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天的黎明,在一种近乎奢侈的宁静中降临。
没有风雨,没有急需处理的危机,只有逐渐亮起的天空和愈发清晰的海浪节拍。林凡醒来,躺在干爽的床铺上,并没有立刻起身。
他聆听着竹滤塔缓慢而规律的滴水声,这声音与自己的心跳、与屋外的潮汐,仿佛构成了某种和谐的共鸣。五十多天的荒岛生活,已将他的生物钟与这片天地的节奏校准。
起身后,他例行公事般检查熏架,添加柴火,确保烟雾持续。
林猪肉的颜色更深了,油脂凝结成透明的琥珀色,散发出浓郁的香气。那只小鸟也已熏制得恰到好处。早餐,他决定尝试一下新口味,烤了那只鸟。鸟肉紧实,带着烟熏和一丝野性的清香,虽肉量不多,却极大地满足了味蕾对变化的渴求。
餐后,他踏上巡视之路。空气清新,阳光温暖而不灼人。他首先仔细检查了所有陷阱。深坑陷阱依旧空置,伪装完好。那个曾捕获螃蟹的小型陷坑也毫无动静。当他走到树下平台陷阱时,发现作为诱饵的几颗野果被啄食过,但套索并未触发,可能是较小的鸟类所为。他重新布置了诱饵和套索的位置。
然而,在前往溪边的路上,一片靠近水源的湿润泥地上,一组清晰的脚印吸引了他的注意。这脚印与之前见过的任何动物都不同:趾间有蹼的痕迹,步幅不大,显得有些摇摆。是水鸟的脚印!而且从大小和深度判断,体型应该不小,很可能是一只野鸭或其他类似的水禽。
这个发现让他精神一振。鱼类和陆地兽类之外,水禽是极佳的食物补充,脂肪含量更高,羽毛也更有利用价值。他蹲下身,仔细观察脚印的走向,它们从溪边延伸进一片茂密的芦苇丛。看来,这片区域是这种水鸟经常活动的场所。
一个新的狩猎目标出现了。他需要设计针对水鸟的陷阱。设在水边?利用网兜?还是制作一个诱捕的笼子?他大脑飞速运转,但并未立刻行动。他深知,仓促设置的陷阱往往效率低下。他需要更仔细地观察它们的活动规律,找到最佳的设伏地点和方法。这件事,需要从长计议,耐心观察。
来到溪边,鱼塘是他每日必看的“产业”。水位已恢复平静,水质重新变得清澈。他仔细查看岸边,那些疑似食鱼动物留下的抓痕没有新的增加,这让他稍感安心。他取了水,为竹滤塔补充水源。看着清澈的溪水,他又想到了那个巨大的水箱。搬运它的计划,需要提上日程了,但这无疑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需要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和更周密的准备。
返回营地,已是上午时分。今日他并不打算开启新的重大项目,而是决定进行“营地微调”和技能深化。首先,他检查了新建的竹滤塔的接水竹筒,里面已经积攒了约莫一竹筒的过滤水,水质极为清澈。他喝了一口,甘甜清冽,远超直接饮用的溪水。成功!这让他对未来的饮水质量充满了信心。
接着,他着手改善熏架。随着食物种类的增加和数量的积累,现有的熏架显得有些拥挤。他砍来新的树枝,加固了结构,增加了悬挂的横杆,使得熏肉之间的间隙更大,烟雾流通更顺畅,熏制效果也会更均匀。
然后,他将注意力放回了织布机上。经过多日的持续工作,那块计划中的毯子已经初具规模,面积足够覆盖他的上半身。他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平纹编织,开始尝试挑战更复杂的纹理。他回忆着模糊的记忆中的编织技巧,尝试着间隔地挑起不同数量的经线,让纬线穿梭形成简单的波浪状图案。这需要更高的注意力和手法控制,失败了几次,拆掉重来,但他乐此不疲。这种技艺上的挑战,是对抗精神空虚的良药。
午后,阳光变得有些炙热。他暂停织布,拿出那张正在鞣制的厚实猪皮。经过多日的刮削和涂抹油脂,皮子已经变得柔软了许多,但还需要反复的揉搓和拉伸,使其更加柔软耐用。他用力揉搓着皮子,感受着皮革纤维在手中逐渐变得柔韧,这个过程枯燥却充满实效。
他又拿起那块林猪的腿骨和燧石刀,继续打磨他的骨凿。骨头坚硬,进展缓慢,刀锋与骨头摩擦发出“沙沙”的声响。他并不着急,每一点形状的改变都是进步。他幻想着这把骨凿将来或许可以用来雕刻木头,或者处理更精细的皮具。
傍晚,他前往盐田。经过两天的暴晒,新扩建的盐池果然没有让他失望。池底结满了厚厚一层洁白的盐晶,在夕阳下闪闪发光,如同碎银铺地。而老盐田的产量也似乎因为有了“兄弟池”分担蒸发压力而保持稳定。他心满意足地用蚌壳仔细刮取,今天收获的盐量是往日的一倍还多!他小心地用大树叶包好,存放进储物间。盐仓的充实,意味着他应对未来的底气又足了一分。
赶海成了纯粹的放松。他沿着海滩漫步,看着潮水退去后留下的错综复杂的纹理,寻找着可能被冲上岸的惊喜。今天,他只捡到几个普通的贝壳和一截韧性很好的塑料绳,他仔细收了起来。
晚餐是熏猪肉、野菜汤,以及几块烤熟的蟹肉,昨天捕获的螃蟹还剩一只。食物的多样性让用餐过程变得愉快。
夜幕降临,油灯的光芒再次充盈小屋。林凡没有进行高强度劳动,而是就着灯光,仔细审视着营地的一切:运转良好的滤水装置,稳固的熏架,增多的盐储备,日渐增长的布匹,还有那张正在变得柔软的猪皮。这一切,都是他五十多天来汗水和智慧的结晶。
孤独感依旧,尤其是在这寂静的夜里。但此刻,这种感觉不再那么尖锐,反而更像是一种沉静的底色。他拿起那块带有简单波浪纹路的布,在灯下细细抚摸。这粗糙的织物,不仅仅能保暖,更是他内心秩序和创造力的体现。
他知道,明天,他会继续观察水鸟的踪迹,设计新的陷阱;会继续编织,让毯子的图案更丰富;会继续鞣制猪皮,揉搓骨凿;会收集更多的盐……
生活的意义,或许就隐藏在这日复一日的微小改进和持续创造之中。他吹熄油灯,躺在黑暗中,听着熟悉的声响,心中一片平静。第五十四天,在鸭踪带来的新期待与营地有条不紊的微调中,安然度过。
喜欢孤岛求生:从零纪元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孤岛求生:从零纪元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