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暴击50本神作的逆天改命书

时阅8

首页 >> 认知暴击50本神作的逆天改命书 >> 认知暴击50本神作的逆天改命书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重生后,手撕黑心夫,脚踏恶婆虎盗墓:黑爷的对象非人类快穿吾本为后撞鬼实录之灵异科拳愿?刃牙?可惜我是腕豪!隐婚娇妻:总裁老公狠狠宠仙集星铁:杨先生,我想其中有些误会国民导演:影帝他对我图谋不轨雄霸蛮荒
认知暴击50本神作的逆天改命书 时阅8 - 认知暴击50本神作的逆天改命书全文阅读 - 认知暴击50本神作的逆天改命书txt下载 - 认知暴击50本神作的逆天改命书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65章 《思考,快与慢》教你识别陷阱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来!我们接着往下看看这六大决策的陷阱和系统1的“七宗罪”是如何操纵你的。

1. 聚焦陷阱:你的判断,被第一个数字“绑架”了吗?

聚焦效应是系统1最常用的“操纵术”之一,它的核心机理很简单:我们在做判断时,会不自觉地被初始获得的信息(也就是“锚点”)所影响,这个锚点就像船锚一样,把我们的思维死死固定在一个范围内,很难做出客观的判断。

卡尼曼在实验中做过一个经典的测试:他让受试者转动一个标有0-100的随机轮盘,然后问他们“非洲国家在联合国所占的比例是多少?”结果发现,轮盘转出数字10的受试者,平均估计值是25%;

而转出数字65的受试者,平均估计值高达45%。

明明轮盘上的数字是随机的,和非洲国家在联合国的比例毫无关系,却显着影响了受试者的判断——这就是锚定效应的威力。

在现实生活中,锚定陷阱无处不在,尤其是在商业场景中。

我们在商场购物时,总会看到商品标着“原价1999元,现价599元”,这个“1999元”就是商家精心设置的锚点,它让我们下意识地觉得“599元很便宜”,却忽略了商品本身的实际价值。

房产中介带客户看房时,总会先带客户看一套价格偏高、性价比一般的房子,这个房子就是“锚点”,当客户再看后续性价比更高的房子时,就会觉得“这套房子真划算”。

甚至在谈判中,先出价的一方也会占据优势——比如求职者先提出一个较高的薪资预期,即便雇主会压价,最终的薪资也往往会更接近求职者的初始报价,而不是雇主原本的预算。

锚定效应之所以能奏效,是因为系统1会习惯性地以第一个信息为基准,后续的判断都只是在这个基准上进行微调,却忘了这个基准本身可能就是不合理的。

2. 可得性陷阱:为何你总高估飞机失事概率?

可得性偏差源于系统1的一个简单逻辑:如果一件事在脑海中更容易被唤起,那它发生的概率一定很高。

系统1不会去思考“这件事是否真的常见”,只会根据“回忆的难易程度”来判断频率,这就导致我们常常高估罕见事件的概率,低估常见事件的风险。

比如,媒体对飞机失事的报道总是格外密集——刺眼的标题、现场的图片、幸存者的讲述,这些信息会深深印在我们的脑海里,让我们在选择出行方式时,下意识地觉得“坐飞机很危险”。

但事实上,飞机是世界上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之一,每飞行10亿公里的死亡人数仅为0.05人,而汽车的死亡人数高达3.5人。

我们之所以会产生“飞机更危险”的错觉,就是因为空难的新闻更容易被我们记住,而日常的车祸报道却很难留下深刻印象。

可得性陷阱不仅影响我们对风险的判断,还会左右我们的投资、工作和人际关系。

投资者在选择股票时,容易被近期频繁出现的负面新闻影响——比如某家公司因为产品质量问题被曝光,媒体反复报道,投资者就会下意识地高估这家公司的风险,忽略其长期的盈利能力,从而错过抄底的机会。

在工作中,我们可能会因为一次失败的合作经历,就对某个合作伙伴产生偏见,觉得“和他合作一定会出问题”,却忘了之前多次顺利合作的经历。

甚至在评价一个人的能力时,我们也会受到可得性偏差的影响——如果一个人最近完成了一个出色的项目,我们会觉得他的能力很强;

但如果他最近出现了一个小失误,我们又会立刻低估他的水平。

系统1总是被“最近的、印象深刻的”信息牵着走,却忽略了更全面、更客观的数据。

3. 损失厌恶陷阱:为什么“怕吃亏”让你吃大亏?

