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阀崛起:八美同堂定民国

守护腾

首页 >> 军阀崛起:八美同堂定民国 >> 军阀崛起:八美同堂定民国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盗墓:黑爷的对象非人类柳萱岳风末世重生囤货,弥补上一世遗憾凡人亦可不凡拳愿?刃牙?可惜我是腕豪!豪门宠婚:酷总裁的新欢嫌我累赘分家,哥嫂肠子都悔青了神仙男友末代江山家族修仙:从青元陈氏到举族飞升
军阀崛起:八美同堂定民国 守护腾 - 军阀崛起:八美同堂定民国全文阅读 - 军阀崛起:八美同堂定民国txt下载 - 军阀崛起:八美同堂定民国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104章 纺织建厂惠及民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冀南的初秋,天高气爽,临城西郊的官道旁,一片原本荒芜的开阔地正迎来前所未有的热闹。数十面红旗在风中猎猎作响,上千名民夫肩扛锄头、手持铁锹,挥汗如雨地平整土地;锐锋特种队的士兵们往来穿梭,搬运着从阳谷漕运集市转运来的木材、砖石;江南商队的技师们则围在一堆硕大的木箱旁,小心翼翼地清点着设备零件,脸上带着严谨的神情。

这里,就是“惠民纺织厂”的选址所在地——临城西郊的十里铺,北靠官道,南邻赵王河,交通便利,水源充足,距离临城县城仅五里路程,既便于原料运入与成品运出,又能辐射周边村落,方便百姓务工。自马小丑与夏晚晴在府衙彻夜长谈敲定合作后,仅用三日,官府便完成了土地平整的前期筹备,民夫从十县县衙抽调,食宿由财政署统一供应,薪资按日结算,每日两升粮食加五文钱,百姓们积极性高涨,纷纷主动报名参与。

夏晚晴身着利落的灰色工装,头戴布帽,亲自坐镇工地督工。她手中拿着纺织厂的平面布局图,不时与负责施工的工头交流:“厂房要按图纸严格搭建,纺纱车间、织布车间、染色车间要分开,间距至少十米,防止火灾蔓延;仓库要建在地势高处,做好通风防潮,原料和成品分仓存放;工人宿舍要靠近厂区,每间住四人,配备床铺、桌椅和取暖设施,确保工人住得安稳。”

马小丑也时常抽出时间前来视察,看到工地上热火朝天的景象,心中满是欣慰。“夏主事,辛苦你了。”他走到夏晚晴身边,看着图纸上标注的车间布局,“百姓们积极性很高,不少人都来问,工厂建成后能不能招工,尤其是军属和贫苦人家,都盼着能有份安稳的活计。”

“放心,马司令,‘惠民纺织厂’,核心就是‘惠民’。”夏晚晴擦了擦额头的汗珠,笑容坚定,“我们已经拟定了招工章程,优先雇佣军属、贫苦百姓和闲置织户,薪资待遇从优,确保大家能靠手艺养家糊口。”

设备就位:上海新机,千里驰援

建厂工程紧锣密鼓推进的同时,从上海运来的十套最新式纺织机,也在锐锋特种队的全程护送下,顺利抵达临城。这些纺织机是夏氏商队耗费巨资从上海英商洋行采购的,包括纺纱机、织布机、络筒机、染色机等全套设备,机身由钢铁打造,设计精密,效率是传统木质织布机的十倍以上,能织出质地细腻、色泽均匀的细布,在江南乃至海外市场都备受青睐。

设备运输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从上海出发,经火车运至徐州,再转陆路至济宁,最后通过徒骇河支流运往阳谷,全程两千余里,既要避开四股军阀的封锁,又要防范沿途匪患。夏晚晴特意挑选了经验丰富的商队护卫,搭配沈若雁派遣的一百名锐锋队员,组成联合护卫队,日夜兼程,遇山开路,遇水搭桥,终于将设备安全送达。

“夏主事,所有设备都已清点完毕,共十套纺织机组,配套零件齐全,没有损坏。”商队的技术总管老陈,满头白发却精神矍铄,他从事纺织设备维修调试数十年,是夏晚晴特意从江南请来的核心技术人员。

“辛苦老陈师傅了。”夏晚晴说道,“厂房还有十日就能竣工,麻烦你带领技师团队,抓紧时间熟悉设备,做好安装调试的准备。工人培训也要同步推进,确保厂房竣工之日,就是设备投产之时。”

