方的香料如何形成产业链?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共治体制下,一步步去解决。
小豆子和阿古拉跑过来,手里拿着一枚崭新的天枢金币,兴奋地说:“陛下,这金币敲起来真好听,还有香味呢!商户们都说,以后再也不用担心假钱、贬值了!”乔郓接过金币,指尖感受到它的重量与质感,心中明白,经济根基与皇基一样,都需要在一次次化解危机、一次次革新完善中,慢慢夯实。
天枢大帝的治理之路,没有捷径可走。经济、民生、文化、军事,每一个领域都有解不完的难题。但只要坚守“共治”理念,兼顾整体与局部、统一与差异、稳定与革新,五域的经济根基就会越来越稳固,皇基也会在民心与经济的双重支撑下,愈发坚实。
喜欢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