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浓稠如化不开的墨,将这座沉睡的小镇每一寸肌理都细细浸染。
巷口孤零零的街灯,撑开一圈昏黄脆弱的光晕,如同暗夜航道上,为晚归者点亮的寂寞灯塔。张甯用钥匙旋开家门,老旧的门轴发出一声疲惫而绵长的“吱呀”呻吟。
客厅里,那股熟悉的、混杂着微苦药香与清甜米粥的气息立刻温柔地将她包裹。灯光下,藤编小桌上静静摆着那只边缘带着豁口的旧瓷碗,里面盛着母亲自己熬好的、尚温的汤药。柔和的光线如同轻薄的暖纱,笼罩着这个空间逼仄却竭力维持着整洁的家,勾勒出一种既温馨又难掩沉重的生活轮廓。
张甯轻轻放下书包,脸上的淡妆早已拭去,只余眉梢眼角处,还依稀可辨一抹浅淡的胭脂痕迹,如同清晨花瓣上将曦未曦的露珠,为她略显疲惫的脸庞添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柔媚。
她走到母亲身边,自然地拉过母亲微凉的手,挨着藤椅边沿坐下。她的眼睛,在柔和的灯光下,亮得惊人,仿佛骤然点燃的星火,语气也带着尚未完全平复的激动,急促而热烈:
“妈,今天演出可热闹了!礼堂挤满了人,掌声响得像炸雷!”
她的声音清亮高昂,充满了属于这个年纪的、纯粹的雀跃。手指无意识地、紧紧地攥住了母亲睡衣的袖口,像个急于展示自己珍贵战利品的孩子。
母亲微微侧身,灯光愈发清晰地映照出她瘦削苍白的脸庞,但眼角眉梢,却因女儿的兴奋而绽开了一抹极其温柔的笑意。她抬起另一只手,用带着凉意的指尖,轻轻拂开张甯额前微乱的发丝,动作轻柔得如同在呵护一件易碎的珍品。
“宁宁,瞧你这兴奋劲儿,像只叽喳的小鸟。”她的嗓音低缓而温存,像一首被岁月浸润的老歌,带着抚慰人心的力量,“怎么样?演出顺不顺利?累坏了吧?”
张甯咧开嘴,露出一个大大的、带着点小得意的笑容:“累是累,但是,值!太值了!妈,我跟你说,我一句台词都没忘!底下那些观众,好多人都看呆了!”
她绘声绘色地描述着舞台上变幻的灯光,说那聚光灯如何像一道神圣的光剑,劈开黑暗;她复述着繁漪那些沉痛的台词,强调自己眼角那滴泪如何让全场瞬间鸦雀无声;甚至还模仿起顾问老师的语气和神态,手指夸张地比划着:
“‘张甯!你!就是我们今天最大的惊喜!’”
她的声调忽高忽低,表情生动投入,像是在独自上演一出精彩绝伦的独角戏。
一直安静坐在旁边写作业的弟弟小川,早已被姐姐的讲述吸引,停下了笔。他抱着课本,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瞪得溜圆,像是在聆听一个遥远而不可思议的传奇故事。
“姐,你真哭了?不是演的?”他的嗓音清脆稚嫩。
张甯斜睨了他一眼,迅速收敛起激动,语气恢复了几分惯常的戏谑:“当然是演的啦!你当我那么容易掉泪?”
她的嗓音带着点逗弄小猫般的俏皮,伸出手指,轻轻敲了一下弟弟的脑门。然而,就在那一瞬,她的眼神深处,却飞快地掠过了一丝极其细微的柔软与黯然。脑海中,那句“我始终不是你们周家的人”的台词,如同幽灵般再次响起,心底那道细微的裂缝,似乎又在隐隐作痛。
她不动声色地将这缕思绪压下,语气重新变得轻快起来:“不过,掌声是真的响,震得我耳朵嗡嗡叫。”
一直沉默地坐在角落那张老旧木凳上的后爹,手里捧着一只印着褪色红星的搪瓷杯,如同角落里一尊被遗忘的石像。他的目光,如同蜻蜓点水般,极其短暂地掠过张甯兴奋的脸庞,也只是几不可察地点了点头,喉咙里发出一声极其低沉含混的“嗯”。
他的沉默,如同客厅里一堵无形却坚硬的墙,将这份难得的热闹与温馨隔开了一段距离。
母亲看着女儿和儿子的互动,再次轻笑出声,语气是全然的温和与包容:“那你们老师怎么说?对你的表演满意吗?”
张甯用力点点头,语气里终于带上了一丝掩饰不住的满足与肯定:“嗯,老师说了,夸我了呢。她还问我要不要参加话剧社。”
她的嗓音不自觉地放缓了,像是在细细咀嚼、品味着一个遥远而诱人的可能性。
母亲的眼睛倏地一亮,如同被点燃的烛火,语气中充满了显而易见的好奇与期盼:“是吗?那……那你答应了吗?演戏这么好看,你不喜欢?”
