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厂长离开时扬起的尘土还在空中飘荡,轧钢厂就像是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击中一般,陷入了一片混乱和动荡之中。
而这场地震的震源,正是那位曾经权势滔天、善于投机取巧的李副厂长。
与杨厂长的调离相比,李副厂长的倒台显得更加狼狈不堪。
杨厂长的离开虽然也让人感到意外,但毕竟还带着几分体面和时代变迁的无奈。
然而,李副厂长的垮台却完全是一场赤裸裸的清算,充满了墙倒众人推的戏剧性。
随着风向的彻底转变,李副厂长过去的种种劣迹再也无法被掩盖。
他依仗权势、结党营私、打击异己,甚至在运动期间上蹿下跳、罗织罪名,这些行为都被一一揭露出来。
那些曾经被他打压、排挤过的人,那些忍气吞声多年的老工人、老干部,心中的怨气就像被压抑已久的火山,终于在这一刻爆发了。
举报信如雪花般纷纷扬扬地飞向上面,每一封信都像是一把利剑,直刺李副厂长的要害。
以前被他强行压下去的问题,如今也都被重新翻了出来,而且被放在了放大镜下,让所有人都看得清清楚楚。
调查组进驻了轧钢厂。这一次,不再是走形式,而是动真格的。李副厂长那张惯于见风使舵、堆满假笑的脸,第一次失去了血色,变得惶惶不可终日。他试图找关系,托人情,却发现往日那些称兄道弟的“盟友”,此刻都对他避之唯恐不及。他这艘船,眼看就要沉了,没人愿意陪他一起淹死。
最终的处理结果很快公布: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开除党籍,移交司法机关进一步审查其经济问题和其他严重错误。
消息传来,轧钢厂一片哗然,但更多的是暗地里的拍手称快。食堂里,工友们议论得比杨厂长离开时还要热烈,语气中充满了快意。
“活该!早就看这姓李的不顺眼了!”
“让他以前整人!报应!”
“听说问题大了,搞不好要吃花生米!”
何雨柱听着这些议论,心里毫无波澜,甚至有点想笑。李副厂长的倒台,在他意料之中。这种政治投机分子,在秩序混乱时或许能风光一时,一旦秩序重建,清算旧账,他们就是最先被抛出来的弃子。他唯一有点感慨的是,这速度比他预想的还要快一些,可见上面的决心和力度。
他想起李副厂长以前还想拉拢他,用食堂的小恩小惠和他那点厨艺来为自己铺路,被他毫不客气地怼了回去。现在看来,当初的决定是何等正确。跟这种人扯上关系,迟早被拖下水。
李副厂长的末路,给何雨柱上了最后一堂生动的“形势教育课”。它清晰地表明:旧的那套靠钻营、整人上位的路子,已经彻底行不通了。
未来,是属于有能力、有本事,并且能抓住经济机遇的人。
这也让他更加警惕。李副厂长倒台,会不会牵扯出其他人?比如,曾经跟他走得近的许大茂?
想到许大茂,何雨柱嘴角泛起一丝冷笑。那条瘸皮狗,估计此刻正在某个角落里吓得瑟瑟发抖吧?李副厂长这棵大树一倒,许大茂这种猢狲,离彻底玩完也就不远了。
“也好,扫清障碍,免得碍眼。”何雨柱心里漠然地想着。
李副厂长的倒台,对他而言,非但不是损失,反而像是为他即将开启的新征程,扫平了路上的一块绊脚石,顺便还帮他清理了一个潜在的麻烦(许大茂)。
他凝视着食堂里那些因李副厂长倒台而兴奋议论的工友们,心中如明镜般清楚,他们不过是一群冷漠的看客,而他,才是那个即将登上舞台的主角。
旧的舞台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崩塌,而新的舞台,已然在他脚下如画卷般缓缓铺开。
李副厂长的末路,恰似一记沉重的丧钟,为轧钢厂的一个时代敲响了最后的哀鸣。又仿佛是在为何雨柱的新生,奏响了激昂澎湃的序曲。
喜欢四合院:新傻柱的外耗人生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四合院:新傻柱的外耗人生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