“放心吧,夏主事。”老陈拍了拍胸脯,“这些机器我熟得很,不出十日,保证调试到位。至于工人培训,我已经准备好了教材,从设备操作、安全规范到质量把控,都会一一教给他们。”

接下来的十日,老陈带领八名江南技师,在临时搭建的棚屋内,展开了设备安装调试工作。他们拆开木箱,将钢铁部件逐一取出,按图纸组装,拧紧螺丝,调试齿轮,煤油灯的光芒彻夜照亮棚屋,机器运转的“咔咔”声此起彼伏。马小丑派来的兵工厂工匠也前来协助,他们虽不懂纺织设备,却精通机械原理,在技师的指导下,帮忙搬运部件、校准精度,大大加快了安装进度。

与此同时,夏晚晴与林婉清联合发布了《惠民纺织厂招工告示》,张贴在十县的县城、乡镇和村落,内容清晰醒目:“惠民纺织厂招工三百名,优先录用军属、贫苦百姓、闲置织户;年龄十六至四十五岁,男女不限,手脚麻利、吃苦耐劳者均可报名;薪资待遇:基础月薪一两银元,另加计件提成,多劳多得;包食宿,每月带薪休假两日;工厂提供免费培训,学会为止。”

告示一出,十县百姓轰动不已。一两银元的基础月薪,比临城的平均薪资高出三成,再加上计件提成和包食宿,对于贫苦百姓而言,无疑是天大的诱惑。尤其是军属们,士兵们常年在外征战,家里缺少劳动力,生活艰难,得知纺织厂优先录用军属,纷纷前来报名。

招工热潮:军属优先,百姓踊跃

临城县城的招工点设在中心集市旁的空地上,报名第一天,天刚蒙蒙亮,就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从集市口一直延伸到城外,足有上千人。林婉清亲自坐镇招工点,与夏晚晴一同负责筛选,锐锋特种队的士兵维持着秩序,确保报名过程井然有序。

“长官,我要报名!我是军属,我丈夫在锐锋特种队当兵,家里还有两个孩子要养,我能吃苦,什么活都能干!”队伍前方,一名三十岁左右的女子高声说道,她身着打补丁的粗布衣裳,眼神中带着期盼与忐忑,名叫张桂英,丈夫是锐锋特种队的士兵,常年驻守边境,家里全靠她种地维持生计,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夏晚晴看着她手中的军属证明,点了点头:“张大姐,你符合条件,先登记一下信息,明天来参加培训。我们会教你操作纺织机,只要认真学,一定能学会。”

张桂英激动得热泪盈眶,连连道谢:“谢谢夏主事,谢谢马司令!有了这份活计,我家里的日子终于有盼头了!”

队伍中,还有不少贫苦百姓和闲置织户。十六岁的少年王小二,父母双亡,靠打零工为生,经常食不果腹,得知纺织厂招工,连夜从邻村赶来:“夏主事,林先生,我虽然年纪小,但我手脚麻利,能熬夜,求你们给我一个机会,我一定好好干活!”

夏晚晴看着他瘦弱却挺拔的身影,心中不忍:“小二,你还小,工厂的活计很累,你能坚持吗?”

“能!我不怕累!”王小二用力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我想赚钱养活自己,将来还想攒钱娶媳妇,过上安稳日子!”

夏晚晴与林婉清对视一眼,点了点头:“好,你也登记吧,培训期间要好好学,要是跟不上,可就只能离开了。”

还有一位五十岁的老织户李婶,从事织布行业几十年,一手传统织布手艺精湛,却因商路封锁,布匹卖不出去,只能在家闲置:“夏主事,我织了一辈子布,传统织布机我熟得很,你们的新机器,我肯定一学就会,我能不能报名?”

“当然可以,李婶。”夏晚晴笑着回应,“你的织布经验是宝贵财富,不仅能自己操作机器,还能帮着指导其他工人,我们欢迎你!”