损失厌恶是人类最根深蒂固的认知偏误之一,卡尼曼的研究发现:人们对损失的反应强度,是对等额收益感受的2倍以上。

也就是说,损失100元带来的痛苦,需要赚200元甚至更多才能弥补。

这种对损失的恐惧,会让我们在决策时变得保守、冲动,甚至做出违背理性的选择。

比如在股市中,很多股民都会陷入“死守亏损股”的怪圈——当股票价格下跌时,他们不愿意卖出止损,总觉得“只要不卖,就不算真正的亏损”,期待着股价能反弹回来。

但实际上,股价下跌可能是因为公司基本面恶化,继续持有只会让损失越来越大。

而当股票价格上涨时,他们又会急于卖出获利,担心“不卖掉的话,股价可能会跌回去”,结果往往是赚了一点小钱就离场,错过了更大的涨幅。

损失厌恶还会影响我们的投资选择。

假设有两个投资项目:A项目有50%的概率赚1.5万元,50%的概率亏1万元;b项目有100%的概率赚3000元。从数学期望来看,A项目的期望收益是(1.5x50%)+(-1x50%)=0.25万元,远高于b项目的0.3万元?不,等一下,1.5万x50%是0.75万,减去1万x50%的0.5万,A项目的期望收益是0.25万?不对,1.5万x0.5=7500元,1万x0.5=5000元,7500-5000=2500元,而b项目是稳赚3000元,所以b项目的期望收益更高?

不,我算错了,重新算:A项目的期望收益是(1.5x0.5)+(-1x0.5)=0.75-0.5=0.25万元(2500元),b项目是0.3万元(3000元),所以b项目的期望收益更高。但如果把A项目的收益调整为“50%概率赚2万元,50%概率亏1万元”,期望收益就是(2x0.5)+(-1x0.5)=1-0.5=0.5万元(5000元),远高于b项目的3000元,但很多人还是会选择b项目——因为他们无法忍受“可能亏损1万元”的风险,哪怕潜在收益更高。

损失厌恶让我们变成了“风险规避者”,但这种规避往往是盲目的,让我们错过了真正有价值的机会。

4. 框架效应陷阱:换个说法,你的选择就变了

框架效应的本质,是系统1会根据问题的表述方式,自动关注不同的侧面,从而改变我们的决策。

同样一件事,用不同的语言“包装”一下,就会让我们产生完全不同的感受,做出截然不同的选择。

卡尼曼做过一个经典的医疗实验:他向受试者介绍一种新型手术,然后给出两种描述方式:第一种是“手术的存活率是90%”,第二种是“手术的死亡率是10%”。结果发现,选择第一种描述的受试者占了80%以上,而选择第二种描述的受试者不足20%。

但实际上,这两种描述的意思完全相同——90%的存活率和10%的死亡率是一回事,只是表述的角度不同。

但系统1对“死亡”这个负面词汇更敏感,所以当听到“死亡率10%”时,会下意识地觉得手术更危险。

框架效应在商业营销中被运用得淋漓尽致。

我们在超市购物时,经常会看到“买一送一”和“第二件半价”的促销活动,其实这两种活动的优惠力度是一样的——比如一件商品100元,“买一送一”相当于每件50元,“第二件半价”也是两件150元,每件75元?不,等一下,“买一送一”是花100元得两件,每件50元;“第二件半价”是第一件100元,第二件50元,两件共150元,每件75元,所以“买一送一”的优惠力度更大?

但为什么很多人会觉得“买一送一”更划算?因为“买一送一”的框架强调的是“免费获得”,系统1对“免费”这个词没有抵抗力,会下意识地觉得“占了大便宜”,而“第二件半价”的框架强调的是“打折”,吸引力就弱了很多。

同样,商家在宣传保险产品时,会说“每天只需花一杯咖啡的钱,就能获得全年保障”,而不是“每年需要花365杯咖啡的钱”——前者让我们觉得成本很低,后者却让我们觉得开销很大。

框架效应之所以能奏效,是因为系统1容易被表面的语言迷惑,而懒得去深究背后的本质。

5. 典型性偏好陷阱:以貌取人,为何总是失灵?

典型性偏好指的是,我们在判断一个人或一件事时,会过度关注其是否符合某类“典型特征”,而忽略了背后的“基础概率”。

系统1就像一个“脸谱化”的判断者,它会根据过去的经验,给不同的人或事贴上标签,然后根据标签来下判断,却忘了标签之外的可能性。

比如,当我们看到一个人穿着朴素、戴着眼镜、说话温和,就会下意识地觉得他是一名图书管理员,而不是一名程序员。

但实际上,在当下的社会中,程序员的人口基数远大于图书管理员,哪怕这个人符合图书管理员的典型特征,他是程序员的概率也更高。

我们之所以会做出错误的判断,就是因为系统1被“典型特征”吸引,而忽略了更重要的基础概率。

典型性偏好不仅会让我们“以貌取人”,还会影响我们的职业判断、投资决策和生活选择。

在招聘时,有些面试官会偏爱毕业于名校的候选人,觉得“名校毕业生一定能力强”这就是典型性偏好在作祟——他们过度关注“名校”这个典型特征,却忽略了候选人的实际能力、工作经验等更重要的因素,导致招到的人未必适合岗位。

