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黎部族带来的战争阴云,如同夏日暴雨前堆积的、厚重而铅灰色的积雨云,沉甸甸地压迫在整个有莘氏部落的上空,更以一种近乎实质的重量,死死压在巫者玄明的心头。昔日围绕那块天外“圣石”的种种争议、内部权力的微妙角力,此刻,在这迫在眉睫、关乎种族存亡的外部威胁面前,都被迅速地凝练、压缩为一种具体而尖锐、不容回避的核心需求——力量!一种能够切实守护家园、有效震慑外敌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实质性力量!玄明比任何人都更加清醒地认识到,那看不见的时间沙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流逝,留给他的时间,已然不多了。
在如此巨大的内外压力双重挤压之下,玄明的研究方向,被残酷的现实逼迫着,转向了一条更为激进、更具危险性,同时也必须更具主动性和攻击性的道路。他不再满足于,也无法再安于仅仅作为天地灵气的“通道”与“温和调节器”,像远古的治水者般,只是小心翼翼地疏导溪流,使其滋养部落的土地与生命。现在,他必须尝试成为灵气的“主动引导者”与“意志塑形者”,要像部落里最杰出的战士驾驭烈马、最娴熟的工匠铸造青铜利器一样,去命令、去掌控、去锻造这股无形无质却又蕴含磅礴伟力的自然能量!这是一次跨越认知边界、踏入未知领域的危险尝试,一次在没有任何先贤指引下的、凭借直觉与勇气的强行探索。
他的研究,摒弃了所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从最基础、最微观之处再次起步。目标简单、纯粹,甚至显得有些笨拙:尝试将那弥漫在空气中、感知里无形无相的灵气,通过自身意志的召唤,聚集、压缩于身体的某一特定局部。在共鸣之石那恒定流淌的幽幽微光辅助下,玄明屏息凝神,将全部的意识如同收网的渔夫般,彻底沉入自身的生命感知深处。他仿佛抛下了一根由意念编织的、极其纤细的丝线,小心翼翼地引导着那一丝微弱却在他感知中清晰无比的灵气流,如同引导一滴不愿屈服的水银,缓缓地、艰难地,试图将其汇向并束缚在他的右手食指指尖。起初的过程,充满了挫败。无论他如何凝聚精神,如何调整呼吸,如何想象那能量的汇聚,指尖的触感依旧空空如也,与平日并无任何不同,感受不到任何力量的充盈或异样的波动。失败,如同冰冷的潮水,一次又一次地淹没他初燃的希望。石虎始终如一尊沉默的石雕,守候在一旁,他看着玄明日复一日地枯坐,眉头紧锁,额角甚至因精神的极度消耗而渗出细密的冷汗,内心焦灼万分,却不敢发出丝毫声响,生怕打扰了这脆弱的探索进程。
然而,命运的转机,总在不经意间的坚持中悄然降临。在某一个夕阳即将沉入西山、天际被染成一片凄艳橘红的傍晚,当玄明再次进入物我两忘、心神与灵气感知完全融合的深层境地时,一直凭借猎人敏锐直觉默默观察的石虎,猛地瞪大了他那双惯常沉静如古井的眼眸。他清晰地看到,玄明平伸的、纹丝不动的右手食指指尖周围的空气,似乎出现了一种极其细微的、如同隔着灼热沙漠观望远方景物时的水波般扭曲与晃动!并且,在那扭曲景象的最中心点,蓦地闪现出一丝微弱的、却无比真实的、如同夏夜林间萤火虫尾焰般的柔和白色光点!它虽然微弱得仿佛下一刻就会熄灭,却异常稳定地持续了数次呼吸的时间,才如同耗尽了力气般,缓缓隐去。
“成功了!玄明,你成功了!”石虎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与震撼,压低声音,用一种近乎气音的语调惊呼道,生怕声音稍大便会惊散这来之不易的奇迹。
玄明缓缓地、仿佛耗尽了全身力气般睁开了双眼,他没有去看激动不已的石虎,而是首先凝视着自己那已然恢复寻常、看不出任何异常的指尖,脸上却并无半分成功的喜悦之色,反而愈发显得凝重,眉宇间锁着更深的思虑。他轻轻摇了摇头,声音带着过度消耗后的沙哑与疲惫:“徒具其形,未具其神啊,石虎。你看到了,这点微光,这点凝聚,甚至连惊退林间最胆小的野鹿都做不到,它更像是一个虚幻的泡影,更何谈去抵御那些彪悍如虎狼、武装到牙齿的九黎战士?”他顿了顿,深吸了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对前路艰难的深切忧虑,“但这微光,至少像黑夜里的北斗星,证明了我们摸索的方向是对的。灵气,这种天地间的能量,确实可以被我们自身的意志所约束、所凝聚!这,就是希望的火种。”
他将这最初级的、仅仅能将灵气汇聚于身体特定点位、尚无法产生任何实际效用的方法,郑重地命名为 **“凝气”**。这虽是探索力量之路那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步履蹒跚,成效甚微,却无疑是一个具有划时代里程碑意义的开端!它标志着人族,第一次从被动地接受天地恩泽、祈求自然庇佑的蒙昧状态,勇敢地转向了主动探寻自身内在潜能、意图驾驭自然伟力的觉醒起点!