招工工作持续了三日,共接收报名一千二百余人,经过筛选,最终录用三百名工人,其中军属八十名,贫苦百姓一百五十名,闲置织户七十名,男女各半,年龄结构合理。名单公布后,被录取的百姓们欢呼雀跃,未被录取的也虽有失落,但对工厂充满了期待,盼着日后能有机会再报名。

技能培训:名师授课,熟能生巧

培训工作在工厂的临时棚屋内展开,由老陈带领八名江南技师负责授课,为期半个月。培训内容分为理论教学和实操训练两部分,理论课教授纺织机的工作原理、安全操作规范、质量把控标准;实操课则让工人亲手操作机器,从简单的开机、停机,到复杂的纺纱、织布、染色,技师们手把手指导,确保每个工人都能熟练掌握。

起初,工人们对这些钢铁打造的新机器充满了敬畏与陌生,不少人连开关都不敢按,生怕弄坏了昂贵的设备。老陈见状,亲自示范,一边操作一边讲解:“大家别怕,这些机器看着复杂,其实很简单。纺纱机的核心是将棉花纺成棉纱,只要把棉花放进进料口,踩动踏板,调节转速,就能纺出均匀的棉纱;织布机是将棉纱织成布匹,注意纬线的密度,控制好车速,就能织出平整的细布。”

他演示完,让工人轮流上手操作,自己则在一旁耐心指导。张桂英第一次踩动纺纱机的踏板时,手脚不协调,棉纱要么太松要么太紧,急得满头大汗。老陈走到她身边,手把手调整她的姿势:“踩踏板要稳,力度均匀,眼睛盯着进料口,发现棉纱不均匀,就调节旁边的旋钮。慢慢来,不要急,多练几次就熟了。”

张桂英按照老陈的指导,反复练习,手指被棉纱磨破了皮,也不叫苦,晚上回到宿舍,还在回忆操作要领。经过几日的练习,她终于能纺出均匀的棉纱,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王小二学习能力强,对新机器充满了好奇,不仅认真听技师讲课,还主动向技师请教问题,很快就掌握了纺纱和织布的操作技巧,成为工人中的佼佼者。老陈对他十分赏识,经常让他协助指导其他工人,王小二也毫不藏私,把自己学到的技巧分享给大家。

李婶凭借多年的织布经验,学习进度最快。她很快就掌握了新机器的操作,还能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一些改进建议,比如调整纬线密度,让布匹更结实;优化染色工艺,让色泽更均匀。夏晚晴采纳了她的建议,效果显着,特意给她涨了月薪,让她担任织布车间的小组长。

培训期间,马小丑也经常前来视察,看到工人们认真学习的样子,心中满是欣慰。“夏主事,老陈师傅,辛苦你们了。”他说道,“这些工人都是临城的希望,教会他们一门手艺,不仅能让他们养家糊口,还能为纺织厂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马司令放心,再过几日,他们就能独立操作了。”夏晚晴说道,“我们还制定了严格的车间管理制度,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确保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

半个月后,培训圆满结束,三百名工人全部通过考核,能够独立操作纺织设备。夏晚晴为每位工人发放了统一的工装、手套和护具,带领他们参观即将竣工的厂房,熟悉车间布局和生产流程。看着崭新的厂房、精密的机器,工人们心中充满了期待,盼着早日投产,赚钱养家。

投产盛典:机器轰鸣,布出如练

厂房竣工之日,惠民纺织厂举行了简单而隆重的投产盛典。马小丑、夏晚晴、林婉清、陈明、沈若雁等核心成员出席,十县的乡绅代表、商户代表和工人家属也受邀参加,现场彩旗飘扬,锣鼓喧天,热闹非凡。

马小丑站在厂房前的高台上,对着众人高声说道:“今日,惠民纺织厂正式投产!这座工厂,是临城与江南商队合作的结晶,是‘官府出地、商户出资、利润分成’模式的实践,更是惠及民生的民心工程!它将消化临城积压的棉花,解决百姓就业,增加财政收入,打破军阀封锁,为临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百姓们纷纷欢呼喝彩。

夏晚晴接着说道:“惠民纺织厂,以‘惠民’为初心,将始终坚持优先雇佣贫苦百姓和军属,保障工人权益,生产高品质的细布,通过外贸渠道销往江南乃至海外,为临城赚取丰厚利润。我相信,在马司令的支持下,在全体工人的努力下,惠民纺织厂一定能越办越好!”

