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林凡在一种混合着期待与紧张的情绪中醒来。昨日的发现——铜铃与铜锭的共振,以及那包可能来自发电设备的残骸——像一团火在他心中燃烧,驱散了往日醒来时那份属于荒岛的单调宁静。
例行巡视变得目的性更强。他快速而高效地检查着篱障,目光锐利地扫过陷阱区,确认没有新的闯入者痕迹。在盐田,他清理杂物的动作几乎带着一种机械般的精准,思绪早已飘向了如何利用那些细铜线和金属残片。收获海盐,检查鱼塘,这些日常劳作此刻更像是一种必要的铺垫,为了即将展开的、更具挑战性的探索。
他特意绕到悬挂铜铃的地方,再次轻轻敲击了那个能引起铜锭共振的特定铃铛。
“叮——”
清脆的响声在晨风中荡漾。他侧耳倾听,同时将注意力集中在怀中那块特殊的铜锭上。微弱的震颤感再次传来,清晰无误。这不是幻觉,这是一种可以重复验证的现象。这让他更加确信,自己找到了一条可能与“守护者”核心进行更安全、更可控互动的途径。
回到营地,他没有立刻开始处理铜线,而是先进行了一项基础工作。他选取了一块质地致密、易于雕刻的软木,用燧石刀仔细地在其表面刻画起来。他画的是从日志和石室面板上记忆下来的那些复杂光符和能量回路示意图。虽然无法完全理解其含义,但将这些图案可视化,有助于他思考和规划。他将那些扭曲、交织的线条理解为某种“电路”,而日志中提到的“临时能量桥接”,或许就是一种简化的、可供他实现的“接线图”。
接着,他开始处理那包珍贵的残骸。他先用细沙和水小心地打磨那块金属板边缘的毛刺,避免割伤。然后,他重点处理那些细铜线。他需要将它们连接起来,形成更长的导体,但又需要保证连接点的牢固和低电阻。他没有焊锡,只能采用最原始也最可靠的方法——紧密缠绕。
他选取两根铜线,将末端剥出约一指节的金属芯(利用石刃小心刮掉氧化层),然后像搓绳一样将它们紧紧缠绕在一起,确保接触面积足够大。为了固定和绝缘,他剪下小段从塑料瓶上割下的塑料条,在缠绕处紧紧包裹几圈,然后用微火稍微烘烤塑料边缘,使其轻微熔化并粘合(他小心控制火候,避免点燃塑料或烧坏铜线)。这个过程极其考验耐心和手指的灵活度,他做得慢而专注,如同在进行一场精密的外科手术。
经过大半天的努力,他得到了三根长度约一臂、由短段铜线连接而成的延长线,连接处都做了简单的绝缘处理。他还保留了几段较短的独立铜线,以备不时之需。
现在,他有了“导线”。接下来,他需要构思一个简单的“回路”。日志提到“临时能量桥接”,或许不需要复杂的结构。他设想,将一根导线的一端接触石室面板的某个特定区域(比如上次有反应的那个光符附近),另一端则连接……连接什么?直接连接另一块金属?或者,悬空?
他想起铜锭的共振。或许,共振本身就能提供某种“驱动”?他决定做一个大胆的尝试:他计划将一根延长线的一端,紧紧缠绕在那块能产生共振的铜锭上,然后将延长线的另一端,引导至石室面板。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将铜铃声响激发的、铜锭所承载的“谐振能量”(如果存在的话),通过铜线传导至面板,尝试建立更直接的“桥接”。
这是一个基于有限知识的猜想,充满了不确定性,但这是他目前能想到的最合理的方案。
傍晚,他饱餐了一顿,主要是为了积蓄体力和勇气。夜幕彻底笼罩岛屿后,他再次出发。这一次,他的装备包括:那块共振铜锭、三根自制的延长铜线、几段短铜线、荧光棒、他的日志本(用于对照草图),以及必不可少的武器——尽管他知道,面对石室可能存在的危险,铁矛未必有用,但这能给他带来心理上的安全感。
幽深的通道,湿冷的空气,一切如同前两次。他更加熟悉这条路,但也更加警惕。他小心地避开机关石板,再次踏入了那座沉寂的石室。
幽蓝的光符依旧在缓慢明灭,低沉的脉冲声微弱而持续。林凡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悸动,开始布置他的“实验”。
他先将共振铜锭放在距离面板约三五步远的地面上。然后,他将一根延长线的一端,牢牢地缠绕在铜锭上。他拿着延长线的另一端,缓缓靠近那个上次对高纯度铜锭有反应的光符区域。
在距离面板还有一尺左右时,他停住了。他需要等待一个契机——铜铃的声响。他无法在石室内敲响铜铃,但他记得那特定的频率。他只能寄希望于,外界偶然的、符合频率的声响(也许是风声吹动某个特定铜铃?也许是某种巧合?),或者,这块铜锭本身与核心之间存在的某种持续微弱的共振,能够被这“桥接”线路放大。
他屏住呼吸,手持铜线末端,悬在光符上方,等待着。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石室内只有那规律的脉冲声和他的心跳声。面板没有任何变化。
就在他几乎要怀疑自己的设想时,异变陡生!
