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潇南正式进入了二胎孕期。与怀阿叙时那种新鲜、激动、被全方位呵护的体验截然不同,这一次的感受,真切地印证了那句“一胎照书养,二胎照猪养”的俗语,其中滋味,复杂得多。
首先是心情,天壤之别。
怀阿叙时,她几乎是迫不及待地宣布喜讯,享受着亲朋好友的祝福和瞩目,每天沉浸在即将为人母的喜悦和期待中,情绪平稳得如同宁静的湖泊。
而这一次,除了告知最亲近的家人和朋友,她几乎没了广而告之的欲望。
期待感依旧有,但更多地被一种现实的发愁所覆盖——愁的是如何平衡对阿叙的陪伴和孕期疲惫,愁的是未来两个孩子的教育资源分配,愁的是早已被阿叙“榨干”的精力是否还能应对一个新的小生命。
当阿叙因为调皮捣蛋不听话时,她发现自己很难再像以前那样耐心引导,孕激素的影响让她变得易燃易爆炸,常常控制不住地对儿子发了脾气,事后又陷入深深的自责。
其次是身体,今非昔比。
怀阿叙时,她产检一路绿灯,身体轻盈,吃嘛嘛香,甚至还有闲情逸致研究各种孕期美食,生的前一晚还能气定神闲地和韩彻打几圈麻将。
到了这二胎,孕早期的剧烈孕反、莫名其妙的低烧、医生警告的“先兆流产”风险,就把她折腾得够呛。
如今孕中期,趾骨联合处的分离痛常在翻身或行走时袭来,腰酸背痛如影随形,夜晚的失眠和莫名的烦躁更是家常便饭。
那些在一胎时只是听说过的症状,这次她几乎尝了个遍,从心理到身体,都弥漫着一种“不舒服”的疲惫感。
最后是待遇,冷暖自知。
怀阿叙时,她是家里的“大熊猫”,韩彻小心翼翼,父母关怀备至,所有人都围绕着她,期待着那个“唯一”的孙辈。
而这一次,家人的喜悦依旧,但那种“稀罕”劲儿确实淡了。大家似乎都觉得她是“有经验的人了”,很多事情可以自己搞定。韩彻依旧体贴,会包揽家务,会在她腰疼时为她按摩,但不会再像第一次那样,因为她打个喷嚏就如临大敌。
大家的注意力,不可避免地更多分配给了已经会跑会跳、存在感极强的阿叙。
一天下午,苏晴带着初初来串门,看着林潇南一边忍着孕吐,一边还要处理阿叙和初初抢玩具的“纠纷”,疲惫地靠在沙发上,忍不住感慨:“这怀二胎,真是比一胎辛苦太多了。”
林潇南无奈地笑了笑,摸了摸自己隆起的肚子,轻声说:“是啊。还有一点,怀阿叙的时候,觉得生儿生女都一样,都是宝贝。现在……”
她顿了顿,脸上露出一丝复杂的情绪,“已经有了阿叙这个皮小子,就特别特别希望这是个女儿,想着能儿女双全,想着能有个贴心小棉袄。”
苏晴理解地拍拍她的手:“我懂,人之常情。”
这时,小阿叙跑过来,把手里的饼干递给妈妈,好奇地看着妈妈的肚子:“妈妈,妹妹什么时候出来陪我玩?”
林潇南看着儿子天真无邪的脸庞,心里那点因为孕期不适和待遇落差而产生的微小失落,瞬间被抚平了。她拉过儿子,亲了亲他的脸蛋。
虽然过程更辛苦,关注度有所分散,但这个选择是他们共同做出的,是为了给阿叙一个血脉相连的亲人,是为了让他们的家更加圆满。
这份“甜蜜的负担”,带着更真实的烟火气,也蕴含着更深刻的、关于成长与责任的寓意。
她知道,韩彻的爱并未减少,只是转化成了更沉稳、更融入日常的支撑。而阿叙那句“妹妹”的呼唤,更是照亮这略显疲惫的二胎之路的,最温暖的光。
二胎的孕期,少了些梦幻,多了些真实;少了些众星捧月,多了些并肩作战。
但正因为经历了这一切,当这个新生命最终降临是,那份喜悦与感动,或许会比第一次,更加厚重和坚韧。
喜欢韩教官的专属小迷糊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韩教官的专属小迷糊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