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城高新区管委会的空气里,悄然弥漫起一种微妙的张力。林峰推动产业引导基金引发的波澜尚未平息,一场关乎人事布局的暗流又开始涌动。秋日的阳光透过明净的玻璃窗,洒在林峰办公室光洁的地板上,却驱不散某些角落暗自滋生的寒意。
林峰坐在办公桌后,面前摊开着分管各部门的人员名单和近期考核材料。他的目光沉静如水,指尖在一份份档案上缓缓划过,如同侦察兵在审视战场地图。他知道,要推动任何改革,必须有一支听指挥、能打仗的队伍。刘国栋经营多年,管委会内部盘根错节,阳奉阴违者绝非仅有钱有为一个。整合力量,刻不容缓。
“恩”与“威”,并非简单的赏罚,而是精准的布局。 他回想起党校老师讲授的“驭下之道”,关键在于“知人”与“善任”。对于有能力、肯干事的人,必须给予足够的空间和信任,这是“恩”;对于占着位置不干事、甚至暗中掣肘的,则需果断调整,这是“威”,也是对其他人的警示。
他的目光在“规划建设科副科长,赵东”的名字上停顿片刻。此人是钱有为的亲信,负责几个关键项目的初步审批,曾有多次拖延合规企业申报、却对某些背景模糊项目“特事特办”的记录。小陈私下提供的某些非正式沟通记录也显示,此人与刘国栋的秘书过往甚密。
政府市长办公室。
刘国栋听着钱有为的电话汇报,眉头紧锁。
“市长,林峰最近在下面走动得很勤,特别是规划建设和项目审批这几个关键科室。我看他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是想摸清底细,然后安插他自己的人!”钱有为的声音带着急切。
刘国栋冷哼一声,对着话筒,语气却故作轻松:“老钱,你多虑了。干部调整是正常的工作需要嘛。他林峰新官上任,想用几个自己顺手的人,理解。只要符合程序,我们也不能拦着不是?”
然而,放下电话,他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他走到窗边,看着市政府大楼前飘扬的旗帜,心里翻江倒海。
“想清洗我的人?没那么容易!”他脑他甚至想象林峰下一步就要把手伸向更核心的财政、国资部门。
“必须给他点颜色看看!让他知道,果城不是他能为所欲为的地方!”刘国栋下定决心,要在他认为的关键位置上,坚决顶住林峰的任何调整企图。
高新区,规划建设科办公室。
副科长赵东有些心神不宁。他隐约感觉到林峰近期几次“随意”的走访和问询,都带着某种审视的意味。桌上那份关于“旭日科技”二期用地规划延迟审批的情况说明,他已经拖了两天还没交。往常,这种拖延是向某些方面示好或施加影响的手段,但现在,他感到了一丝不安。
“难道林主任盯上我了?”他内心嘀咕,一种侥幸心理又冒了出来,“不会的,有钱主任在,我这点小事……况且,程序都在我手里走着,他挑不出大毛病。”
林峰办公室。
林峰按下了内部通话键:“吴主任,请来一下。”
吴婷很快到来,依旧是那副干练沉稳的模样。
“吴主任,”林峰示意她坐下,开门见山,“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和了解,也结合你之前在‘信诺贸易’和‘旭日科技’项目上的出色表现,我认为你的能力和责任心,可以承担更重的担子。”
吴婷心中一动,抬眼看向林峰。
“我准备向党工委建议,由你兼任管委会办公室主任,统筹协调日常运行、文稿审核、督查督办等事务。”林峰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这个位置需要绝对的细心和忠诚,更重要的是,需要敢于坚持原则。我相信你能胜任。”
吴婷感到一股暖流涌过,但更多的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办公室主任职位不高,却是沟通上下、协调内外的枢纽,能接触到核心信息,也必然身处矛盾中心。这是林峰对她极大的信任,也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感谢林主任信任,我一定竭尽全力,不负所托。”她没有丝毫犹豫,眼神坚定。她知道,从这个任命开始,她将更深入地卷入林峰与刘国栋派系的博弈漩涡,但她已做好准备。
几天后,一次小范围的分管工作会议上。
林峰听取了近期几个项目审批进度的汇报,当听到某个项目再次因“规划层面需要进一步论证”而延迟时,他看向了赵东。
“赵科长,这个项目的规划初审意见,我记得上周就该出来了。是遇到了什么技术难题,还是其他原因?”林峰的语气很平淡,听不出喜怒。
赵东心里一紧,连忙解释:“林主任,是这样的,这个项目涉及地块比较复杂,我们为了谨慎起见,多做了几轮内部讨论……”
“谨慎是好事。”林峰打断他,目光如炬,“但我看了一下记录,类似原因导致的审批延迟,在你科室近期并非个例。效率,也是我们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确实是科室人手或能力不足,我们可以考虑调整分工,加强力量。”
这话说得委婉,但其中的“威”势却让赵东额头冒汗。调整分工?他立刻想到了被边缘化的可能性。
“不,不用,林主任,我们一定能克服困难,尽快拿出意见!”赵东连忙保证。
林峰不再看他,转而部署其他工作。但会议室内所有人都感受到了那股无形的压力。林主任并非不知情,他只是选择了在最合适的时机,用最正式的方式,敲打该敲打的人。
市委,陈国华办公室。
组织部长向陈国华汇报近期一些部门的微调方案,其中包含了高新区林峰提议的吴婷兼任办公室主任,以及规划建设科副科长赵东工作分工拟调整的建议。
陈国华翻阅着方案,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
“林峰同志动作很快嘛。”他淡淡说了一句。
组织部长谨慎地回答:“都是根据工作需要和干部表现提出的建议,符合程序。”
“嗯。”陈国华合上文件夹,“按程序办。干部队伍就是要保持一定的流动性,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高新区是改革前沿,用人思路可以更开阔一些。”他没有明确表态支持具体哪个人,但其话语中透露出的原则,无疑为林峰的人事调整提供了最顶层的合法性依据。他乐见林峰能够初步整合起一支听指挥的队伍。
夜幕降临,林峰站在办公室窗前,高新区灯火璀璨。
吴婷的任命和赵东的被敲打,只是第一步。他知道,这仅仅是小试牛刀,真正顽固的“钉子”如钱有为,绝非一次会议敲打就能解决。刘国栋也绝不会坐视自己一步步清理他的势力。
但驭人之术,贵在精准与耐心。他需要继续观察,继续甄别,在合适的时机,运用“恩”与“威”两种手段,如同精确的外科手术,一点点切除顽疾,同时培植健康的新生力量。整合力量的进程已经启动,这场没有硝烟的人事战争,将与他推动的改革事业紧密交织,共同决定着他能在果城这片土地上走多远。
(本章完)
喜欢退伍特种兵官场晋升之路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退伍特种兵官场晋升之路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