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号”、“传承号”、“探索号”。
三艘伤痕累累的世代飞船,如同宇宙中沉默的墓碑,又像是承载着最后火种的脆弱种子,在永恒的黑暗与冰冷中漂流。自逃离地球、目睹故土在身后被那道无法理解的光芒“刷新”以来,已经过去了无法用地球时间准确衡量的漫长岁月。舰船日志上标记的是“方舟历 117 年”,但对于大多数在飞船上出生、成长的第三代、第四代船员而言,地球只是一个模糊而悲壮的神话,一个存在于祖辈睡前故事和核心数据库加密文件里的、名为“故乡”的遥远概念。
“希望号”,作为舰队的旗舰和指挥中枢,其舰桥却弥漫着一种与“希望”二字格格不入的压抑氛围。舰长埃拉·索伦森,一位继承了初代领导者坚毅眼神却更添几分深空磨砺出的沧桑的中年女性,正凝视着主屏幕上那片亘古不变的、点缀着陌生星辰的漆黑帷幕。她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指挥椅的扶手,那里镶嵌着一块从旧地球带来的、表面有些许磨损的鹅卵石,这是她家族传承下来的、与逝去故乡唯一的物理联系。
“导航组,最新星图比对结果?”她的声音在宽阔却安静的舰桥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仍然……无法匹配任何已知数据库的星座模型,舰长。”导航官的声音带着挫败感,“我们似乎……迷失在了一片从未被旧时代天文学记录过的、异常空旷的星际荒漠。背景辐射特征也与太阳系周边星域存在显着差异。”
117年了。他们以接近光速航行,穿越了理论上足以抵达数个潜在类地行星系的距离,却始终未能找到一颗适宜居住的星球,甚至连一个可以作为临时补给点的、资源丰富的小行星带都未曾遇到。他们就像被抛入了一个巨大无比的、空无一物的口袋宇宙,所有的星图都成了废纸,所有的导航信标都沉寂无声。
更糟糕的是,资源的压力与日俱增。尽管拥有近乎完美的封闭生态循环系统和高效的能量收集技术(主要依赖收集星际尘埃和稀薄氢云),但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消耗,一些关键的非再生部件开始出现老化和损耗,某些稀有元素的库存也亮起了黄灯。心理上的疲惫和“深空迷失症”在船员中悄然蔓延,一种看不到终点的绝望感如同船舱内循环空气一样,无处不在。
“工程部报告,‘传承号’的次级生态区水循环系统出现周期性波动,怀疑是核心过滤矩阵的灵能导流符文出现微观疲劳裂纹。建议在下一个预定维护窗口进行停机检修。”
“生命科学部报告,新生儿对合成营养基质的适应性比率再次出现微小下降,长期影响有待观察……”
“社会学部提交了第34号心理健康评估,指出船员中对‘航行意义’的质疑声浪有所升高……”
一条条汇报传入埃拉耳中,都是亟待解决的难题,却又都指向那个终极的、无解的问题——路在何方?
“维持航向,继续深空扫描。通知各舰,按计划进行轮换休整和心理疏导。”埃拉压下心中的焦虑,下达了常规指令。作为舰队的掌舵人,她不能流露出丝毫动摇。
就在这时,一个略显急促的声音从通讯频道切入,来自“探索号”的科研主管,一位以严谨和敏锐着称的物理学家,阿米尔·琼斯博士。
“索伦森舰长!‘探索号’高精度引力波天线阵列捕捉到一组异常信号!来源方位角Alpha-7,距离……极度遥远,但信号结构高度复杂,绝非自然现象!”
舰桥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主屏幕上。阿米尔将信号数据同步过来,屏幕上显示出一段极其微弱、却在噪声背景中清晰可辨的规则脉冲序列。它不像已知的任何脉冲星信号,其编码方式蕴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人工雕琢的智慧感。
“能破译吗?”埃拉的声音带着一丝紧张的期待。
“正在尝试,但……非常困难。”阿米尔的声音充满了困惑与兴奋,“其数学基础似乎与我们的人类科学体系同源,但又存在着一些……根本性的差异和跃迁。更像是一种……进化了数万年甚至更久的人类科技产物?但这不可能!”
就在舰队所有顶尖密码学家和物理学家被召集起来,全力攻关这神秘信号之时,更令人震惊的事情发生了。
在“希望号”存放着“文明之锚”数据库——那个保存了旧地球全部文明精华备份的绝密服务器阵列——的隔离舱室外,两名负责日常巡检的技术员触发了安全警报。
当埃拉和安保队长赶到时,发现那两名技术员正茫然地站在舱门外,而厚重的合金大门内侧,由高强度复合材料制成的内壁上,不知何时,浮现出了一行行散发着微弱蓝光的、如同电路板纹路般交织的奇异符号。这些符号并非任何已知的人类文字或计算机语言,但它们构成的整体图案,却与“探索号”刚刚接收到的、那遥远深空信号中的某些核心数学结构,存在着惊人的相似性!