说完,她与马小丑一同拉下启动闸刀。刹那间,厂房内的纺织机同时启动,“咔咔咔”的机器轰鸣声震耳欲聋,如同奏响了一曲工业振兴的赞歌。工人们身着统一工装,精神抖擞地走上岗位,熟练地操作着机器:纺纱车间内,棉花被送入进料口,纺出一缕缕洁白均匀的棉纱;织布车间内,棉纱在织布机上穿梭,渐渐织成平整细腻的细布;染色车间内,染缸里的布匹染上鲜艳的色彩,晾干后如同绸缎般光滑。

马小丑与夏晚晴走进厂房,看着忙碌的工人和运转的机器,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夏主事,你看,这细布的质量真不错,比传统织布机织出的布好多了。”马小丑拿起一匹刚织好的白细布,手感柔软,质地均匀,不禁赞叹道。

“马司令过奖了。”夏晚晴说道,“这种细布在江南市场能卖二十银元一匹,我们月产五千匹,每月销售额可达十万银元,扣除成本,纯利润四万五千银元,官府能分六成,也就是两万七千银元,足够填补大部分财政缺口了。”

林婉清算了一笔账:“按这个利润,一年下来,官府能分得三十多万银元,不仅能解决军饷、弹药、民生开支,还能有余力投入兵工厂和煤矿建设,临城的财政终于能走出困境了!”

投产首日,惠民纺织厂就生产细布两百匹,经过质量检验后,全部打包入库,等待通过夏氏商队的外贸渠道外销。工人下班时,每个人都领到了第一笔薪资预支——五百文钱,虽然不多,却让他们欣喜不已。张桂英拿着钱,激动地说:“没想到第一天上班就能领到钱,这日子真是越来越有盼头了!”

惠及民生:就业增收,民心凝聚

惠民纺织厂的投产,如同一场及时雨,给临城十县的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三百名工人每月能领到一两银元的基础薪资,加上计件提成,不少技术熟练的工人每月能拿到一两五甚至二两银元,远超之前的收入水平。

张桂英凭借吃苦耐劳的精神,每月能织出两百匹细布,计件提成加上基础薪资,月收入可达一两八银元。她用这笔钱给孩子买了新衣服和文具,还修缮了破旧的房屋,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以前家里连顿饱饭都难,现在不仅能吃饱穿暖,还能给孩子攒学费,真要感谢马司令和夏主事!”她逢人就说,言语中满是感激。

王小二勤奋好学,很快就成为纺纱车间的技术骨干,每月收入能达到一两六银元。他租了一间宽敞的房子,把远房的奶奶接来同住,还攒钱买了一辆自行车,上下班更加方便。“现在我能养活自己和奶奶了,将来还想在县城买套房子,定居下来。”王小二的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李婶作为织布车间的小组长,月收入高达二两五银元,成为工人中的高薪阶层。她用这笔钱添置了新的织布工具,还资助了两名贫困学生上学。“我织了一辈子布,从来没想过能赚这么多钱,还能帮到别人。惠民纺织厂不仅救了我,还让我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李婶感慨道。

工人收入的提高,带动了周边产业的发展。工厂附近的村落,不少百姓开起了小吃铺、杂货铺、理发店,为工人提供餐饮、购物、理发等服务,生意十分火爆。临城县城的布庄、绸缎庄也纷纷前来订购细布,虽然外销是主要渠道,但内销也为工厂带来了额外收入,同时让临城百姓用上了高品质的本地细布。

军属们的生活改善,也让前线的士兵们备受鼓舞。锐锋特种队的士兵们得知家人在纺织厂有了安稳的工作和收入,后顾之忧得以解决,训练和作战的积极性更高了。“家里人有马司令和夏主事照顾,我们在前线打仗也更安心了!”一名士兵说道,语气中满是感激与坚定。

财政收入的增加,让临城的民生工程得以顺利推进。林婉清用纺织厂带来的税收,修缮了临城的学堂和道路,为军医馆添置了药品和设备,还为贫苦百姓发放了冬令救济。十县的百姓们切实感受到了生活的改善,对马小丑和临城国民军的信任与支持越来越深,民心凝聚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产销两旺:细布飘香,税利双收

惠民纺织厂的细布,凭借质地细腻、色泽均匀、价格合理的优势,很快在江南市场打开了销路。夏氏商队通过“临城-阳谷-徐州-上海”的外贸渠道,将细布源源不断地运往上海,再转销至杭州、苏州、广州等地,甚至通过洋行远销海外,订单络绎不绝。

