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坂,雷首山。
审配与荀衍并肩而立,看着浑浊的黄河水滚滚而下,沉默不语。
两人都是轻装简行,只带了一个侍从,看起来像是游学的士子,根本不是坐镇一方的封疆大吏。
过了片刻,荀衍轻咳一声,转身看向审配。“征西将军可看出什么没有?”
审配皱了皱眉。“没有。对这些玄而又玄的事,我向来不在行,荀君就不要再考我了。我站在这里,已经足以表明我的诚意,那就迂回曲折的话,就不必说了。”
荀衍微微一笑,点了点头。“说实话,你能来这里,我的确很意外。燕赵烈士的慷慨气度,的确不是我等俗人可比。既然如此,我们就不说那些场面话了。我有几句肺腑之言,征西将军觉得有理,就采纳一二。觉得无趣,就当没听过,如何?”
审配哼了一声,不置可否。
“淮南的事,我想你已经知道了。如果天子能挺过去,当然是好事。如果挺不过去,吴王当继位。秦王是庸材,难成大器,你比我更清楚。这时候再拥护他,与吴王相争,无益于以卵击石,智者不为。”
审配打断了荀衍,眼神如刀,盯着荀衍。“天子还能挺过去吗?”
荀衍想了想。“我斗胆猜测,他应该挺不过去,希望他死的人太多了。”
“你也希望他死?”
荀衍摇摇头。“他是死是活,对我来说,影响不大。我倒不必盼着他死。”
审配笑了一声。“可是他若不死,你兄长就活不成了。”
“那是他的选择,与我无关。”
审配眼神微闪,轻轻叹了一口气。“荀氏子弟人才济济,着实令人羡慕。”他话锋一转。“这么说来,你是决心依附燕王了?”
荀衍反问道:“难道在正南看来,我是朝秦暮楚之人?”
审配嘴角轻挑,一根花白的胡须煞是刺眼。“你不是,难道我就是?君子成人之美,你劝我放弃秦王,支持燕王,不合适吧。”
荀衍摇摇头。“君子固然有成人之美,却也当择良木而栖。秦王若能一战,我绝不会劝你。我们会在战场上相见,而不是在这里。我是实在不忍心你明珠暗投,这才来见你。如果你坚持为秦王牺牲,我也不敢勉强,就此别过。”
审配一声轻叹。“荀君,你这真是给我出了一个难题啊。”
“我觉得一点也不难。马伏波有言,君择臣,臣亦择君。秦王不堪大用,征西将军另择明君,天经地义。且燕王的王后是冀州人,如今又经略幽州,麾下多有冀州将士,相比于秦王,更符合征西将军的利益。”
审配忍不住嘲讽道:“你倒是坦率,句句不离利字。”
荀衍坦然笑道:“奉征西将军之命,不说迂回曲折之言。”
审配也放松了表情,来回踱了两步。“既然如此,那我也就直说了。让我支持燕王,有什么好处?”
“以蓟县为北京。”
审配皱了皱眉。“这与我何干?”
“燕王有志于北疆,蓟县又是他的封地,如果他登基为帝,蓟县为北京,与弹汗山相表里,控制塞外诸部,必须得到中原物资支持。邺城四通八达,是最好的集散之地,朝廷自然会有优待。”
审配明白了,笑了笑。“还有呢?”
“循汉朝故事,征西将军自然不可能坐镇邺城,西京才是你最好的选择,坐镇一方,主持征蜀。”
审配哑然失笑。“东京、西京之外,又有北京,是不是还有东京、南京?”
“当然有,只是眼下还没确定。”荀衍淡淡地说道:“鄄城非立都之地,洛阳和长安各有优劣,却也都有难以克服的缺点,恐怕无法长治久安。既然如此,分立五京,未尝不是一个办法。我个人的意见是以徐州为东京,以江陵为南京,再以洛阳为都,就不必担心四方有事,无险可守了。”
审配想了想,轻轻点头。“这么说,倒也有几分道理。可惜这终究只是你们的想法,燕王同意与否,尚未可知。万一最后并非如此,我岂不是空欢喜一场。”
“如果五京之议不成,则以征西将军为大司马,大司空不变,大司徒留给我们中原人就行。”
审配眼神微闪。“凉州人怎么办?”
“这次御驾亲征,天子坠马,大司马难辞其咎。如果西凉人接受现实,当然最好。万一西凉人不肯就范,甚至起兵谋反,那就看征西将军的手段了。”
审配笑了。“我就知道你们不会这么好心。说了半天,还是让我和凉州人拼命。”
荀衍无声的笑了。“天下本来就没有无功受禄这样的好事。不过拼命嘛,也谈不上。就算在凉州,韩文约也没多少人支持的。当然,你也不要以为他没有准备,他的女婿就在燕王麾下,掌管龙骑。就算大司马做不成,九卿还是没问题的。依我看,他大概会暂时蛰伏,以图再起。”
审配哼了一声。“早就知道他是狡诈之人。”
——
回到弹汗山的时候,袁熙收到了荀衍的书信。
审配同意了他的观点,决心保持关中的安定,不参与朝堂之争,并继续以关中的物资支援幽燕都护府,确保北疆的稳定。
袁熙一下子就看懂了这几句话背后的意思。荀衍为他争取到了审配的支持,虽然他并没有提出要求。
但他却高兴不起来,心里反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就像荀谌、郭图等人左右了袁谭一样,荀衍、郭嘉等人也想控制他,甚至在他没有提出任何要求的时候,他们已经开始行动了。
他非常不喜欢汝颍人的自作主张。在与郭嘉讨论荀衍的消息时,他直接向郭嘉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我没兴趣与王兄袁谭争位。如果你们希望以此来换取我继位后的回报,你们恐怕要失望了。
郭嘉早有准备。“大王,你多虑了。我们不是支持你,反对吴王,我们反对的是另一群汝颍人。如果吴王愿意与他们决裂,我们更愿意支持他,而不是大王。”
袁熙听懵了。“你这是什么意思?我怎么听不懂?”
郭嘉笑了。“就是我们这些后生,认为大司徒、吴相那些前辈成不了事,想取而代之。”
喜欢袁氏王朝:从乌巢开始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袁氏王朝:从乌巢开始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