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末的晨光来得比前些日子早些,林凡在鸟鸣声中醒来。
火塘里的余烬尚存温热,他添柴时注意到棚顶的冰棱开始滴水——这是气温回升的征兆。
吊在梁上的陶罐缓缓放下,里面是昨夜就泡着的杂粮。
他加入新发现的野豌豆和干贝肉,待粥沸后,又撒入切碎的荠菜芽。这是开春后第一茬野菜,嫩绿的叶片在粥里翻滚,带着春天特有的清新气息。
用餐时他发现墙角水缸的冰层薄了许多,取水时甚至能看见缸底沉积的杂质。这提醒他该彻底清洗水缸,并考虑制作一个更完善的净水系统。
晨间巡视变得轻松许多。积雪消融后露出湿润的泥土,每一步都带着春天的柔软。东侧篱栅外,融雪冲垮了一处陷阱,他重新加固时,注意到泥土里钻出的第一批蚯蚓——这是鱼群开始活跃的信号。
盐田的冰层已经融化,盐水在晨光中泛着微光。他用竹耙轻轻搅动,帮助水分蒸发。今年的第一茬海盐格外洁白,他小心地收集起来,准备用来腌制春季的第一批渔获。
鱼塘完全解冻了,那些越冬的鱼苗明显长大了不少。他在入水口加设了新的滤网,防止融雪带来的泥沙淤积。几条大胆的鱼已经游到浅水区觅食,鳞片在春光下闪着银光。
早饭后他决定去南岸巡查。带上新制的渔叉和收集袋,皮靴外绑了防滑的草绳——融雪后的岩石格外湿滑。南岸的礁石区在冬季被海浪重塑了模样,一些新的岩缝和潮池形成,这意味着可能有新的海洋生物栖息。
他在一处新形成的潮池里发现了意外之喜——几只吸附在岩壁上的鲍鱼,还有在池底沙地上爬行的海参。用青铜匕首小心撬下鲍鱼,又用网兜捞起海参。这些海产在经过一冬的休养后格外肥美。
继续往前,他在礁石间发现了一个破损的渔网浮球。虽然表面斑驳,但内部的泡沫依然完好。他立即想到可以改造成新型渔漂——比木制的更轻,比草编的更耐用。
时近正午,他在背风的岩缝里休息。就着清水吃熏鱼干时,注意到岩壁上攀着几株嫩绿的藤蔓——是野葡萄的新芽。他小心地采集了一些顶芽,准备带回营地尝试扦插。
回程路上经过溪边,他检查了冬季设置的渔篓。篓子里除了常见的溪鱼,还有几只抱卵的河虾。这是很好的种苗,他小心地将它们转移至营地的鱼塘。
午餐他决定尝试新菜式。将新鲜鲍鱼切片,与嫩荠菜一同清炒,最后淋上野柠檬汁。海参则与干蘑菇一同炖汤,汤汁奶白浓郁。这顿春宴吃得他额头冒汗,浑身舒坦。
下午的工作是处理这批收获。鲍鱼壳洗净收好,这些七彩的贝壳可以磨成装饰品。海参剖开清洗,一部分立即食用,其余晒干保存。最让他费心思的是那个泡沫浮球,他小心地将其锯成均匀的小块,每块都钻了穿线孔。
傍晚时分,他开始制作新的净水装置。用两个大小不一的竹筒套在一起,中间填充细沙、木炭和苔藓。较大的竹筒在上,较小的在下,水流经过过滤层后变得清澈。这个装置虽然简单,但比直接取用溪水安全得多。
晚餐是丰盛的海鲜粥。用午间剩下的海参和鲍鱼,加入新采的野葱和蘑菇,最后撒上炸香的虾皮。粥的鲜香引来一只好奇的狐狸,在篱栅外探头探脑。
饭后,他借着烛光研究那些葡萄嫩芽。用角柄小刀将芽条切成带芽眼的段,浸泡在柳树皮水中促进生根。如果扦插成功,来年就能吃到自种的葡萄。
夜深时,他在皮面上记录:发现春季海产,制作新型渔漂,尝试葡萄扦插。特别标注那些新形成的潮池位置,这可能是今后稳定的海产来源。
第一百九十天在春的气息中过去。从冬日的储藏到春日的收获,从被动防御到主动规划。每个季节都在教他新的生存智慧,每个春天都在带来新的希望。
他吹熄蜡烛,听屋檐的滴水声规律地敲击石板。明天要去北坡查看越冬作物的生长情况,还要试验新的渔漂。生存就是这样,在季节轮回中寻找节奏,在万物复苏时播种希望。当第一颗星星在春夜亮起时,他已在规划这个充满生机的春天。
喜欢孤岛求生:从零纪元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孤岛求生:从零纪元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