“夏主事,上海的订单又来了,这次要订购一万匹细布,指定要红色、蓝色和白色三种颜色,一个月内交货。”秦管家拿着订单,快步走进夏晚晴的办公室。

“好,立即安排生产。”夏晚晴说道,“让纺纱车间增加棉纱产量,织布车间加开夜班,染色车间优先处理这三种颜色,确保按时交货。”

随着订单的增加,惠民纺织厂的月产量稳定在五千匹细布,有时甚至能达到六千匹,远超最初的预期。工厂的利润也水涨船高,每月纯利润稳定在四万五千至五万银元,官府每月能分得两万七千至三万银元,财政缺口彻底填补,还实现了盈余。

林婉清拿着最新的财政收支报表,向马小丑汇报:“司令,惠民纺织厂投产三个月,共为财政创收八万五千银元,加上土地税、盐铁专卖收入,每月财政总收入达到五万三千银元,支出四万九千银元,每月盈余四千银元。现在兵工厂的钢材和能源供应得到保障,生产恢复正常;军医馆的药品库存充足,能应对各种伤病;民生工程也能持续推进,临城的经济终于走上了正轨!”

马小丑看着报表上的数字,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夏主事和惠民纺织厂的工人们。是他们,用技术和汗水,为临城带来了生机与希望。接下来,我们要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再引进十套纺织机,扩招两百名工人,让更多百姓受益;同时,加快煤矿的建设进度,为纺织厂和兵工厂提供更充足的能源支持。”

夏晚晴也表示:“马司令,我已经联系了上海的洋行,再订购十套纺织机,预计一个月后就能抵达。扩招工人的工作也可以同步推进,优先雇佣之前未被录取的贫苦百姓和军属,让惠民纺织厂真正惠及更多人。”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惠民纺织厂的厂房上,金色的光芒映照着运转的机器和忙碌的工人。厂房外,运输细布的马车络绎不绝,工人下班的身影穿梭在乡间小路上,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惠民纺织厂的建立,不仅解决了临城的就业和财政难题,更凝聚了民心,为打破军阀封锁、实现临城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乱世之中,这座矗立在冀南大地上的纺织厂,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百姓的生活,也照亮了临城的未来。

喜欢军阀崛起:八美同堂定民国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军阀崛起:八美同堂定民国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四合院:抽暴易中海,踹翻贾张氏重生:无限堕落废土中的假面骑士万古杀帝大明最强皇太子冠军之光咸鱼她养的纸片人是星际boss我!清理员!辣手狂妃:夜帝,跪下楚剑秋柳天瑶无删减完整版战锤40K:第二军团的秘密亿万婚约:她的财富帝国上仙别跑徒儿来了超级仙王在都市狂妄医妃驾到,摄政王心头宠震惊!我竟觉醒了空间异能先菌子,后小人重生九零辣妻追夫全方位幻想末世大佬穿成炮灰女知青
经典收藏诸天抽奖:从一人开始征服王:塔尔塔洛斯精灵世界的德鲁伊侠岚:开局废物的我居然是双属性重生末日后小撩精每天都在要贴贴体术成神,拳头给忍界梳中分娘要摆烂,娃却要改命贵族学院,少爷们吻了上来自废白眼,开局觉醒重力果实退单失败美强惨上神:娇妻大我两万岁异世穿越:这个王爷有点儿甜元素光魔法师特摄盘点:开局十大冥场面我竟是异界的大反派?欲念生花梵极魔尊我有一个神道界综影视景甜甜的穿越之旅七零:美艳大小姐她有999亿
最近更新快穿之美强惨你先别惨无限恐怖:攒够五万点就收手重生逆袭:拒绝渣贱的忏悔和亲?王爷他有点难缠从生孩子开始,苟成仙古第一帝族穿越成通天,我让截教主宰洪荒我,原神启动惨死老太重生后,每天盼着当寡妇夜空中凡星点点洪荒守护者可爱祖巫十三巫祖2天之下是众生,天之上唯我一人权力巅峰开局空降汉东帮祁厅进部孤星照夜寒全球首富从养兽人开始神瞳之无限推演雷奥尼克斯想成为奥特曼米西的海归生活今日宜偏爱扫黑除恶,助我进部崩铁,什么叫我是远古遗民?
军阀崛起:八美同堂定民国 守护腾 - 军阀崛起:八美同堂定民国txt下载 - 军阀崛起:八美同堂定民国最新章节 - 军阀崛起:八美同堂定民国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