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7年深秋,北极斯瓦尔巴群岛的冰原上,寒风裹挟着碎冰掠过雪原,却吹不散科考营地的热气。高小凤踩着及膝的积雪,跟着中国极地科考队队长老周走进主控帐篷,帐篷中央的全息投影屏上,正实时显示着冰下1000米处的资源勘探数据——蓝色的光点密集分布,代表着储量丰富的可燃冰与稀土资源,而绿色的线条则是联盟设计的“零污染开采路径”。
“按目前的勘探进度,再过一个月就能完成核心区域的资源测绘。”老周指着屏幕上的绿色路径,语气中满是兴奋,“你们设计的‘低温环保钻机’太管用了,不仅能在-50c的环境下稳定作业,还能将开采过程中的碳排放降到几乎为零,这在北极科考史上还是第一次。”高小凤点头,目光落在屏幕角落的民生规划图上:“开采技术只是第一步,我们还要在周边建设‘极地绿色社区’,用光伏和风能解决科考人员与当地居民的用电需求,再建一座小型温室农场,让大家在北极也能吃到新鲜蔬菜。”
就在这时,帐篷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联盟北极分部的负责人拿着一份加密报告冲进帐篷:“高总,刚收到消息,A国、R国、加拿大三国的科考队突然增派人员,还携带了重型设备,在咱们勘探区域周边建立了临时营地,声称‘有权参与北极资源开发’,甚至拦截了咱们运送物资的雪地车。”
高小凤的心一沉。北极资源的开发权一直是国际争议焦点,A国、R国等国长期主张“按距离划分开发范围”,而联盟坚持的“国际共管、绿色开发”理念,与他们的利益诉求存在根本分歧。“他们不是来科考的,是想抢占资源开采权。”高小凤迅速调出三国营地的卫星图像,只见A国的营地旁停着多辆武装雪地车,R国的钻机也已开始在未报备的区域作业,“如果任由他们无序开采,不仅会破坏北极的生态平衡,还可能引发国际争端,咱们之前的环保努力就白费了。”
她立刻联系高小琴、祁同伟,同时启动“北极和平开发应急预案”。视频会议中,高小琴的身后是香港基金的国际法律团队,祁同伟则在外交部与北极理事会成员国代表紧急沟通。“北极不是某几个国家的‘后花园’,必须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北极环境保护战略》来推进开发。”祁同伟的语气坚定,“我已经协调北极理事会召开紧急会议,邀请三国代表与联盟共同协商开发方案,你们这边要尽快拿出‘国际共管’的具体细则,用方案争取更多国家的支持。”
高小琴则补充道:“基金已联合欧盟、巴西、印度等国的主权基金,成立‘北极绿色开发联盟’,若A国、R国坚持无序开采,我们将联合抵制他们的资源出口,同时暂停与三国在绿色能源项目上的合作。另外,法律团队已收集好他们违规作业的证据,随时可以提交给国际法庭。”
挂了电话,高小凤带着技术团队前往A国科考营地谈判。A国科考队负责人威尔逊上校态度强硬:“北极资源理应由近北极国家优先开发,联盟既不是北极国家,也没有足够的技术实力,凭什么主导勘探工作?”高小凤没有针锋相对,而是拿出两份数据报告:一份是联盟的“零污染开采技术白皮书”,详细展示了低温环保钻机、碳封存技术的应用效果;另一份是北极生态评估报告,指出无序开采将导致北极熊栖息地减少30%,永久冻土层融化加速,引发全球海平面上升。
“我们不是要‘主导’开发,是要‘守护’北极。”高小凤指着报告中的数据,“联盟愿意开放所有绿色开采技术,与各国共享勘探数据,成立‘北极资源国际共管委员会’,按‘环保贡献度’分配开发收益——比如A国若投入资金建设碳封存设施,就能获得更多的资源开采份额;R国若参与极地生态修复,也能提升收益占比。但如果继续无序开采,不仅会面临国际社会的制裁,还会永远失去北极的可持续开发机会。”
威尔逊上校沉默良久,接过报告仔细翻阅。与此同时,R国与加拿大的科考队也收到了联盟的“国际共管方案”,再加上北极理事会与国际舆论的压力,三国最终同意暂停无序作业,与联盟展开正式谈判。
经过两周的多轮协商,由联盟牵头,A国、R国、加拿大等12个国家共同签署了《北极资源国际共管协议》。协议明确:成立“北极绿色开发联盟”,各国按“技术投入+环保贡献”分配资源开发权;所有开采项目必须采用联盟的“零污染技术标准”,开采收益的20%用于北极生态修复;在科考区域建设“国际绿色社区”,共享光伏、风能等清洁能源设施,共同培育极地温室农业。
协议签署当天,A国的环保钻机开始按联盟设计的路径作业,R国的科考队则加入了极地生态修复项目,加拿大的团队更是主动提出与联盟合作建设温室农场。老周看着各国科考人员并肩工作的场景,感慨地对高小凤说:“以前总觉得北极的资源争夺会引发冲突,没想到你们用‘共享’和‘环保’就化解了分歧,这才是真正的‘大国担当’。”
三个月后,北极“国际绿色社区”建成投用。光伏电站的蓝色面板在冰原上展开,为各国营地提供稳定电力;温室农场里,番茄、生菜长势喜人,科考人员第一次在北极吃到了新鲜蔬菜;生态修复区的冰川旁,北极熊的身影频繁出现,监测数据显示,北极局部区域的碳排放已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消息传到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特意前往北极视察,在“国际绿色社区”的留言簿上写道:“联盟的‘北极方案’,为全球资源开发树立了新标杆——用合作替代对抗,用环保守护未来,这正是人类应对全球挑战的正确路径。”祁同伟在“一带一路绿色矿业走廊”年度会议上,将北极项目作为“中国方案”的全球延伸案例:“从非洲的光伏农业走廊,到北极的国际共管开发,‘尊重、共享、共赢’的理念始终不变,这也是‘一带一路’倡议能获得全球响应的根本原因。”
高小凤站在北极的冰原上,看着远处的科考船缓缓驶过冰面,船上飘扬着各国的国旗,阳光下,每一面旗帜都显得格外鲜艳。她掏出手机,给高小琴、祁同伟发去一张照片:各国科考人员在光伏电站前合影,背景是湛蓝的天空与洁白的冰原。配文:“北极的冰原上,终于种下了绿色与和平的种子。下一站,我们去南美洲,让‘中国方案’的光芒照亮更多角落。”
很快,高小琴回复:“香港基金已为南美洲项目准备好15亿美元,新能源技术团队也已待命。”祁同伟则发来消息:“国内已与巴西、阿根廷等国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就等你们来推进具体项目了。”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冰原上,将北极的天空染成一片温暖的橙红。高小凤知道,“中国方案”的旅程没有终点,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挑战与分歧,但只要坚持用技术打破壁垒,用诚意连接人心,用绿色守护家园,就一定能让人类共同的未来,像北极的阳光一样,明亮而温暖。而那些播撒在世界各地的“共赢之种”,也终将长成参天大树,为全球发展遮风挡雨,书写属于全人类的和平与繁荣篇章。
喜欢凤鸣重生:胜天半子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凤鸣重生:胜天半子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