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褪去,晨曦微露。四夷馆内,梧国使团众人几乎一夜未眠,皆在焦急地等待着杨盈从宫中归来。当看到杨盈乘坐的宫廷马车安然返回,她本人虽面色疲惫,但眼神清亮,步履沉稳地踏入馆驿时,所有人都松了口气,连忙围拢上去。
宁远舟强撑着病体,急切问道:“殿下,宫中情况如何?安帝他……”
杨盈轻轻摆了摆手,示意自己无碍,将昨夜在偏殿与安帝那番暗藏机锋的对话,简明扼要地叙述了一遍。众人听闻安帝先是晾了她半个时辰,后又言语百般刁难轻视,皆感愤慨,但听到杨盈不卑不亢、据理力争,甚至反将安帝一军时,又不免心生敬佩与欣慰。这位他们一路护持、亲眼见证其成长的殿下,已然有了独当一面的气魄与智慧。
“安帝虽未明确和谈日期,但经此一事,他必不敢再过分小觑于孤。”杨盈总结道,语气中带着一丝疲惫,却更有一种历经锤炼后的坚定,“我等只需在馆驿中静候便是。”
然而,安帝的“静候”旨意,却远比他们预想的更为煎熬。
接下来的整整一日,从清晨天色蒙蒙亮,到日头逐渐升高,再到午后阳光变得炙热,最后夕阳西下,暮色四合,四夷馆内一片死寂。没有任何来自宫中的消息,没有安排任何活动,甚至连基本的饮食供应都显得敷衍和延迟。安帝仿佛彻底忘记了还有这么一支梧国使团的存在。
这种无声的冷落,比直接的刁难更让人感到压抑和屈辱。杜长史在院中来回踱步,唉声叹气;钱昭、于十三等人面色冷峻,手按兵刃,警惕着任何风吹草动;宁远舟伤势未愈,躺在榻上,眉头却始终紧锁;如意虽沉默不语,但眼中也凝聚着化不开的忧色。
而被刻意“遗忘”的焦点——礼王杨盈,则从清晨起身后,便依照礼节,在自己的房间内正襟危坐,等待着那不知何时才会到来的“召见”。她拒绝了如意让她稍作休息的建议,坚持要保持随时可以应召的状态。
时间一点点流逝,房间内的光线由暗到明,再由明转暗。侍从送来的早膳、午膳,皆是最简单的清粥小菜,而且冰冷迟滞,明显是被人刻意怠慢。杨盈看着那些食物,没有动筷,只是让人撤了下去。她并非不饿不渴,而是心中憋着一股气,一股不容许自己在这等屈辱下进食的倔强。
起初,她心中还有些许紧张与不确定,担心是否昨夜自己的应对出了差错,惹怒了安帝。但随着日头升高,腹中饥饿感与身体疲惫感阵阵袭来,她的心反而在极致的寂静与等待中,渐渐沉淀下来。
她回想起这一路走来的艰辛。从最初那个深宫中不谙世事、只知憧憬情爱的公主,到被迫成长,学习礼仪、权谋、甚至武艺;经历郑青云的背叛与欺骗,亲手刃敌的恐惧与决绝;目睹元禄为保护自己而重伤,感受六道堂众人的忠诚与牺牲;在落鹰峡亲手捧起那些为国捐躯的英烈骸骨……一幕幕场景在她脑海中闪过,如同淬火的钢铁,一遍遍锤炼着她的心志。
安帝的冷落,不过是想用这种方式磨掉她的锐气,让她在漫长的等待与生理的煎熬中崩溃,最终像一个真正的、无助的孩童般,向他摇尾乞怜,任由他拿捏。
想明白了这一点,杨盈眼中最后一丝迷茫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冰冷的清明与决然。她代表的不是自己,而是身后千千万万的梧国子民,是那些战死沙场、埋骨他乡的英魂,是皇兄回归的希望!她绝不能在这里倒下,绝不能露出丝毫软弱!
当窗外的天色彻底暗沉下来,暮霭笼罩了四夷馆,一名安国内侍才姗姗来迟,依旧是那副皮笑肉不笑的模样,站在杨盈房门外,尖着嗓子道:“礼王殿下,陛下今日政务繁忙,实在抽不出空来召见。您看,这天色也晚了,您还是先用晚膳,早些歇息吧。召见之事,且待日后,陛下得空了,自会安排。”
这话语,与昨夜如出一辙,充满了敷衍与推诿。
若是昨夜的杨盈,或许还会心存一丝期盼,或者感到愤怒。但此刻,枯坐一日,水米未进,身心皆经历了一番洗礼的她,心中已是一片澄澈的冰原。
她缓缓站起身,因久坐和饥饿,身体微微晃了一下,但她立刻稳住了。她整理了一下身上那套因为坐了一天而略显褶皱的亲王常服,抚平衣角的每一丝皱褶,动作缓慢而郑重。
然后,她走到门口,亲自打开了房门。
门外的内侍没料到她会突然开门,脸上那职业化的假笑僵了一下。
杨盈的目光平静地扫过他,那目光不再带有丝毫属于少女的怯懦,而是一种属于王者的、不容置疑的威仪。她没有质问,没有抱怨,甚至没有流露出任何不满的情绪,只是用清晰而平稳的声音,一字一句地说道:
“有劳公公传话。既然安帝陛下国务如此‘繁忙’,连日都‘无暇’接见外臣,商议关乎两国和平之要务。那么,外臣也不敢再在此‘叨扰’陛下。”
她微微抬起下颌,语气斩钉截铁,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
“请转告陛下,外臣明日便会向鸿胪寺递交文书,启程返回梧国。至于和谈之事,既然安国并无诚意,我梧国亦不强求。一切后果,皆由贵国承担!”
说完,她不再看那内侍瞬间变得惊愕失措的脸色,径直转身,对闻声赶来的宁远舟、如意等人沉声道:“收拾行装,我们准备回国。”
这一刻,整个四夷馆仿佛都安静了。所有人都震惊地看着杨盈,看着她那虽然单薄却仿佛蕴含着无穷力量的背影。谁也没想到,这位年轻的礼王,在被如此刻意冷落、羞辱了一整天之后,没有哭诉,没有妥协,而是选择了最直接、也最刚烈的方式进行反击——以退为进,直接威胁终止和谈!
这一招,无疑是将了安帝一军!若杨盈真的就此回国,安国不仅将背上失信于天下的骂名,之前所有从梧国获取利益(包括赎金)的打算都将落空,更可能激化两国矛盾,重启战端!这个责任,即便是安帝,也绝不敢轻易承担!
杨盈此举,无异于在沉寂的死水中,投下了一颗巨石。
喜欢医念关山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医念关山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