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翁可将凉州刺史之位虚授马超,再命妙才叔公遣人入凉州散布消息,称朝廷即将正式册封马超为凉州刺史。
自刘焉持丈八蛇矛入益州......咳,自刘焉奏行废史立牧之制,刺史与州牧权柄已无二致。凉州刺史即为凉州最高长官。
此等要职岂能轻授?
昔日徐州之役,阿翁表刘备为徐州刺史,吕布为小沛太守。实则吕布已夺彭城,刘备退守小沛。论实力,吕布方为徐州之主。
阿翁却偏将刺史名号予刘备,用心何其毒也!
果然不久,吕布便与刘备兵戎相见。
莫非二人看不破其中玄机?
非也。
汉末群雄,岂有痴愚之辈?
驱虎吞狼实乃无解阳谋。
名分大义,关乎正统。
正如妻妾之别,有名无实,天壤悬殊。
吕布若不逐走刘备这个徐州刺史,终难心安。
徐州士族会如何评价他?
徐州豪强又会作何感想?
至于刘备?
他能否推辞徐州刺史的任命?
显然不能!
若非吕布突袭徐州之事。
刘备早已是徐州最高执政者。
此刻若拒绝朝廷敕封的徐州刺史头衔。
意味着他将彻底丧失在徐州的法理正统。
从此以后。
徐州士族与豪强再不会对刘备有任何政治投资。
如今。
曹舒向曹操献上的计策,同样着眼于正统性问题。
众所周知。
韩遂与马腾堪称塑料兄弟的典范。
多年来时而刀兵相向,时而结盟共处。
两人无时无刻不想吞并对方地盘。
马腾据守陇右,韩遂盘踞金城。
若将马腾原有的陇右太守职位赐予韩遂之子,韩遂岂能不动心?
但马超绝非易与之辈。
韩遂忌惮马超军力,断不会为虚名去触怒对方。
然而——
若马超获封凉州刺史,局势将截然不同。
凉州刺史有权节制全州太守。
无论金城太守或陇右太守。
按律皆需听命于凉州刺史。
马超本就心高气傲又野心勃勃。
获得刺史名号后,必会征讨凉州其他势力。
但凉州诸侯林立,足有百余路。
若马超真能扫平这些墙头草,也不至于至今仍困守陇右弹丸之地。
曹舒此计,正是要激化马超统一凉州的野心。
而老谋深算的韩遂,岂会坐视马超吞并诸雄?
届时凉州内乱,曹军自可渔翁得利。
舒儿此计精妙。
若能挑起马韩内斗。
平定凉州必能事半功倍!
曹操抚须赞许道。
祖父,此乃第一计。
孙儿还有相辅相成的第二策。
曹操眉飞色舞地听着曹舒的分析。
老曹脸上掩不住喜色。
刘备、孙权这些人还在折腾。
可那又怎样?
无论是刘备的儿子还是孙权的儿子,哪个比得上他的好孙儿?
就算天下不能在自己手里统一。
这个好孙儿也一定能完成他未竟的事业。
强压住兴奋,曹操继续问道:舒儿,你说的第二条计策是......?
曹舒展开案上地图说道:祖父,凉州诸侯最怕的就是被他人吞并。马腾归顺朝廷正好可以做个榜样。
我们可以趁机分化拉拢。
与马腾交好的诸侯,可以顺势招安。
依附韩遂的诸侯知道后必定慌乱。
他们会本能地聚集在韩遂身边。
这就会让马超坐立不安。
毕竟马超刚当上凉州刺史。
韩遂以金城太守身份聚众,马超怎能视若无睹?
马韩之争很快就会爆发!
......
曹操打趣道:舒儿。
幸亏你生在曹家。
不然为父又要多一个劲敌。
曹舒心里却不这么想。
乱世之中,光有能力还不够。
出身同样重要。
就像两个名校毕业生。
一个普通家庭,一个富豪子弟。
发展能一样吗?
如果他穿越成平民百姓。
想出人头地恐怕要艰难得多。
......
越想越觉得孙儿的计策高明。
曹操立即召来荀攸、程昱、贾诩三人。
除了已故的郭嘉和留守许昌的荀彧。
荀攸、程昱、贾诩三人,无疑是曹操最为倚重的谋士。
不过,贾诩或许要打个折扣。
毕竟,曹昂之死虽然无人提及,却始终是一根刺。
若曹操哪天突然翻起旧账——
贾诩的项上人头,恐怕难保。
正如袁尚、袁熙败亡后,张绣便离奇病逝。
随后,他麾下的西凉铁骑尽归曹操掌控。
数年后,张绣之子以替父 和拥立刘协为名,在许昌 。
然而建安二十四年,汉室早已名存实亡。
自然失败,张氏一族也随之湮灭。
相较之下,贾诩的处境稍显安稳。
其一,他仅是谋士,宛城之事不过各为其主。
其二,他淡泊权势,在曹营并无根基,对曹操构不成威胁。
换言之,贾诩虽背景不纯,却仍有价值。
每逢要事,曹操仍会召他共议。
……
“主公,这两条计策当真是舒公子所献?”
“若果真如此——”
“舒公子之才,胜我十倍!”
程昱率先开口,语气中带着惊叹与质疑。
他与贾诩年岁相仿,皆近六旬,是曹营资历最深的文臣。
程昱性情刚直,从不顾忌直言进谏。
此刻,他虽称赞曹舒,却显然怀疑计策另有来源。
说罢,他的目光频频瞥向荀攸,似在质问:
“此计是否出自你荀公达之手,只为替 造势?”
荀攸一脸无辜,摊手示意。
他今日方从曹操处知晓,曹舒竟拟出两条离间马超与韩遂的计策。
曹舒的天资究竟如何,荀攸心中自是了然。
假以时日,其谋略之能,必在荀攸之上!
“仲德,莫非不信此策出自舒儿之手?”
曹操含笑问道,随即示意曹舒向程昱详述计策细节。
程昱听罢,抚须叹道:
喜欢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