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辰时刚至,英国公府那两辆黑漆马车便准时停在了苏家院外。周管事依旧是一丝不苟的装扮,只是身后多了两个穿着体面、低眉顺眼的婆子,显然是来伺候的。
苏甜早已准备妥当。她换上了一身干净的月白色细布衣裙,头发用一根简单的木簪绾起,浑身上下并无半点装饰,只背着一个看起来颇为沉重的深色药箱。药箱里,除了她平日用的银针、常用药材,更深处,稳妥地藏着几样绝不能被外人窥见的“法宝”——听诊器、血压计,以及一些用这个时代瓷瓶分装好的急救药物。
“甜儿,万事小心。” 赵梅红着眼圈,替女儿理了理并无需整理的衣襟,千言万语堵在喉咙。
苏锐抱着手臂,站在母亲身后,目光如炬地盯着周管事一行人,沉声道:“妹子,有事就让人捎信回来,哥立刻去接你!”
苏工没有说话,只是将一个小巧的、装有碎银和几枚金豆子的钱袋塞进苏甜手里,用力握了握她的手。
苏甜对家人露出一个安抚的笑容,眼神平静:“爹,娘,哥,放心吧,我看完诊就回来。” 她转身,对周管事微微颔首,“有劳管事引路。”
马车行驶平稳,车内铺着软垫,熏着淡雅的檀香。苏甜端坐着,闭目养神,并未如同寻常村女般好奇地打量车内外陈设。同车的两个婆子悄悄交换着眼色,对这年轻“神医”的镇定颇感意外。
抵达英国公府时,已近午时。马车并未走正门,而是从一侧的角门驶入,穿过几条长长的甬道,最终在一处垂花门前停下。
“苏姑娘,请。” 周管事在前引路。
踏入垂花门,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绕过巨大的琉璃影壁,眼前豁然开朗。亭台楼阁,飞檐斗拱,抄手游廊曲折迂回,汉白玉栏杆雕刻精美。庭院内奇石罗列,花木扶疏,即便已是深秋,仍有常青树木苍翠欲滴。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若有若无的、清冷而昂贵的香气,与桃源村的烟火气截然不同。
沿途遇到的丫鬟小厮,皆衣着光鲜,步履轻盈,见到周管事纷纷垂首避让,眼角余光却忍不住好奇地瞥向他身后那个背着药箱、衣着朴素的陌生少女。目光中有探究,有怀疑,甚至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
苏甜对这一切视若无睹,她步履从容,目光平视,既不多看那雕梁画栋一眼,也不回避那些审视的目光,只是安静地跟着周管事。她行走的姿态并不像久经训练的闺秀那般婀娜,却自有一股挺拔沉静的气度,让人难以将她与“村野郎中”联系起来。
周管事心中暗暗称奇,他见过太多初入公府之人的失态,或惶恐,或贪婪,或故作清高,如苏甜这般真正视富贵如无物的,却是极少。
穿过几重院落,终于来到一处更为幽静、陈设却愈发古雅厚重的院落。早有丫鬟通报进去,一位穿着绛紫色缠枝莲纹褙子、气质雍容的中年夫人在几位嬷嬷丫鬟的簇拥下迎了出来,正是英国公夫人。
周管事连忙上前躬身回话。英国公夫人目光落在苏甜身上,带着审视与考量,语气还算温和:“这位便是苏姑娘?一路辛苦。老夫人便在屋内,有劳姑娘了。”
“夫人客气,医者本分。” 苏甜不卑不亢地行了一礼,动作不算标准,却也无甚错处。
进入内室,药味更浓。一位头发银白、面容憔悴的老夫人靠在引枕上,微微喘息着,眼神有些浑浊,旁边侍立着两个大气不敢出的丫鬟。
英国公夫人温声道:“母亲,苏神医来了。”
老夫人抬了抬眼皮,看了苏甜一眼,又无力地闭上,显然对如此年轻的“神医”并不抱太大希望。
苏甜并未在意,她先将药箱放在一旁准备好的小几上,然后上前,温声道:“老夫人,晚辈苏甜,需为您诊脉,并查看一下您呼吸的情形,可能会有些凉,请您勿惊。”
她先是如常诊脉,指尖感受着那紊乱虚浮的脉象。随后,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中,她转身打开药箱,取出了听诊器。那奇特的造型立刻吸引了所有目光。
英国公夫人微微蹙眉,嬷嬷们更是面露惊疑。
苏甜面色如常,将听筒一端放入耳中,另一端隔着衣物轻轻贴在老夫人的胸前和背部,仔细倾听。那专注的神情,熟练的动作,仿佛手中拿着的并非什么奇怪物件,而是再寻常不过的诊具。
室内一片寂静,只听得老夫人粗重的喘息声。英国公夫人紧紧盯着苏甜的动作,以及老夫人并无不适的反应,按下了心中的疑问。
听完心肺,苏甜又取出了血压计。当她将袖带缠上老夫人手臂时,连老夫人都忍不住睁眼看了看。
“此物乃家师所传,用以测量气血鼓荡之力,便于判断病情。” 苏甜一边操作,一边简单地解释了一句,语气平淡,仿佛在说一件众所周知的事情。
她沉稳的态度,以及那些闻所未闻的“器具”,无形中镇住了在场众人。就连原本心存轻视的嬷嬷丫鬟,此刻也不由得收敛神色,多了几分郑重。
初步检查完毕,苏甜收起器具,沉吟片刻,看向英国公夫人,清晰地说道:“老夫人确系多年喘症,心肺功能受损,兼有痰湿内阻。以往用药,或重于平喘,或偏于补益,未能切中要害,故疗效不显。”
她言语清晰,诊断明确,竟与多位御医会诊的结果大致吻合,甚至更为直指核心。英国公夫人眼中终于闪过一丝真正的讶异和希望。
喜欢桃源五福逃荒路上我家全是大佬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桃源五福逃荒路上我家全是大佬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