在投资中,很多人会觉得“高科技公司一定有发展潜力”,因为“高增长、高创新”是高科技公司的典型标签,却忽略了很多高科技公司盈利模式不清晰、竞争激烈的现实,盲目投资后遭遇亏损。

在生活中,我们也会被典型性偏好影响:看到别人分享“创业成功”的案例,就觉得“创业很容易”,却忘了大多数创业者都以失败告终;

听到“某人靠理财实现财富自由”,就盲目跟风理财,却忽略了理财背后的风险。

典型性偏好让我们的判断变得简单粗暴,但现实世界的复杂性,远非几个典型标签就能概括。

6. 禀赋效应陷阱:你的旧东西,为啥总觉得特别值钱?

禀赋效应的核心是:一旦我们拥有了某件物品,就会不自觉地高估它的价值,哪怕这件物品对别人来说毫无意义。

卡尼曼做过一个经典的马克杯实验:他把一批马克杯随机分给一半受试者,然后让拥有马克杯的受试者给杯子定价,让没有马克杯的受试者出价购买。

结果发现,拥有马克杯的受试者平均定价高达7.12美元,而没有马克杯的受试者平均出价仅为2.87美元——仅仅因为“拥有”这一个因素,就让物品的价值被高估了两倍多。

这种效应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衣柜里那些多年不穿的旧衣服,明明已经过时、不合身,却始终舍不得扔掉,总觉得“以后可能还会穿”“这件衣服当年花了不少钱”,哪怕它一直占着衣柜空间;

我们手里的旧手机,哪怕性能已经落后,也会觉得“它陪伴了我很多年,很有纪念意义”,卖出时的心理价位远高于市场回收价;

甚至在恋爱关系中,有些人明明知道这段关系不合适,却因为“已经付出了很多时间和精力”而不愿意放手,觉得“放弃太可惜”。

禀赋效应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系统1对“失去”的恐惧远大于对“获得”的渴望——失去一件拥有的物品,会让我们产生强烈的不适感,为了避免这种不适感,我们会下意识地抬高物品的价值,说服自己“它值得被拥有”。

但这种高估往往是不理性的,它会让我们被“沉没成本”绑架,无法做出最优选择。

喜欢认知暴击50本神作的逆天改命书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认知暴击50本神作的逆天改命书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我在民政局摇到了世界首富重生穿越,渣男放养改造抗日之烽火特战组大茶商辛夷传冠军之光直播算命,苏观主她又停更了重生九零辣妻追夫你同境无敌?等我八面齐聚哭什么火影:我春野樱会算命!楚兵综影视之宫斗赢家凌天至尊叶君临李子染小说全文免费阅读火爆禁区咸鱼她养的纸片人是星际boss不死医圣手万古杀帝超级仙王在都市震惊!我竟觉醒了空间异能天眼仙医吴北
经典收藏特摄盘点:开局十大冥场面精灵世界的德鲁伊工厂通古代,我暴富养出千古一帝重生末日后小撩精每天都在要贴贴我在斗破当龙王,魂族惊呆了神秘总裁的心尖宠杂言诗集洪荒:开局获得无上级悟性末法我混成了茅山老祖别碰,这是他的小可怜一胎仨宝:妈咪A又飒玩家已登入妖来觅酒家四合院之大城小爱异世穿越:这个王爷有点儿甜快穿!我在小世界里撩黑无常穿越平行拥有空间综影视景甜甜的穿越之旅我有一个神道界女帝当够了,培养个王爷当打工人
最近更新太子妃逆天改命忘羡重生在不同的时间藏锋引玉老弟闪开,让姐来聚宝仙术快穿,有孕逃遁后男主强制上位乞丐剑神独孤无忧快穿炮灰:苟住!别浪!活着万岁仙剑奇侠传之新的开始快穿之统爹带我飞闺蜜穿八零,入错洞房嫁对郎HP:笨蛋吸血鬼不会被饿死你是我的漏洞逆爱之驰畏夫夫大战私生饭四合院:双系统修真暴打重生傻柱国术起手,执掌混沌意识分裂成了男主们的三个老婆青霜剑魂录看完天幕:九龙夺嫡的心思都没了穿越一拳世界,我成了怪兽创造家
认知暴击50本神作的逆天改命书 时阅8 - 认知暴击50本神作的逆天改命书txt下载 - 认知暴击50本神作的逆天改命书最新章节 - 认知暴击50本神作的逆天改命书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