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次大战中,潜野精密布署的阵点被窦军接连攻破,但奇怪的是,对方每次攻破的阵点数只有一半,倘若他们真的知晓了方位,为何又放过另一半阵点?是故意的,还是根本就不知道另一半据点的位置……
“奎将军,说说你的高见。”潜野转而道。
奎槡一时没答话,片刻才说:“可能是天机不可言全,言尽于此会违了玄门规矩,伤及自身,就像那位闵千鹤,有了前车之鉴,这位二爷可不敢冒这个险。”
奎槡身高八尺,潜野比他还高出些许。
潜野却道:“俗话说天机不可泄露,能让人言毕的事还叫天机吗?”
“这……”不到窦王朝走一遭,亲眼看看那位高人的真面目,这事搁谁也说不明白,奎槡就更猜不透了,“或者此人道力不足,尚且…尚且测不全。”
潜野眸色一沉,转身看向他,冷声道:“测不全?战事事关天下苍生安危,此人道力不足拿苍生作儿戏,实为天下之罪人,你说是吗,奎将军。”
奎槡知道自己说错了话,他抬手在自己嘴上掌了一嘴:“属下愚昧,不该妄自揣测,请王爷责罚。”
“不过…”他转而又道:“窦军数次攻破我军防御点,我们暗查这几年也无果,军营中不排除有嫌隙的可能,但至少这人还没有能在王爷眼皮下把消息从军营外泄出去的本事,窦国是如何知晓我方防御点的?难道真有黍伯口中说的二爷?此人当真如此厉害?”
地形图被收了起来,潜野随手拿起一旁的外袍:“事出必有因,不是军中的问题,就是朝内出了问题。”
闻言,奎槡身躯一震:“王爷的意思是…”
不等说完,外面来人传话道:
“报!王爷!宫内传来御旨!”
潜野放下手里的外袍:“呈上来!”
奎槡作势也凑了过来,御旨被打开,两人皆是一怔。
“什么?”奎槡一个惊呼:“返城?陛下让我们回姜王城是什么意思?”
这一嗓子声音不小,惹的营帐外的守卫探出脑袋往他们这方瞧了瞧。
“你嚷嚷什么。”潜野一个斜眼抛给奎槡,道:“你主子我还没达到可以揣测人心的地步,不过想想也能猜到,是朝内那些大臣们,又开始作妖了。”
这时外面又传来了话:“报!王爷!朝内夏侯青云来访!”
潜野收起御旨,自语道:“夏侯青云?这刚接到御旨就来了人,军中多久没热闹过了。”
“来人!备茶!迎贵客!”
两人走出帐外,这两年边关少了战事,军营不像以前那般,周围全是战火硝烟在弥漫,天空也没有以前那样灰沉孤寂,虽比不上姜王城的十里街那般明媚湛蓝,不过眼下也是一方晴空万里。
迎面驶入一辆马车,车上走下来的正是当今姜王朝中姜显云身边的心腹之一,夏侯青云。
潜野上前迎接道:“青云大人,本王忙着处理公事,有失远迎,还望青大人不要见怪。”
来人是元老级的重臣,前后辅佐两位君王,几年不见,夏侯青云的面容,倒是苍老了不少。
“好久不见潜将军,哦不对,应该称一声王爷了。”
“大人抬举在下了,将军也好,王爷也罢,称呼不重要,都是为国任命,实质都一样。”
一年前,一封御旨下召:
“永旭六年春,西北边境战乱不休,百姓民不聊生,西北战事为国之重任,派遣大将军潜野驻守边境,以平战乱,历时四载,幸得功绩,完成王命,保边境太平,国之安危,获百姓拥戴,封其为北桀王,赐府邸北桀王府!”
由将军到王爷,官职升到一品级位,与朝内的宰相平起平坐,将军府变成王府之后,也由之前的独户成了现在的四合院,而且是内外两层镶嵌的院子。
他客套的接着说:“为姜王和百姓效力是在下应尽之责。”
夏侯青云“哈哈”笑了两声:“王爷骁勇善战,足智多谋,是不可多得的将能之才,这封号本是应当之事,这些年若没有王爷驻守西北,西北恐怕早已成了他人的囊中之物了。”
“大人谬赞了,大人营帐内请。”
“来人!上茶!”
