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凌空在久违的阳光中醒来。金色的光线透过窗帘缝隙,在房间地板上投下温暖的光斑。他坐起身,听见窗外鸟鸣啁啾,与连日来的雨声形成鲜明对比。
调出面板,他注意到一夜之间多项技能有了显着增长:
【应急救援:熟练(102\/1000)】
【直觉:熟练(101\/1000)】
【负重:熟练(189\/1000)】
看来昨天的经历虽然危险,却也是难得的实践机会。凌空微微一笑,起身拉开窗帘。雨后的飞云县清新如洗,街道上的积水已退去大半,只留下些小水洼映照着湛蓝的天空。
下楼时,他听见苏家姐妹已经在楼道里说笑了。 “终于晴天了!我的鞋子都快发霉了!”这是苏晓晓欢快的声音。 “天气预报说接下来一周都是晴天,可以好好晒晒东西了。”苏暮雨温和地回应。
凌空推门出去,姐妹俩正站在楼道口享受阳光。见到他,苏晓晓立刻蹦过来:“凌空!你看今天天气多好!我们放学后去江边看看吧?看看水退了没有?” 苏暮雨皱眉:“昨天才经历那种事,今天又要去冒险?” “不是冒险啦!”苏晓晓辩解,“就是去看看嘛!”
凌空注意到林雪的房门开着,人却不在。“林雪呢?”他问。 “一早就出去了,”苏暮雨说,“说是有事要处理。”
三人结伴上学,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街道上,居民们纷纷出来清理暴雨留下的痕迹,互相问候着,交流各家的损失情况。飞云县又恢复了往日宁静缓慢的节奏。
“李阿姨,需要帮忙吗?”经过一家杂货店时,苏暮雨主动问道。店门口堆着些被水浸湿的纸箱,店主正费力地搬运着。 “没事没事,你们上学去吧。”李阿姨笑着摆手,“就一点小损失,不影响营业。”
凌空却已经走上前,帮忙抬起一箱物品:“放在哪里?” 苏暮雨和苏晓晓也加入帮忙。不一会儿,邻里几个大人也过来相助,大家有说有笑地清理着店面。
【协作:熟练(67\/1000)】 面板跳出新提示,凌空微微一笑。在这个小城里,互助协作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到达学校时,他们意外地发现林雪已经在教室了,正和几个同学聊着什么。见到三人,她立刻迎上来,脸上带着少有的明亮笑容。 “昨天真的太感谢你们了,”她真诚地说,“父亲连夜查看了那些资料,说非常有价值。” 苏晓晓好奇地问:“到底是什么资料啊?” 林雪压低声音:“是祖父在抗战时期的气象研究记录,对了解本地气候模式很有帮助。父亲说这些资料填补了学术空白。”
课间休息时,班主任带来一个消息:因暴雨影响,学校决定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恢复工作,下午停课,自愿参加。 “这不是强制性的,但希望有条件的同学能积极参与,”老师说,“特别是老城区一些独居老人家里需要帮忙清理。”
令凌空意外的是,几乎全班同学都举手表示愿意参加。就连平时最调皮捣蛋的几个男生也积极响应。 “我爷爷住老城区,我得去帮忙!” “我家开店,但下午可以抽时间!” “我会修电路,能帮上忙!”
林雪也举了手,轻声对凌空说:“我也想为这里做点什么。” 凌空点头微笑。飞云县就是这样,平日里各自过着慢节奏的生活,一旦有需要,大家就会自然凝聚在一起。
中午放学后,同学们根据安排分成几组,前往不同区域帮忙。凌空、苏家姐妹和林雪被分到老城区一组,负责帮助几户老人清理积水后的房屋。
老城区地势低洼,暴雨造成的积水才刚刚退去,留下厚厚的淤泥和杂物。空气中弥漫着潮湿和霉变的气味。 “先从张奶奶家开始吧,”带队老师说,“她儿子在外地工作,一个人住。”
张奶奶是一位七十多岁的独居老人,住在一条窄巷的老宅里。见到学生们来帮忙,她激动得眼眶湿润:“太感谢了,我这老骨头实在收拾不动了...”
凌空注意到屋里积水痕迹有半米高,许多家具物品都被泡坏了。大家立即分工合作:男生们帮忙搬运重物、清理淤泥;女生们则擦拭家具、整理物品。
林雪虽然不熟悉这些工作,但学得很认真。苏暮雨耐心教她如何辨别哪些物品可以挽救,哪些必须丢弃。 “这个相册要小心擦干,对张奶奶来说很珍贵。” “这些被褥只能扔掉了,泡过污水会有细菌。”
凌空则和几个男生一起,将泡水的家具搬到院子里晾晒。阳光炙热,不一会儿大家都汗流浃背,但没人抱怨。
【力量:熟练(234\/1000)】 【耐力:熟练(198\/1000)】
工作中,凌空注意到林雪不时观察着老房子的建筑结构,特别是砖墙和地基部分。 “这些老房子虽然年代久远,但建造工艺很扎实,”休息时,林雪对凌空说,“我祖父的笔记里提到过,飞云县的建筑有独特的防洪设计。” 凌空点头:“老人们说,过去发大水时,这些老宅子往往比新建筑更稳固。”
张奶奶端来自制的酸梅汤给大家解渴,感慨道:“这房子是我祖父建的,经历了好几次大洪水都没事。就是这些年身子骨不行了,收拾不动啦。” 林雪轻声问:“奶奶,您听说过钟楼下面的通道吗?” 张奶奶眯起眼睛:“通道?老辈子确实有这种说法,说是抗战时期挖的避难所。不过后来都封上啦,现在谁还记得呢?”
