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飞鹤”团队的系统还在进行中间步骤的计算时,“星图”原型机屏幕上的最终结果,已经清晰、稳定地显示了出来。
时间,快了近五倍!
能耗,根据旁边临时加装的电表显示,不到对方的十分之一!
结果精度,完全满足甚至略微超过了任务要求!
全场死寂。
那位林博士脸上的自信笑容僵住了,他不敢置信地凑到屏幕前,反复核对着数据。
评审专家们面面相觑,有人震惊,有人沉思,也有人脸色难看。
苏想没有去看对手,她只是走到原型机前,轻轻拍了拍还有些温热的机箱,如同抚慰一位刚刚完成冲刺的伙伴。
结果,不言而喻。
【星图】计划,以碾压般的优势,赢得了这场备受瞩目的对比测试。
之前所有关于“类脑计算不成熟”的质疑,在这场实打实的性能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星图】的胜利如同一声惊雷,震动了整个国内超算界。
然而,荣耀带来的不仅是赞誉,还有更深的忌惮。
测试结束后,那位落败的林博士在离开前,找到苏想,眼神复杂地说了一句:
“苏博士,技术很了不起。但有些路,不是光靠技术就能走通的。”
在这荣耀与压力并存的时刻,几封跨越重洋的信件,被辗转送到了苏想的手中。
信来自德国。
寄信人,是当年她在马普所时,团队里的几位核心研究员——托马斯,那位严谨到刻板的电路专家;
安娜,拥有惊人数学直觉的数据分析师;
还有汉斯,动手能力极强的实验物理学家。
在信中,他们用依旧有些生硬、却充满真诚的中文写道:
“苏博士,展信佳。
我们在《自然》上看到了您的最新论文,关于分布式异步计算稳定性的证明令人惊叹!
这完全印证了您当年在马普所时向我们描述过的构想……
我们了解到您已回到中国,并主导着【星图】计划。
得知您取得了如此辉煌的进展,我们由衷为您感到高兴。
马普所的研究虽然稳定,但缺少了您带领时那种冲破边界的激情与远见。我们……
我们渴望能再次追随您,参与这项真正可能改变未来的事业。
不知您的团队,是否还需要几个来自德国的、还算熟练的【老兵】?”
……
读完信,苏想沉默了许久。
窗外是北京的艳阳天,她却仿佛看到了海德堡那个总是阴雨绵绵的下午,
看到了他们一起在实验室里为了一个数据争得面红耳赤,也为了一个突破欢呼雀跃的场景。
这些曾经与她并肩作战的伙伴,在她离开后,依然选择了相信她,
并且愿意放弃德国优渥稳定的工作和生活,来到这个尚且简陋的仓库实验室。
这份信任,重逾千斤。
她将信件的内容在核心团队里公布。
李泽川摸着下巴,眼神精明:
“德国马普所的核心研究员……这可是金字招牌。
对我们接下来申请国际合作、提升学界地位大有裨益。
不过,待遇、安置,还有保密问题,得好好盘算。”
陈知行则考虑得更深:
“他们的加入,能极大弥补我们在工程严谨性和系统化方面的短板。
但是,中外团队的文化融合、工作习惯差异,可能会带来新的挑战。而且,”
他看向苏想,
“他们的到来,可能会进一步刺激到国内某些敏感的神经。”
苏想知道陈知行的担忧不无道理。
这不仅仅是增加几个研究员那么简单,更是一次团队结构和管理模式的升级,甚至可能引发为何重用外籍的新一轮议论。
但她更看重的是那份跨越国界的信任与对共同理想的追求。
“回信。”
苏想站起身,眼神坚定,“告诉他们,星图计划,需要他们。欢迎归队。”
她顿了顿,补充道:
“至于待遇和安置,按国内最高标准,上浮百分之二十。
保密协议和知识产权归属,按最严格的来。
文化融合的问题……”
她看向周炽和陈知行,
“就靠我们一起,用这个项目的魅力,和我们的诚意,来化解。”
几天后,苏想亲自执笔的回信,带着她的承诺与期待,飞向了德国。
德国团队的即将加入,让“星图”计划如虎添翼,但也让实验室本就紧张的空间更加捉襟见肘。
李泽川开始物色新的、更正式的研发场地。
与此同时,苏想那篇结合了【星图】初期理论成果和部分实测数据的论文,
经过陈知行的精心打磨和推荐,被全球顶级学术期刊《自然》正式接收!
消息传来,整个团队沸腾了!
能够在《自然》上发表论文,在当时的中国,是足以震动一个学科、甚至改变一个学者命运的里程碑式成就!
更何况,这篇论文的核心思想,是挑战传统计算范式的【类脑计算】!
消息首先在高层内部传开,随即如同野火般蔓延到各个高校和研究机构。
之前那些质疑“星图”是“民间作坊”、“不成气候”的声音,瞬间被这道惊雷劈得七零八落。
权威期刊的认可,是最有力的背书!
仓库实验室的电话几乎被打爆。
来自各大名校的橄榄枝、顶尖学术会议的邀请、甚至是一些国外知名实验室希望建立合作关系的意向,雪片般飞来。
“苏博士!恭喜啊!真是为国争光!”
之前那位捐赠元器件的王董事长,电话里的声音激动得发颤,
“我们就知道没看错人!”
连一向最沉稳的陈知行,在收到正式录用邮件时,握着鼠标的手指都因为激动而微微发颤!
他抬头看向被众人围住祝贺的苏想,镜片后的目光充满了难以言喻的复杂情感——
有骄傲,有欣慰,更有一种目睹传奇诞生的震撼。
周炽更是兴奋得差点把苏想抱起来转圈,被李泽川眼疾手快地拦住。
“淡定,周同志!”
李泽川嘴上说着,自己嘴角却控制不住地上扬,他看着苏想,眼里全都是笑意,“这下,看谁还敢说咱们是瞎胡闹!”
苏想被团队成员簇拥在中间,耳边是震耳欲聋的欢呼,手里捧着那张薄薄的、却重若千钧的录用通知。
她感到一阵轻微的眩晕,仿佛长久跋涉在黑暗中的人,终于看到了刺破云层的曙光。
眼眶有些发热,但她强行忍住了。
这不仅仅是她个人的荣誉,更是对整个【星图】技术路线的肯定,是对他们这群在废墟上筑梦的人,最好的嘉奖!
然而,荣耀的顶峰,往往也是暗流最汹涌的时刻。
就在实验室一片欢腾之际,陈知行接到了他母亲沈婕的电话。
喜欢80年替考北大后我成了学术妲己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80年替考北大后我成了学术妲己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