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陈大力一醒,就觉得每天签到太麻烦。
每天就几斤粮食、几块钱,实在不够方便,便试着问系统能不能改成每月签到。
系统沉默片刻,下一秒他脑海里就响起“叮”的一声:“恭喜宿主,系统已升级为每月签到模式,每月签到有几率获得各类技能书及丰厚奖品。”
陈大力立刻选择签到,弹出的奖励让他眼前一亮。
这可比每日签到强太多了:200斤白面、10瓶茅台酒、钳工等级直接圆满(八级钳工)、 俄语高级水平、还有100斤钓鱼饵料。
他忍不住哭笑不得:
自己这几天练钳工技能还没练够,系统直接一步到位给了八级钳工,简直像是要让他“手搓航母”。
但他没犹豫,直接选择接受奖励。
八级钳工的知识瞬间涌入脑海,陈大力身子轻轻哆嗦了一下,只觉得脑子里多了许多熟悉又陌生的内容,只能慢慢停下来消化这些新知识。
陈大力赶紧吃完早饭,推出那辆凤凰牌二八大杠自行车,直奔轧钢厂。
他迫不及待想试试,脑海里八级钳工的知识,能不能和自己的手艺对上。
到了车间,里面还没几个人。
陈大力直接上手,从四级钳工难度的零件开始,一路做到八级。
每一个零件都做得又快又精准,手和脑配合得天衣无缝,没有半点生涩。
等最后一个八级难度的零件完工,他拿起零件仔细看了看,心里彻底踏实了:
自己是真的拥有八级钳工的实力了,这系统给的知识,一点都不含糊!
等上工铃响,同事们陆续走进车间,一眼就看见陈大力的操作台上摆着一堆零件。
从四级到八级钳工难度的都有。
大伙虽有些好奇,却也没多问,只当是陈大力为了学技术,特意找了不同等级的零件来观察研究,毕竟平时陈大力就挺肯下功夫学手艺。
没人知道,这些零件全是陈大力早上刚做出来的。
他没解释,只趁着工作间隙,慢慢在脑子里梳理八级钳工的知识,把新技能和自己的实操经验一点点融合,越琢磨越觉得得心应手。
..................
轧钢厂大门外,杨厂长带着一群领导干部早早等候。
没过多久,三辆车缓缓驶入,下来的全是高鼻梁、蓝眼睛的外国面孔。
杨厂长立刻上前热情迎接,握着为首那人的手说:“聂洛夫同志,欢迎你们来支援!厂里新到的设备,就多辛苦你们了。”
聂洛夫是苏联援助技术组的小组长,身后跟着五名组员,他笑着点头回应。
杨厂长又问:“要不要我厂的技术员配合你们?也好帮着搭把手。”
聂洛夫却摆了摆手:“不用麻烦技术员,找几个实习工打下手就行。”
他心里打着小算盘。
技术是家底,就算是盟友,也不能随便把真本事露出去,多一个人知道,就多一分风险。
杨厂长秒懂他的心思,连忙应下,转头喊来后勤部的李怀德:“李主任,技术组的伙食和住宿你赶紧安排好。”
李怀德立刻点头:“杨厂长您放心,都安排妥了!招待餐让何雨柱来做,保证合同志们的口味!”
安排好苏联技术组后,杨厂长把厂里的领导和李怀德叫到一旁,语气带着几分无奈:“大家得想个办法,不能只让他们把设备装好就完了!万一以后设备出问题,咱们总不能一直受制于人,必须把关键技术学明白、学通透!”
他顿了顿,接着吩咐:“你们去钳工车间和技术科,挑些聪明伶俐、有技术功底、学东西快的人来。重点是能盯着学技术,别浪费机会!”
两个部门的负责人不敢耽误,赶紧回去筛选,没多久就把名单送到了杨厂长手里。
杨厂长翻看名单时,突然指着一个名字问:“陈大力?怎么才二级钳工?”
一旁的郭大撇子(郭主任)连忙解释:“杨厂长,这小陈同志才来厂里一个月,就从实习工升到了二级钳工,脑子特别灵光!我听说他最近技术又有突破,现在差不多有三级钳工的水平了!”
杨厂长一听,眼睛顿时亮了。
一个月连升两级,还在持续进步,这绝对是个可塑之才!
他当即对郭大撇子说:“快把名单上的人都召集起来,我亲自跟他们开个会,交代下任务!”
没一会儿,陈大力就和其他几人被召集到了会议室。直到杨厂长开口,他们才明白任务。
要去协助苏联专家组装新设备,核心是借着这个机会学技术,不仅要了解设备构造和维护方法,更得把关键技术学透、学会、学精,哪怕是专家没主动教的,也得想办法记下来。
陈大力在底下点点头,心里清楚这是个难得的机会。
杨厂长说着,目光特意落到陈大力身上:
“大力同志,你虽然现在是二级钳工,但天赋很突出。
一个月从实习工升到二级,现在听说都有三级水平了,厂里很看好你。
这次机会难得,别让厂里失望!
该学的、甚至是‘不该学’的,都得想办法弄明白!”
其他人也纷纷点头应下。
散会后,几人互相打了招呼,陈大力才发现,同行的人里只有两个是钳工车间的,剩下的大多是技术科的技术员。
和陈大力同属钳工车间的同事叫王大胆,性子看着直爽,见面就拍了拍陈大力的肩膀:“以后跟着专家学技术,可得互相帮衬着点!”
技术科那边则明显以陈建国为核心。
他是资历最深的技术员,身边跟着三个年轻同事,分别是刘宇、赵强和胡文章。
几人凑过来时,陈建国先开口:“咱们接下来得分工配合,多盯着专家的操作细节,有不懂的别硬等,瞅着机会就问,可不能浪费这机会。”
陈建国扫了眼陈大力和王大胆,语气带着点轻慢说:“你们俩进了团队,就先帮忙打打下手吧,搬搬工具、递递零件就行。”
他心里压根没指望这俩钳工能帮上技术层面的忙。
虽说杨厂长夸过陈大力有天赋,但在他眼里,钳工终究是干体力活的,哪比得上他们技术员懂原理、掌核心?
所以干脆把学习的机会都留给自己和技术科的人,只给陈大力俩人安排了杂活。
等和技术科的人分开后,王大胆忍不住吐槽:“这陈建国也太狂了!不就当个技术员吗,还看不起咱们工人了?”
陈大力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安慰:“别气,走一步看一步。到时候谁能学到真东西,谁学得多,还不一定呢。”
他心里有底,自己刚解锁的八级钳工知识,可不是光靠“打下手”就能埋没的。
喜欢四合院:后院正房我要了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四合院:后院正房我要了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