“凝气”的初步成功,仅仅是打开了第一道门扉,紧接着摆在玄明面前的,是更为艰难、更为抽象的挑战——如何将这股凝聚于体内的灵气,按照自身的意志,有效地、可控地向外释放出去,并作用于外界?他将这个更为高阶的阶段,称之为 **“御气”**。这个过程,远比“凝气”要困难百倍,充满了不可预知的凶险。灵气一旦离开了身体经络的天然庇护与束缚,就如同彻底挣脱了缰绳的原始野马,瞬间便失去了所有控制,以往辛苦凝聚的能量结构会在刹那间土崩瓦解,迅速溃散,消融于无边无际的广阔天地之间,难以维持其基本的形态,更遑论按照施术者的心意进行定向释放、产生预期效果。玄明尝试了他所能想到的各种方法:握紧拳头,试图将灵气如同拳风般冲击而出;挥动手掌,期望能劈出锐利的能量锋刃;甚至仅仅伸出食指,全力集中意念试图引导灵气如箭矢般射向目标……结果,无一例外,皆以彻底的失败告终。每一次尝试,都像是在对抗整个世界的自然法则,带来的只有深深的无力感与精神的急剧耗损。
连续的高强度、高失败率的研究,所带来的精神巨大耗损,开始如同跗骨之蛆般,凶狠地反噬他的肉身。他的脸色日渐苍白,失去了健康的光泽,眼窝深陷,布满了疲惫的血丝;原本还算匀称的身形,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瘦下去,宽大的祭袍穿在身上,更显得空空荡荡。在一次不甘失败的、强行催谷自身潜力、试图将一股远比平时更加强横的灵气逼出体外的危险尝试中,他只觉得胸口猛地一窒,仿佛被无形的巨锤狠狠砸中,气血瞬间逆流而上,喉头一甜,竟完全控制不住地张开口,“哇”地一声,喷出了一小口鲜红的血液,那刺目的红色,星星点点地溅落在他铺在身前、用于记录心得的粗糙兽皮上,如同雪地中绽开的红梅,带着一种凄厉的美感。
“玄明!”石虎大惊失色,如同被雷电击中般从地上一跃而起,急忙上前用强壮的手臂扶住玄明那摇摇欲坠、仿佛随时会散架的身体,声音里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惊慌与心痛,“停下!快停下吧!我的兄弟!再这样下去,不等九黎人打过来,你自己就要先倒下了!部落不能没有你!”
玄明借着石虎有力的搀扶,剧烈地喘息着,艰难地缓缓坐直身体。他没有去看兽皮上那摊刺目的血迹,而是用袖口随意而用力地擦去嘴角残留的血痕。令人惊讶的是,非但没有在失败和受伤面前气馁、退缩,他那双因虚弱而有些失焦的眼眸深处,反而猛地燃烧起了一种更加明亮、更加炽热、更加执着的信念之光!“不,石虎,不能停。”他喘息着,声音虽弱,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目光灼灼地投向那块始终静默流淌着微光的共鸣之石,“恰恰相反,我好像……有点明白了,明白我们之前错在哪里了。”他仿佛在剧烈的痛苦中捕捉到了那一闪而逝的灵光,“灵气,并非无意识、任人摆布的死物,它有其自身独特的‘存在韵律’与内在的‘能量意向’。我之前的方法,大错特错!强行驱策它,压制它,如同逆着万丈洪流游泳,不仅费力不讨好,终将被其磅礴的力量所反噬、所吞噬。我们必须……必须学会因势利导,以自身纯净的意念去主动契合它的自然频率,成为它的‘伙伴’与‘向导’,倾听它的声音,理解它的流向,而非做一个粗暴的、只想征服的‘驱策者’。”
这一次的受伤与吐血,仿佛阴差阳错地打通了他长久以来闭塞的某个关键性关窍。他彻底摒弃了之前那种带有对抗和强迫性质的思路,转而追求一种更深层次的、与能量本质的“共鸣”与“和谐”。他不再试图用意志去“推”动灵气,去“命令”灵气,而是开始尝试“邀请”它,让自己的意念化为一道无形而优美的轨迹,一个充满善意的引导,吸引它们,陪伴它们,让它们自然而然地、欢快地沿着他心中所构想的路径流淌、汇聚,最终,以一种近乎艺术的方式,按照他的意志释放出去,与外界互动。