不是来自面板,而是来自他手中的铜线!
那根连接着铜锭的延长线,突然传来一阵明显的、高频的震颤,比之前在营地感受到的要强烈数倍!与此同时,缠绕铜线的另一端,那块地上的铜锭,表面竟然泛起了一层极其微弱的、肉眼几乎难以察觉的淡蓝色光晕,如同呼吸般一闪而逝!
几乎在同一瞬间,石室面板上,那个目标光符猛地亮了一下,光芒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明亮、稳定,虽然依旧短暂,但不再是奄奄一息的闪烁,而是一次清晰的“激活”!
成功了?!林凡心中刚升起这个念头,一股强烈的危机感骤然袭来!
“嗡——”
一声低沉却直透耳膜的异响,并非来自面板的脉冲,而是仿佛从石室四面八方、甚至从脚下的岩石中传来!这声音带着一种令人牙酸的震颤,充满了……不悦?或者说,是某种防御机制被触发的警告?
紧接着,林凡感到一阵轻微的眩晕,并非生理上的,而是某种精神层面的干扰,仿佛有无数细碎、混乱的低语试图钻入他的脑海,充满了焦躁和排斥。这感觉转瞬即逝,却让他冷汗直冒。
他毫不犹豫,猛地抽回铜线,迅速将其从铜锭上解下,胡乱塞进皮囊。他看了一眼面板,那个光符已经恢复了原本的暗淡,但整个面板的脉冲节奏,似乎出现了一瞬间的紊乱,此刻正试图重新稳定下来。
不能再待下去了!
他立刻转身,以最快的速度退出了石室,甚至顾不上仔细清理痕迹。直到冲出石缝,重新呼吸到外面清冷的、带着草木气息的空气,他才感觉那无形的压力稍稍减轻。
回到营地,篝火依旧。他添了些柴,坐在火边,心脏仍在剧烈跳动。
第一百五十七天,他成功地利用自制的铜线和共振铜锭,与“守护者”核心进行了一次更深层次的、有明确能量传导迹象的互动。他验证了“谐振能量”可以通过导体传输,并能显着激发核心的某个部分。
但这次成功,也带来了更明确的警告。那声突如其来的异响和诡异的精神干扰,清晰地告诉他,这座装置并非无主的死物,它拥有某种自主的防御机制,或者其能量本身就对未经授权的接触抱有“敌意”。
他的探索确实打开了一扇门,但门后传来的,并非友好的问候,而是充满威胁的低语。下一步该如何走?是寻找更安全的互动方式,比如先彻底理解日志中的“谐振频率”和“基质兼容性”,还是冒着触发更强烈反应的风险,继续尝试构建更复杂的回路?
林凡看着跳动的篝火,目光深沉。他知道,自己已经无法回头。
那石室中的低语,如同海妖的歌声,既危险,又充满了致命的吸引力。
他需要更多的知识,更充分的准备,以及……更强的心理承受能力。
夜风吹过,营地的铜铃轻响,这一次,他听到的不再是韵律,而是警钟。
喜欢孤岛求生:从零纪元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孤岛求生:从零纪元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