她的嗓音轻柔,像是在小心翼翼地试探着一扇虚掩的门扉。
张甯沉默了。
只有短短几秒钟,却仿佛过了一个世纪那么漫长。
她的目光,从母亲那双充满期盼的眼睛,缓缓下移,最终落在了藤桌上那只安静的、带着缺口的白瓷碗上。
碗里深色的药汁,在灯光下泛着幽暗的光,像一个冰冷而残酷的现实,无声地对峙着刚才那个绚烂如烟火的舞台梦。
她的语气,如同被秋风吹拂过的湖面,渐渐冷却下来,带着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清醒与疏离:
“我……没答应。”
她的嗓音清冷,如同初冬的湖水,带着一种近乎固执的坚定,“演戏……是挺好玩的,像做了一场不真实的梦。可是妈,它……它给不了我真正想要的东西。”
她微微顿了顿,眼神中掠过一丝短暂的迷茫,随即又被更深的决心所取代,声音低得如同叹息,像是在对自己,也像是在对这沉重的现实低语:“我想去的地方,演戏这条路,走不通。”
母亲微微一怔,随即那双温柔的眼睛里充满了全然的理解与包容。她没有再追问那个“想去的地方”是哪里,只是轻轻地、安抚地拍了拍女儿的手背,语气温和而笃定:
“宁宁,你还小呢,不着急做决定。慢慢想,总会找到路的。”
张甯低下头,唇角勾起一抹略带苦涩的自嘲笑容,语气也恢复了几分平日里的冷静:“嗯,总得先考出去再说吧。”
她的目光,扫过母亲那张过早衰老的脸庞。眉眼间的秀丽依稀可见,却如同蒙尘的珍珠,被病痛与生活的重压磨去了所有鲜亮的光彩。她用力咽下涌上喉头的酸涩感,默默起身,开始收拾桌上的碗筷,动作轻缓而利落,像是在用这种日常的琐碎,来掩饰内心深处那翻涌不息的波澜。
夜,彻底深了。
张甯蜷缩在自己卧室那张狭窄的小床上,厚厚的帘子拉得严严实实,像一道坚固的壁垒,将她与外面那个喧嚣又沉重的世界彻底隔绝开来。
她又拿起了那面小镜子,借着灯光,痴痴地凝视着镜中映出的自己。
眉眼间的胭脂早已彻底褪去,恢复了往日的素净,但不知为何,那份在舞台上被催化出的、带着清丽风韵的感觉,似乎并没有完全消散,而是像某种印记,悄然沉淀在了她的眉宇之间。
她看着镜中的影像,嘴角极其缓慢地、轻轻地向上弯起一个细微的弧度,用只有自己能听到的声音,如同耳语般喃喃:“今天……挺美的。”
她的思绪,如同不受控制的潮水,又悄然飘回了白天的那个礼堂。灯光如炽热的瀑布,掌声如汹涌的海浪,繁漪那不甘而决绝的灵魂,仿佛还在她的身体深处低语。
她轻轻闭上眼睛,脑海中清晰地浮现出……彦宸坐在后排,微微翕张着嘴看表演的样子。
想到这里,她嘴角的笑意不由得更深了一些,如同在寂静暗夜里悄然绽放的一朵、带着秘密心事的花。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如同羽毛般轻柔的戏谑:
“傻瓜,你终究来看了吗?”
然而,这份带着悸动的回忆,如同夏日夜空中的流星,绚烂,却极其短暂。
她猛地睁开了眼睛。
镜子里的眼神,渐渐恢复了往日的清澈与冷静,甚至带上了几分更加坚硬的锐利。
她将那段关于舞台、关于掌声、关于繁漪、甚至关于那个傻瓜的记忆,连同那份微妙的情愫,毫不留情地、小心翼翼地打包、封存。就像将一封写满了心事的信,郑重地放入积满灰尘的旧藤条箱,然后“咔哒”一声,将其锁进记忆阁楼最深的角落里。
那个在舞台上短暂闪耀的繁漪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那个肩上扛着沉重负担、眼神里写满目标与规划的冷傲学霸张甯。
她轻轻地、近乎不屑地哼了一声,那哼声里,充满了与现实搏斗的韧劲,语气坚定得不容置疑:
“戏,演完了。”
“梦,也该醒了。”
她将镜子扣在桌上,拿起旁边一本摊开的《人类的起源》,目光如炬,直直地指向那个充满未知、却又承载着她所有希望的远方。
“该继续往前走了。”
喜欢青色之回忆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青色之回忆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