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力带着小花和小群回到四合院时,刚过下午三点,远远就听见中院传来一阵尖锐的争吵声,夹杂着桌椅碰撞的响动。
他加快脚步走过去,只见闫阜贵和贾张氏正站在贾家门前,唾沫横飞地对骂,周围围了一圈看热闹的邻居,连傻柱、许大茂和刘光齐都凑在人群里,看得津津有味。
“闫老抠!你脸皮咋这么厚?居然敢来我家要钱?”
贾张氏叉着腰,声音尖利得像破锣,“你这个三大爷是怎么当的?连个门都看不住,把街道办的人放进来吓我们,我没找你要精神损失费就不错了,你倒好,还敢反过来讹我!”
闫阜贵气得脸都红了,指着贾张氏的鼻子反驳:“你胡说八道什么!那天要不是我喊那一嗓子,你们早就被抓了!许大茂、傻柱他们都给了我两块钱,凭啥你不给?你这是想赖账!”
原来,闫阜贵上午去了傻柱、许大茂和刘海中家,凭着 “通风报信” 的由头,硬是从每家要到了两块钱。
尝到甜头后,他下午壮着胆子来找贾张氏,本以为能顺利拿到钱,没想到贾张氏根本不买账,还把他骂了一顿。
“两块钱?你咋不去抢!”
贾张氏冷笑一声,故意提高声音,让周围人都听见,“我家东旭一个月工资才三十二块,两块钱够我们家买十斤二合面了!你闫老抠自己爱算计,别把主意打到我贾家头上!”
周围的邻居们听得啧啧称齐。
两块钱在这年头可不是小数目,够普通家庭吃十天的饭,难怪贾张氏不肯给。
傻柱在人群里阴阳怪气地喊:“三大爷,您这钱赚得容易啊,喊一嗓子就两块,比我上班都强!”
许大茂也跟着起哄:“就是啊,三大爷,您要是天天喊两嗓子,不出半年就能在院里盖新房了!”
刘光齐没说话,但脸上的笑容也带着几分幸灾乐祸。
他上午被闫阜贵要走两块钱,心里正不痛快,看到贾张氏怼他,正好解气。
闫解成站在父亲身后,头都快低到胸口了。
他早就劝过父亲别来贾家要钱,可闫阜贵根本不听,现在被当众嘲讽,他觉得脸上火辣辣的。
这时,有人看到陈大力回来了,赶紧喊:“大力回来了!大力,你是不是也被三大爷要了两块钱?”
傻柱、许大茂和刘光齐也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问。
陈大力点了点头,没多说。
他可不想让众人知道自己没给钱,免得有人心里不平衡,又闹出别的事来。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只想安安稳稳过日子。
闫阜贵看到陈大力,像是看到了救星,赶紧说:“大力,你说说,那天是不是我喊那一嗓子帮了你们?他们都给了我两块钱,就贾张氏不给,你评评理!”
陈大力看了看闫阜贵,又看了看贾张氏,淡淡地说:“三大爷,贾大妈,大过年的,别为了两块钱伤了和气。院里的事,还是院里解决,闹大了对谁都不好。”
贾张氏本来还想接着骂,听到陈大力的话,心里掂量了一下。
她知道陈大力不好惹,要是真把他惹急了,自己讨不到好。
闫阜贵也明白,再闹下去只会更丢人,只能恨恨地瞪了贾张氏一眼,嘴里嘀咕着 “以后有你好受的”,转身回了家。
一场闹剧就这么收场,邻居们见没热闹看了,也纷纷散去。
只有闫阜贵回到家后,还在对着闫解成发脾气,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找机会给贾家使个绊子,把这两块钱的仇给报了。
晚上,陈大力看离睡觉还早,便对小花和小群说:“你们在家乖乖待着,我去师傅家一趟,晚点就回来。”
说完,他从橱柜里拿出之前准备好的礼物。
两斤五花肉、一斤白面、还有一包水果糖,这些都是他特意留着给师傅的。
他骑着自行车,很快就到了王师傅家。
王师傅一听是他来了,赶紧开门,看到他手里的礼物,脸上笑开了花:“大力,你来就来,还带这么多东西干啥?”
嘴上这么说,手却接过礼物,往屋里拎,眼神里满是自豪。
自己这个徒弟没白教,才几个月就混得这么好,还这么懂事。
“师傅,这是我的一点心意。”
陈大力笑着说,跟着王师傅进了屋。
屋里收拾得干净整洁,桌上还摆着没喝完的茶水,显然是刚有人来过。
“你师兄他们下午来了,刚走没多久。”
王师傅给陈大力倒了杯茶,笑着说,“他们还念叨你呢,说你现在在厂里出息了,都成技术员了。”
陈大力喝了口茶,谦虚地说:“都是师傅您教得好,不然我哪能有今天。”
他跟王师傅聊起厂里的事,从设备维修说到技术改进,王师傅听得很认真,时不时还提点他几句,教他怎么跟领导和同事相处。
“你年轻,有本事,但也得注意分寸。”
王师傅语重心长地说,“在厂里做事,不光要技术好,还得会做人,别太张扬,也别让人欺负了去。”
陈大力点点头:“师傅,我记住了。”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眼看快九点了,陈大力起身告辞:“师傅,时间不早了,我得回去了,小花和小群还在家等着呢。”
王师傅送他到门口,叮嘱道:“路上慢点,有空常来看看。”
陈大力应了一声,骑着自行车回了家。
很快就到了开工的日子,四合院的人们都收了心,准备好好工作,多赚点钱。
陈大力一到轧钢厂,就被厂长助理叫到了办公室,说是有重要任务交给她。
“大力,厂里决定让你去下属的机械厂,指导他们改进设备。”
厂长助理笑着说,“你可是厂里重点培养的人才,这次任务一定要完成好。”
陈大力点点头:“您放心,我一定尽力。”
他带着厂里的两个同事。
林建国和陈建国,一起去了机械厂。
机械厂的张厂长早就听说过陈大力的名声,看到他们来了,热情地招待,不仅安排了食宿,还天天好酒好菜招待。
陈大力没心思享受这些,一到机械厂就钻进车间,跟工人们一起研究设备。
他凭着扎实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很快就找出了设备的问题所在,制定了改进方案。
经过一周的忙碌,两台出故障的设备终于修复好了,还比以前更高效了。
张厂长高兴得合不拢嘴,专门给轧钢厂的杨厂长打了电话,把陈大力夸了一顿。
陈大力回到轧钢厂后,杨厂长亲自在会议室表扬了他,还给他发了两百块钱的奖金。
喜欢四合院:后院正房我要了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四合院:后院正房我要了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