“军中条件不比朝内,还望大人多担待。”
除了这只老狐狸,还有一位随士跟在身后,几人移步帐内,黍伯送来茶水。
朝内官员喜欢说客套话,夏侯青云也不例外。
“王爷不必谦虚,王爷所做的一切,姜王和臣民都看在眼里,这几年若不是王爷驻守边关,不知道又有多少战事发生,王爷平定边关太平,为陛下省下不少心力,给王爷的赏赐是对王爷的认可,同时也是对其他将士的鼓舞啊。”
军营难得到客,营帐内多了两人,倒添了几分生气。
来人能言会道,潜野只管配合就好:“能为姜王分忧是臣子的荣幸,况且平定边关非臣之一人所能及,若不是将士们齐心协力,凭我一人之力也是望尘莫及。”
两人对话看似平常,在奎槡看来,却不仅仅是如此,夏侯青云是朝内重臣,此次亲自到访边关,绝对不止探访这么简单。
朝内到军营,坐马车要十天半月之久,夏侯青云这个年纪,不退休养老,还有精力来军营凑热闹,真是为难他一把老骨头了。
“陛下心系边关将士,”没办法,狐狸再老,也得替君王办事,“但忙于朝政不能亲临军营,特地交代老臣安排十车粮草送至军中,算算时间,应该明日便可到达。”
一听这话,潜野心里一片欢喜,他正为军粮的事犯愁:“我原本打算今日传信姜王,禀明军中粮草所剩不多,没想到姜王如此心系将士,已提前安排好粮饷事宜,有劳大人费心了,还请大人代我和众将士谢过陛下。”
老狐狸挥了挥手:“应该的,对了,老臣这次来,一是奉姜王之命来边关探访,想必王爷已经收到了御旨。”
潜野故作不知情的语气说:“说来巧了,这刚接到御旨,大人就到了军营,这不,还没来得及看。”
“奎槡,把御旨拿过来!”
奎槡愣在原地:啊?御旨?御旨不是在王爷袖口里吗!
朝内既然派了人,御旨一事就多余了,看来这次来真的了。
夏侯青云当即开口说:“王爷在军营事务繁忙,既然没来得及看,那老臣就口述给王爷。”
“此次征战,王爷功不可没,这几年姜国和窦国一直处在相争时节,现下不及以往常年有战火交锋,王爷灭了窦国的气焰,眼下窦衍林不会有大动作,边关留将士们守卫即可。”
果然不止探访这么简单。
潜野眼睛微合,故意问:“青云大人这话的意思,本王怎么没听明白。”
“陛下召令,特许王爷返城三年,这三年王爷安心整理王府之事,同时也可以好好调养身体,这几年在军营吃了不少苦,战场是与生死较量的地方,身上多多少少受了些伤,王爷返城后便可安心调养伤势。”
潜野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有些不耐烦的道:“我是需要好好调养身体,可将士们同样也需要,不如大人回禀姜王,让将士们也…”
话音被老狐狸立马打断:“此次姜王只让老臣转告给王爷,至于其他人,老臣可不能做主,也没有权力做主,姜王说了,中途会派遣王爷巡视边关境况,所以…王爷不必担心。”
返城一事,眼下还不是时候,潜野回拒道:“现下边关确实安稳不少,不过窦衍林不是善茬,难不保他会再一次挑起战事。”
“王爷不必担心,两年前我方军力誓死抵抗,折损窦军数万名精兵,窦国若是想挑起争端,没个四五年怕也是纸上谈兵,眼下窦国进军西北等于吃力不讨好,所以王爷可安心回城调养伤势。”
话已至此,潜野心知这次回城是必然的了,同老臣谈话就是费劲,他便也不争论了,“既是姜王下派了御旨,又让青云大人亲临军营,本王回城便是。”
替天子办事的人,多少会用权势耍一次威风,夏侯青云笑道:“哈哈哈,这几年王爷受了不少苦,几经周折才保得边关安宁,周遭百姓都十分尊崇王爷你。”
潜野:“百姓们抬爱了,应尽职责,不敢邀功。”
老狐狸捋了捋胡须:“还有一件事,也是姜王托老臣替王爷办了。”
言毕,潜野旋转着手上的马鞭,意识到接下来的话可能会不尽人意。
“前些时日,姜王吩咐老臣寻一才人,辅佐在王爷您身边,王爷身边都是武将之才,不缺有魄力之人,却难见智略多谋之人,俗话说这战场好比官场,得文武齐上才是长远之计。”
闻言,潜野心里便隐约感到一丝不悦,接道:“姜王日理万机,朝内之事忙乎不已,还要费心西北的事,臣在边关也只是为姜王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文人谋士何不引荐给姜王,为姜王朝政和黎民百姓出力不是更好,况且战场不比官场,战场上比的就是弱肉强食,再好的谋略少了武力都是空谈。”
夏侯青云饮下一口茶水,对潜野的话没表现出任何留意的态度,他继续说:“王爷说的在理,战场上比的就是孰强孰弱,老臣没有质疑王爷谋略才能和领军之力的意思,窦国明里挑事,处处打着边境地势的主意,王爷用了四年平定了边关,这中间精心布署的据点被敌军占破一半,王爷敢保证窦衍林只是明争,没有暗斗?”
此话一出,潜野听出了言外之意,窦衍林敢明里挑起事端,说明暗处有人在帮他,而这人不止是那位二爷,还有其他的人,也就是他一直在寻找的窦国细作。
话说到这里,潜野不想绕圈子了,道:“大人有什么话不妨直说。”
夏侯青云:“窦国与姜国相争的这些年,得力王爷上阵,保了西北眼下的太平,现下窦国不会有大动作,其实就两种可能,要么分清局势不会轻易上场,但不保证窦衍林会静待何时,要么就是养精蓄锐,从哪里倒下就从哪里爬起来,不过按窦国现在的势况来看,明起战事他还没这个条件,可是万一他来阴的,王爷又有何对策?”
果然,朝内开始起疑心了。
潜野两人交叉,身子前倾,有些轻佻的说:“哦?怎么个阴法?”
喜欢暮野辰时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暮野辰时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