那决定性的突破时刻,在一个月华如水、清辉洒满大地的满月之夜,终于降临了。清冷而纯粹的月华,如同母亲的抚慰,笼罩着万物,而那块共鸣之石在如此充沛的太阴精华滋养下,其内部散发的能量波动,也达到了一个短暂而和谐的峰值。玄明心有所感,仿佛与这片天地、与这块奇石产生了更深层次的连接,他再次进入那种深沉的冥想状态。这一次,他掌心向上,摊开双手,意念空灵澄澈,不再执着于“必须释放”、“必须成功”的结果,而是全身心地沉浸在与周围灵气进行无声交流、和谐共舞的美妙韵律之中。忽然之间,一种福至心灵的感觉涌遍全身,他遵循着那玄妙的直觉,掌心对着前方虚空,极其轻微地、柔和地一吐,一道无形无质、肉眼根本无法捕捉,却又能被他自身和身旁感知敏锐的石虎清晰感知到的、柔和而凝聚的冲击波动,如同将一颗圆润的石子投入绝对平静的湖面所漾开的第一圈涟漪,自他掌心悄然推出,无声地掠过空气。
“噗”地一声极其轻微的、几乎细不可闻的响动。五步之外,那张粗糙石桌上,那盏用以计量夜晚时辰的、豆粒大小的油灯灯火,那稳定跳动的橘黄色火苗,应声而灭!仿佛有一只看不见的手,轻轻掐断了它的生命。一缕细微的、带着油脂气味的青烟,在清冷的月光中袅袅升起,盘旋着,最终消散无踪。
石虎猛地屏住了呼吸,一双虎目瞪得滚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眼前所见的这一幕!隔空灭烛!这在过去,只存在于部落最古老的传说之中,是那些能够驱使风雷、沟通鬼神的大巫才能展现的神迹!而今天,就在他的眼前,由他最好的兄弟,玄明,亲手实现了!
玄明缓缓地、带着一种仪式感般收回了手掌,他久久地凝视着那缕尚未完全散尽的青烟,脸上那因为长期紧绷而显得僵硬的表情,终于如同冰雪初融般,浮现出一丝如释重负的、带着无尽希望与欣慰的浅浅笑容。这一缕由他亲手引导而出的微风,其物理威力固然微不足道,甚至还不如一个健康孩童鼓起腮帮用力吹出的一口气。但它所代表的意义,其所蕴含的象征性重量,却重逾千钧!——这标志着从内在的“凝气”到外在的“御气”,这最关键、最艰难的一步,取得了历史性的、关键性的突破!这是真正的从无到有,从零到一的质变!
他将这套尚在雏形、远未成熟、却已证明可行的主动操控灵气的理论与方法框架,统称为 **“御气之法”**。他坚信,眼前的隔空灭烛,仅仅是一个伟大征程的开端,是冰山浮出水面的第一角。随着未来对能量本质理解的不断加深,以及对操控技巧的千锤百炼,这“御气之法”必将衍生出无穷的妙用:或可形成坚韧无比、足以抵挡刀兵箭矢的灵气护盾;或可发出凌厉无匹、足以开碑裂石的灵气冲击;甚至,可能进一步发展出用以疗愈伤患、提升奔袭速度、扩展感知范围的种种神奇应用。这,正是他预想中,用以应对九黎部那如山岳般压迫而来的威胁的、最具潜力的核心手段,也是通往那更深奥、更强大、更不可思议的力量体系的唯一基石。
紧迫得令人窒息的形势,不容许他独自一人躲在安静的内室中慢慢探索、细细雕琢。他开始将最初步、最安全的“凝气”诀窍与心得体会,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最为信赖、心性也最为坚韧沉稳的石虎,让他先行打下坚实的基础,以期在不久的将来,当风暴真正来临之时,自己身边能多一份可以依赖的强大助力,能将这初生的力量,真正应用于守护部落的实践之中。同时,玄明也深刻地意识到,要完善、要拓展这套前所未有的力量法门,绝不能仅仅依靠个人的闭门造车与冥思苦想,他必须再次鼓起勇气,从共鸣之石那浩瀚如星海、深邃如宇宙的古老知识库藏中,汲取更多关于能量本质、运作法则与天地规律的源头智慧。一条充满了未知荆棘、却也同时通往无限可能与辉煌未来的道路,已在他执着而坚定的脚步下,缓缓地、却不可逆转地铺展开来。
喜欢天启之石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天启之石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