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崖石窟,云海缭绕,仿佛隔绝了尘世的所有喧嚣与杀伐。
王啸云沉浸在深沉的入定之中。慧明大师所赠的丹药药力温和而持久,加之此地天地元气似乎远比外界充沛纯净,他受损的经脉和内腑正以惊人的速度被修复、滋养。
不知过了多久,他缓缓睁开眼,只觉周身通泰,内息充盈澎湃,不仅伤势尽复,连番恶战和突破带来的虚浮之感也彻底沉淀下来。六品后期的境界稳固如山,甚至能隐隐感受到下一关卡的壁垒。
他长长吐出一口浊气,浊气如箭,射出尺许方散,显示着内息的精进。
抬眼望去,只见慧明大师依旧坐在洞口那块光滑的青石上,背影佝偻,沐浴在晨曦的金光之中,仿佛与周围的云海山岩融为一体,透着一种亘古不变的宁静与祥和。
“醒了?”老僧并未回头,苍老平和的声音却清晰地传入王啸云耳中。
“多谢大师赠药护法。”王啸云起身,恭敬行礼。这老和尚对他确有救命之恩,更赠予清净之地疗伤,这份情他记在心里。
“伤势既愈,便过来坐吧。”慧明大师指了指身旁的另一块石头。
王啸云依言坐下,看着下方翻涌的云海,只觉心胸为之一阔,连日来的杀戮、紧张、愤怒似乎都被这浩渺景象涤荡了不少。
“大师,您之前说……要助俺化解此剑戾气,引导其力?”王啸云忍不住问道。他对青冥剑又爱又惧,爱其锋锐强大,惧其难以掌控,更怕自己真的如老和尚所说,被剑所驭。
慧明大师缓缓转过头,目光落在他膝上的青冥剑,眼神深邃:“剑本凡铁,因执拿而通灵。心之所向,剑之所指。戾气不在剑,而在持剑之心。”
他伸出枯瘦的手指,轻轻点向青冥剑。指尖并未触及剑身,但王啸云却清晰地感觉到,剑身内部那沉睡的、古老而略带躁动的灵性,似乎微微悸动了一下,随即变得温顺了许多。
“此剑伴随顾幽一生,浸染其极致于剑的纯粹意念,亦承载其未能堪破执念的遗憾与锋芒。寻常人得之,心志不坚,易被其凌厉剑意侵蚀,渐趋偏激好杀,沦为剑奴。”
王啸云心中一凛,想起自己之前动用此剑时,确实时常感到一股难以抑制的杀戮冲动。
“请大师指点!”他语气诚恳了许多。
“指点谈不上,些许浅见,可供小施主参详。”慧明大师声音平和,如同在讲述寻常道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剑亦如此。驭剑之道,非是以力降服,亦非一味顺从。当以心感之,以意融之,知其性,明其理,方能人剑合一,如臂指使。”
“你之前运剑,勇猛精进,一往无前,此乃优点。然过刚易折,一味强驱,终非长久。你可知,刚柔并济,方是正道?”
王啸云若有所思。他想起之前战斗,自己多是凭借一股狠劲和神兵之利硬打硬冲,面对实力相当的对手尚可,一旦遇到修为远超自己的,便立刻捉襟见肘,险象环生。
“请大师明示何为刚柔并济?”
“你看那云。”慧明大师指向洞外翻腾的云海,“聚散无常,看似至柔,却能托起万丈山岳,亦能化作雷霆暴雨,摧城拔寨。再看那山。”他又指向远处巍峨的山峰,“巍然不动,看似至刚,却也能孕育溪流草木,包容万物。”
“刚者,非是蛮力,乃坚定之意志,不屈之脊梁。柔者,非是软弱,乃应变之圆融,包容之胸怀。剑道亦然。锋芒需有,否则何以斩断阻碍?然锋芒过盛,则易折易损,亦伤自身。需知何时该锋芒毕露,何时该藏锋守拙,何时该以柔克刚,何时该以刚破柔。”
老僧的话语如同涓涓细流,润物无声,却字字珠玑,敲打在王啸云的心坎上。许多之前练剑、战斗时模糊不清、全凭本能的地方,此刻仿佛被擦去了迷雾,变得清晰起来。
他下意识地握住青冥剑,不再急于灌输内力,而是闭上眼睛,尝试着用“心”去感受剑的呼吸,用“意”去沟通剑的灵性。
起初依旧有些隔阂,那剑意依旧带着古老的孤高和凌厉。
但他不再像以前那样试图用自身意志去强行压制或融合,而是如同慧明大师所说,去“知”它,“明”它。
他回想起古洞石壁上那些剑心痕迹,回想起顾幽的执着与遗憾,回想起自己一路走来的挣扎与坚持……
渐渐地,他仿佛触摸到了青冥剑那冰冷锋锐外表下,所蕴含的一丝极细微的“情绪”——那是对极致锋锐的追求,是对认可与共鸣的渴望,甚至还有一丝……孤独。
王啸云的心慢慢静了下来,放下了所有的焦躁与防备。
他不再将剑视为工具或武器,而是视为一个沉默的、并肩作战的伙伴。
他将自己的心意,那份想要变强、想要守护、想要活下去的坚定信念,毫无保留地、坦诚地传递过去。
嗡……
青冥剑发出了与以往截然不同的轻鸣。不再是充满杀伐之气的嗡鸣,而是带着一丝欢欣、一丝认同的震颤。
剑身之上,青光自主流淌,柔和而内敛,却与王啸云的内息、心跳、甚至呼吸,开始产生一种奇妙无比的同步与共鸣!
