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兴九年的春天,是在一种埋头苦干、厚积薄发的氛围中到来的。刘禅应对司马懿的“明策”被迅速转化为各项具体的政策,下发至各州郡执行。整个季汉,如同一部上紧了发条的精密机器,在“第二个五年规划”的轨道上高速运转。
而在这看似按部就班的发展之下,一股由量变引动质变的力量,正在将作监和各前沿领域悄然积蓄,仿佛暴风雨来临前的闷雷,预示着一次“技术爆炸”的前夜。
首先是 “石漆”应用** 的突破。在刘禅“能否用于他处”的启发下,军械司和将作监的工匠们(尤其是系统人才)脑洞大开,进行了各种危险的尝试。他们发现,将“石漆”与硫磺、硝石(此时已有少量用于医药和炼丹)等物按特定比例混合,可以制成燃烧更为猛烈、甚至能产生一定爆炸效果的“猛火油”。虽然配方极不稳定,安全性堪忧,几次试验都险些酿成火灾,但这无疑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工匠们据此,初步研制出了两种新式武器:
一是“猛火油罐”,用陶罐盛放混合后的猛火油,投掷出去,破裂后遇火即燃,威力远超普通火把,用于守城或近距离接战,效果惊人。
二是简陋的 “喷火筒” ,用厚竹筒制成,内置活塞和引信,可将猛火油喷射出数步之远,虽然射程短、风险大,但在特定场合(如巷战、焚毁攻城器械)下,或能起到奇效。
消息传到刘禅耳中,他又是惊喜又是后怕。惊喜的是,这帮工匠的创造力和执行力远超他的想象,竟然真的搞出了类似“希腊火”的雏形!后怕的是,这玩意儿太危险了,一个操作不当就是重大事故。
他立刻下令,将“猛火油”的研究列为最高机密,选址远离人群的深山进行,参与工匠必须是最可靠之人(主要是系统出身的,拥有【沉稳】、【专注】特性的工匠),并制定了极其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同时,他“梦授”了用湿泥、沙土覆盖灭火的粗浅知识,叮嘱务必做好防护。
“这东西,用好了是杀手锏,用不好就是自焚利器。必须慎之又慎!” 刘禅心中暗道。
其次是 **海盐提纯** 技术的进步。交州据点送回了采用“多级盐田晒制法”制成的海盐,纯度和产量都有了显着提升。而益州本地的工匠,则在研究海盐的过程中,反向改进了井盐和岩盐的提纯工艺。他们借鉴海盐的溶解、沉淀、结晶原理,通过反复溶解、过滤、熬煮本地盐矿,得到了颗粒更细、杂质更少的“精制井盐”。虽然成本高昂,但品质已不输于最好的青盐(青海湖产的盐)。
这意味着,季汉在食盐的来源和品质上,都有了更多的选择和保障。刘禅下令,精制井盐优先供应军队和官署,同时将改进后的提纯法推广至各大盐井,逐步提升民用食盐的质量。
再者是 **甘蔗制糖** 的规模化探索。在益州南部试种的甘蔗获得了成功,虽然产量不高,但证明了在当地引种的可行性。将作监改进了压榨设备,开始小批量、标准化地生产粗砂糖。刘禅甚至“梦授”了用黄泥浆脱色制取“白糖”的模糊概念(虽然他记不清具体比例和步骤),让工匠们去摸索。虽然白糖暂时没能搞出来,但粗砂糖的产量和品质都在稳步提升,已经开始小范围供应成都的高档酒楼和权贵之家,成为一种身份和财富的象征。
最后,是来自 **陇西瓷窑** 的惊喜。那几名“戴罪立功”的魏国匠人,在相对封闭的环境和重赏的激励下,心无旁骛,技艺精进。他们不仅稳定了青花瓷的烧造,更在一次偶然的釉料配比实验中,烧制出了一种釉色如雨过天青、温润如玉的瓷器!虽然成品率极低,十窑难出一件,但其瑰丽的色彩和非凡的质感,一经呈送,便引起了轰动!
刘禅看着那件天青色的瓷碗,爱不释手。这已经具备了后世某些名窑的雏形!他立刻下令,将此釉色配方列为绝密,集中最好的资源供陇西瓷窑钻研,力求提高成品率。他仿佛已经看到,未来季汉的瓷器,将如同丝绸一样,成为驰名天下的硬通货!
除了这些“硬科技”,在 **文化传播** 方面也有进展。《大汉公报》的“格物”栏目开始刊载一些浅显的农学知识、工匠巧法,虽然反响不如“话本”热烈,但也吸引了一批有心人。而随着与羌胡、乃至通过羌胡与西域的间接贸易往来,季汉的丝绸、茶叶、瓷器、乃至《公报》合订本,开始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悄然西传,“大汉”的名声,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被提及。
这一切技术的进步和文化的传播,如同涓涓细流,汇聚成河,无声却有力地提升着季汉的“综合国力”。
刘禅身处皇宫,通过一份份报告,感受着这股蓬勃涌动的力量,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成就感。
“这就是发展的魅力啊!”
“不需要我亲自去发明创造,只需要把握好方向,营造好氛围,提供好支持,自然会有无数聪明才智之士,将可能变为现实。”
他越发觉得,自己这种“抓大放小”、“激发潜能”的统治方式,在这个时代,或许是最有效率,也最可持续的。
当然,他也没有忘记敲打和提醒。在一次听取将作监汇报时,他特意强调:“技术之利,在于惠民、强军。然,亦需防范其弊。譬如‘猛火油’,需严控,绝不可流入民间,酿成大祸。譬如制糖、制瓷之法,亦需核心保密,以免为人所乘。”
将作监官员凛然遵命。
春末的一天,刘禅在御花园里,用天青色的瓷杯喝着清茶,旁边摆着一碟撒了粗砂糖的、新试制的“白糖糕”(虽然糖还是黄的),看着亭外竞相开放的花朵,心情无比舒畅。
“科技树,算是初步点亮了几根枝桠。”
“文化输出,也迈出了第一步。”
“内部发展,势头良好。”
虽然北方的司马懿依旧强大,未来的挑战只多不少。
但手握这样的底牌,我这心里,是越来越踏实了。
他拈起一块白糖糕,咬了一口,甜香软糯,带着豆油的清香。
“嗯,味道不错。下次可以试试用油炸一下……”
“这躺平皇帝当的,不仅能指挥千军万马,还能引领时代潮流,顺便满足口腹之欲……”
“简直是人生赢家啊!”
喜欢开局托孤,我带双诸葛躺平复汉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开局托孤,我带双诸葛躺平复汉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