下午的工作效率很高,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张奶奶家的清理工作基本完成。离开时,老人拉着学生们的手不肯放:“一定要常来玩啊,奶奶给你们做好吃的!”
接下来的几家,工作类似,但每户都有各自的情况和需求。有位老爷爷的书籍被水浸泡,大家小心地一页页擦干晾晒;有户人家的地下室积水严重,凌空和几个男生轮流下去排水。
工作中,凌空注意到林雪越来越融入集体。她不再是那个孤僻的转学生,而成为了团队中积极的一员。当发现一位老奶奶的药被水泡坏时,她主动跑回自己家取来备用药;当苏晓晓不小心划伤手指时,她迅速拿出随身携带的创可贴。
“你准备得很充分啊。”凌空称赞道。 林雪微微脸红:“父亲常说,有备无患。”
夕阳西下时,社区恢复工作基本完成。同学们聚在街口,虽然疲惫,但脸上都带着满足的笑容。班主任买来冰镇饮料犒劳大家,众人坐在路边石阶上休息,畅谈今天的收获。
“没想到老城区这么大变化,”一个同学感慨,“我小时候常来这里玩,现在好多老房子都不像样子了。” “等我长大了,要把这里修复好,”另一个同学说,“保留飞云县的历史风貌。”
林安静地听着,突然说:“我觉得这里很好,有温度,有故事。省城虽然繁华,但缺少这种人情味。” 苏暮雨微笑:“那你以后就留在飞云县吧!” 林雪轻轻点头:“也许真的会呢。”
回家的路上,四人慢悠悠地走着,享受夕阳余晖。经过钟楼时,他们发现文物局的工作人员还在忙碌,但警戒范围已经缩小了许多。
一位熟悉的工作人员看到他们,主动走过来:“正好遇到你们,有件事要通知一下。” 他解释道,由于昨天救出的资料很有历史价值,上级决定对钟楼及相连的地下结构进行正式考古发掘。考虑到林雪的特殊贡献,和她父亲的专业背景,特邀他们参与后续工作。
“当然,这需要家长同意,而且必须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工作人员强调,“不会再让你们冒险了。” 林雪眼睛亮了起来,激动地看向凌空和苏家姐妹:“你们会一起来吗?” 三人相视一笑,同时点头。
分别前,林雪从书包里拿出一个小盒子递给凌空:“父亲让我转交的谢礼,是他收藏多年的一支笔,说适合喜欢记录的人。” 凌空打开盒子,是一支精致的钢笔,笔身上刻着“知无止境”四个字。 “这太贵重了...”凌空犹豫道。 林雪摇头:“父亲说,知识需要被记录和传承,这支笔在你手中比在他书架上更有价值。”
回到家,凌空将钢笔小心收好,决定用它来记录日常的技能训练心得。晚饭后,他意外地发现母亲正在整理一些老照片。 “妈,这些是?” 母亲微笑:“今天你们不是去老城区帮忙吗?让我想起很多往事。你看,这是我和你爸年轻时在钟楼前的合影。”
照片已经泛黄,但依然能看清背景中的钟楼和两个年轻人的笑脸。凌空惊讶地发现,那时的钟楼周围环境与现在大不相同。 “钟楼以前前面有个广场?” 母亲点头:“后来城市规划改了,广场缩小了。说起来,你爸当年还参与过钟楼的修复工作呢。”
凌空仔细看着照片,突然注意到钟楼门口的一个标志物:“这个石雕现在还在吗?” 母亲凑近看了看:“好像还在,不过被移到侧面去了。你怎么对这个感兴趣?” 凌空想起在林雪父亲给的地图上看到过类似的符号:“就是觉得很有历史感。”
当晚,凌空在日记本上用新钢笔记录下今天的经历和收获。钢笔书写流畅,手感舒适,让他更加享受记录的过程。
【书写:精通(522\/)】
睡前,他调出面板查看,发现又多了一个新技能: 【社区服务:熟练(87\/1000)】
这个技能的增长让他感到温暖。在飞云县,帮助他人不是任务,而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人与人之间自然而然的连接。
窗外月色明亮,繁星点点。梅雨季终于过去,夏天正式来临。凌空期待着明天的到来,期待着新的技能增长,新的发现,新的故事。
在这个慢节奏的小城里,每一天都平凡而珍贵,如同那支钢笔笔尖流出的墨迹,一点一滴,记录下成长与时光。
而钟楼的秘密,也将以更安全、更正式的方式被探索和发现。凌空相信,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能揭开历史的面纱,更能加深对这座小城和彼此的理解。
飞云县的夜晚安静祥和,只有偶尔传来的虫鸣和远方的犬吠。凌空闭上眼,在熟悉的声响中缓缓入睡,期待着明天的阳光。
喜欢从小陪我长大的熟练度面板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从小陪我长大的熟练度面板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