人即是剑,剑即是人!
一种水乳交融、不分彼此的玄妙感觉涌上心头。
王啸云福至心灵,缓缓起身,就在这狭窄的石窟入口,施展起剑法。
没有固定的招式,只是随心而动。
时而如云般缥缈难测,剑光轻灵流转,于方寸之间腾挪变化,妙到毫巅。
时而如山般沉稳厚重,剑势凝练无匹,每一剑都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感。
时而刚猛暴烈,如雷霆炸响!
时而轻柔缠绵,如溪流涓涓!
刚与柔,动与静,攻与守,在他剑下不再是截然分开的对立,而是完美地融合统一,转换之间圆融自如,毫无滞涩!
他的剑意也随之发生了蜕变。原本那融合了多种情绪的剑意,此刻被淬炼得更加纯粹,凌厉中多了一份沉稳,狂暴中多了一份掌控,狠戾中多了一份……慈悲?(或许是对自身道路的坚定?)
剑光挥洒间,竟隐隐与洞外的云海、远山产生某种呼应,引动周遭天地元气微微波动。
慧明大师在一旁静静看着,眼中再次闪过赞赏之色,微微颔首:“孺子可教也。”
一套剑法演练完毕,王啸云收剑而立,只觉神清气爽,周身内息活泼泼地自行运转,与青冥剑之间的联系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他甚至感觉,此刻再面对那“鬼笛”莫伤,虽仍不敢言胜,但至少有了周旋保命的底气!
“多谢大师点化之恩!”王啸云再次躬身行礼,这一次是发自内心的感激。老和尚寥寥数语,却为他拨开了剑道上的重重迷雾,指明了一条康庄大道!这份恩情,重于泰山!
慧明大师坦然受了他一礼,微笑道:“此乃你自身悟性机缘,老衲不过顺水推舟罢了。剑道无涯,今日所言,不过入门之径。日后能走多远,还需看你自身造化。”
他顿了顿,神色稍稍严肃了些:“你体内异宝,非凡物也。福兮祸之所伏,好生运用,善自珍重。”
王啸云心中一动,对方果然看出了黑铁块的不凡。他犹豫了一下,还是问道:“大师可知此物来历?”
慧明大师摇摇头:“天机莫测,不可言,不可言。时机一到,你自会知晓。切记,怀璧其罪,未有能力守护之前,勿要轻易示人。”
王啸云郑重点头:“晚辈谨记。”
就在这时,慧明大师忽然抬头,望向东南方向,白眉微蹙:“风波未止,寻踪者至矣。”
王啸云心中一凛,凝神感知,却什么也没发现。
慧明大师道:“是朝廷鹰犬,玄衣卫的人。他们追踪之术不凡,竟能找到这里。此地不宜久留了。”
王啸云握紧剑柄:“俺这就离开,绝不连累大师!”
慧明大师却摆了摆手:“无妨。老衲与你在此论剑三日,缘法已尽。也是时候离开了。”他站起身,掸了掸僧袍上的灰尘,“临别之际,再赠你一言。”
“大师请讲。”
“名器谱重排,华山之巅即将风起云涌。此乃劫数,亦是机缘。你若欲破局,或可往西南一行。彼处或有你一线生机,亦有一段……尘缘待了。”
西南?尘缘?王啸云不明所以,但还是牢记在心:“多谢大师指点!”
慧明大师不再多言,双手合十,诵了一声佛号,身影便如同泡影般,在王啸云眼前缓缓变淡,最终消失不见,仿佛从未出现过一般。
王啸云看得目瞪口呆,这等神乎其神的手段,简直如同仙佛!
他对着慧明大师消失的地方,再次深深一揖。
起身后,他不敢耽搁。玄衣卫追踪而来,说明行踪已经暴露。他必须立刻离开。
他最后看了一眼这处让他脱胎换骨的石窟,将慧明大师的教诲和“西南”、“尘缘”的提示牢牢记在心里,然后身形一纵,如同苍鹰般掠下悬崖,几个起落,便消失在茫茫林海之中。
就在他离开后不久,数道黑衣身影如同鬼魅般出现在石窟之外,正是玄衣卫。
为首之人仔细检查着洞口的痕迹,脸色凝重:“好精纯的佛门气息!还有那小子刚刚离去不久的痕迹!他们果然在此停留过!”
“大人,追吗?”
“追!但务必小心!那位佛门高人恐怕还未走远,其实力深不可测,非我等所能敌。只需锁定王啸云即可!名器谱公布在即,阁主有令,必须确保此子出现在华山!”
“是!”
玄衣卫的身影再次融入山林,如同最耐心的猎手,紧追而去。
而此刻的王啸云,已然改变了方向,不再盲目奔逃,而是朝着慧明大师所指的西南方向,疾驰而去。
他的心中,少了几分惶惑,多了几分坚定与前路的方向。
西南,有什么在等待着他?
华山,又将是何等龙潭虎穴?
他握紧手中与之心意相通的青冥剑,目光锐利如剑,迎向那未知的、注定波澜壮阔的前路。
喜欢名器普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名器普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