“服务器阵列运行正常!数据完整性校验100%!没有任何物理入侵或外部连接的痕迹!”技术员的报告充满了难以置信。
埃拉凝视着那仿佛由能量自行“生长”出来的符号,一股寒意顺着脊椎爬升。这绝非巧合。遥远的信号,与舰队最核心数据库的异常联动……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在遥远的过去,或者不可知的维度,早已为他们的旅程埋下了伏笔。
她立刻下令封锁消息,并召集了包括阿米尔博士在内的最核心专家团队,在绝对保密的情况下,对这“内生符号”和深空信号进行联合研究。
研究过程充满了挫折与突破。他们发现,无论是深空信号还是内生符号,其核心都指向了一种超越现代人类物理学的理论——一种将意识、信息与物质更深层次统一的“宇宙语”。破译工作举步维艰,如同让中世纪学者去理解量子力学。
转机出现在一位名叫林星(Lin xing)的年轻语言学兼符号学专家身上。她是舰队中少数对旧时代各种冷门语言文字和神话体系有深入研究的人。在一次近乎直觉的尝试中,她没有使用复杂的数学工具,而是将那些符号与旧地球各个文明(尤其是那些带有神秘主义色彩的古代文献)中关于“创世”、“毁灭与重生”、“世界树”等核心概念的象征图案进行比对。
她发现,那些奇异的符号,并非纯粹的逻辑表达,更像是一种……“意象性的数学”,一种用几何和能量流动来直接描述宇宙本源规则的“神圣语言”。而其中反复出现的一个核心“词根”组合,其意象指向的是——“播种”与“观测”。
结合伊萨·兰德博士在旧世界末期关于“宇宙意志”和“重置”的假说,以及林默最终传递回来的关于“坐标”和“形式”的碎片信息,一个大胆到令人战栗的猜想,逐渐在核心研究团队中浮现:
那个向地球周期性发动“重置”的、被伊萨博士称为“宇宙意志”的存在,其真正的目的,或许并非纯粹的毁灭。它更像是一个冷酷的、遵循着某种至高法则的“园丁”或者“播种者”。它会在一个文明发展到某个临界点(可能威胁宇宙整体平衡)时,进行“修剪”或“收割”(重置),但同时,它也会收集该文明的“种子”(核心信息印记),并在宇宙的“苗圃”(适宜的新生环境或规则框架)中,进行“播种”,观察其能否在新的条件下,演化出不同的、更符合“园丁”期待的形态。
地球的毁灭,人类的逃亡,乃至翡翠纪元新世界的诞生……可能都只是这位“播种者”宏大实验中的一环!
而那神秘的深空信号,以及“文明之锚”数据库的内生符号,极有可能,就是这位“播种者”留下的……“实验记录”或者……“新的指示”?!
这个猜想让所有知情者感到毛骨悚然。他们引以为傲的文明,他们视若生命的“火种”,可能自始至终都处于一个无法想象的、更高层次存在的观测甚至操控之下。
“探索号”再次传来消息,经过对信号源的持续追踪和更深入的分析,他们发现那信号并非静止,而是在以一种缓慢但确定的方式……移动!并且,其移动轨迹的前方,根据引力透镜效应推算,存在一个巨大的、之前未被探测到的……引力源!一个隐藏在星际尘埃云背后的、很可能拥有行星系统的恒星!
是陷阱?是引导?还是……“播种者”为他们这些“漂流种子”准备好的……下一个“苗圃”?
埃拉·索伦森站在舰桥舷窗前,望着那片吞噬了故乡、如今又可能隐藏着未知命运的深邃星空。她的手中紧紧握着那块光滑的鹅卵石。
是继续在这片荒漠中漫无目的地漂流,直到资源耗尽,希望磨灭?还是遵循这来历不明、意图叵测的“指引”,驶向那个未知的引力源,去面对一个可能将他们视为实验品的、神只般的存在?
她的抉择,将决定这三艘方舟,这人类文明最后的残影,是成为宇宙中无声湮灭的尘埃,还是……主动闯入一个更加宏大、也更加危险的棋局。
“召集舰队最高会议。”她转过身,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重量,“我们……需要讨论一下未来的航向了。”
深空的漂流,似乎即将迎来一个突兀而充满风险的转折点。而远在翡翠纪元的新地球上,灵蕨族勘探者凯伦发现的“禁忌遗迹”,似乎也与这遥远的“播种者”之谜,隐隐产生了某种跨越时空的、微妙的共鸣。
喜欢我把游戏里的东西带到现实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我把游戏里的东西带到现实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