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核心圈层,从不是仅凭财富或名气就能轻易踏入的。晚宴之后,接连几日,各类私人沙龙、庭院茶会与小型拍卖预展轮番上演,这些看似风雅闲适的场合,实则是人脉交织、信息流转的隐形战场,也是苏汐暖三人敲开核心收藏圈大门的关键契机。
不同于晚宴的盛大,这些小型聚会更显私密。或是在王府改造的庭院里,煮茶论画;或是在隐于闹市的私人会所中,赏玉鉴宝。每一场聚会的参与者,非富即贵,且大多是京圈里根深蒂固的人物,他们自成一派,带着与生俱来的优越感,对圈外人有着天然的排斥与审视。苏汐暖、顾景笙与傅延州三人,一个是搅动南方商界的“外来者”,一个是行事低调却气场慑人的神秘强者,一个是久居海外归来的傅家子弟,组合本就扎眼,自然成了众人暗中观察、试探的焦点。
好在苏汐暖的“心湖映影”能力,在这些场合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她无需刻意打探,便能清晰“听”到每个人心中的盘算——那些表面的寒暄客套下,藏着的轻视、戒备、攀比与算计,都如同透明的丝线,在她眼前清晰交织。这能力让她总能精准拿捏对方的心态,在恰当的时机,一语中的,打破僵局。
那日的庭院茶会,设在一处有着百年历史的私家园林里。园内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翠竹掩映,茶香袅袅。主人是位颇有声望的老收藏家,受邀者皆是圈内有名望的人物,其中便包括了勋贵之后陆子昂。
陆子昂出身显赫,祖上曾是晚清重臣,家中传承的藏品不计其数。他自视甚高,眉宇间总带着一股难以掩饰的傲慢,看向苏汐暖三人时,眼神里的轻视更是毫不掩饰。茶会过半,众人谈及古玉收藏,陆子昂立刻来了兴致,让人捧出一个锦盒,得意洋洋地说道:“诸位,今日倒是可以让大家见识一件我家的压箱底之物——汉代谷纹玉璧。”
锦盒打开,一枚温润的白玉璧静静躺在其中。玉璧质地细腻,色泽洁白,表面雕刻的谷纹排列规整,线条流畅,确实是一件品相上佳的古玉。众人纷纷赞叹,言语间满是艳羡。
陆子昂听得愈发得意,滔滔不绝地讲起这玉璧的来历,从祖上如何所得,到历代名家的鉴赏评语,说得唾沫横飞。然而苏汐暖却清晰地“听”到了他心中的声音:「这群暴发户,懂什么叫真正的古韵?不过是拿着几个钱附庸风雅罢了。尤其是那个苏汐暖,一个南方来的女人,怕是连汉代玉璧和现代仿品都分不清楚,也配来这种场合?」
那傲慢的念头如同针一般刺人,苏汐暖却并未动怒,只是端着茶杯,浅啜一口,目光平静地落在那枚玉璧上。她对古玉的研究本就深厚,再加上“心湖映影”带来的敏锐感知,一眼便看出了这玉璧的特别之处。
待陆子昂话音落下,众人的赞叹声稍歇,苏汐暖才缓缓开口,语气平和,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陆先生这枚玉璧,确实是汉代真品,谷纹雕刻技法娴熟,包浆也自然温润,实属难得。”
陆子昂闻言,脸上露出几分受用的神色,刚要开口谦虚几句,却听苏汐暖话锋一转,继续说道:“不过,有一处细节,不知陆先生是否留意过?这玉璧的器型,看似符合汉代常规尺寸,但边缘的弧度,比标准的汉璧略缓了不足一毫米。”
她顿了顿,迎着众人诧异的目光,继续说道:“而且,玉璧内侧靠近孔沿的位置,有一道极其细微的斜切痕迹,肉眼几乎难以察觉,只有在侧光下才能看清。这并非工艺瑕疵,而是当时蜀地玉工特有的加工痕迹,在汉武帝时期的蜀郡玉作坊出品中偶有出现,算是一个非常隐蔽的时代特征。”
这番话一出,全场瞬间鸦雀无声。
陆子昂脸上的得意僵住了,他猛地凑近玉璧,拿起放大镜仔细观察。侧光之下,果然如苏汐暖所说,边缘弧度的细微差异,以及孔沿处那道几乎不可见的斜切痕迹,都清晰地呈现在眼前。他研究这枚玉璧多年,竟从未发现过这些细节!
一股羞惭涌上心头,再想起自己刚才心中对苏汐暖的轻视,陆子昂的脸颊瞬间涨得通红,原本的傲慢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惊愕与难以置信。他放下放大镜,看向苏汐暖的眼神彻底变了——那是一种混杂着惊疑、敬佩与重视的目光,再也没有半分轻视。
“苏小姐……你竟然能注意到这些?”陆子昂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语气也恭敬了许多。
苏汐暖浅浅一笑,语气依旧平和:“不过是平日里研究古玉时,多留意了一些各地玉工的工艺特点罢了。陆先生的这枚玉璧,正因为有了这些独特的时代痕迹,才更显珍贵,足见其传承的真实性。”
这番话既点出了关键,又给足了陆子昂台阶,让他心中的羞惭渐渐消散,对苏汐暖的敬佩愈发深厚。
周围的宾客也纷纷侧目,看向苏汐暖的眼神里充满了惊讶与认可。原本以为她只是个靠着美貌和运气闯入京圈的南方女人,没想到竟有如此深厚的专业功底,连陆子昂都未曾察觉的细节,她却能一语道破。
苏汐暖顺势将话题引向深入,与陆子昂探讨起汉代不同地域玉工的工艺差异,从谷纹的雕刻技法,到玉料的选材偏好,再到包浆的形成与鉴别,所言句句专业,条理清晰。陆子昂越听越投入,原本的隔阂与排斥早已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遇到知音的兴奋,两人相谈甚欢,气氛十分融洽。
不知不觉间,苏汐暖便通过这枚玉璧,拉近了与陆子昂的关系,也让在场的其他宾客对她刮目相看。原本紧闭的京圈壁垒,被她这精准一击,撬开了一道缝隙。
而这,只是几日来的一个缩影。
在另一处小型拍卖预展上,面对一位对南方商人抱有偏见的老收藏家,苏汐暖凭借对宋代瓷器的深刻理解,点出了预展中一件官窑瓷瓶的隐藏款识,“听”懂了老收藏家心中对瓷器修复的困扰,顺势分享了自己所知的古法修复技艺,瞬间赢得了对方的信任与好感。
在私人沙龙里,面对几位互相攀比、暗藏心机的名媛,苏汐暖“听”到了她们心中的焦虑与不安,没有参与攀比,反而以平和的心态分享了自己对收藏的初心,安抚了她们的情绪,不知不觉间融入了她们的圈子。
苏汐暖就像一位高明的心理棋手,总能透过表面的言行,看穿对方内心的真实想法,在他人的心防最薄弱处精准落子——或是以专业实力敲打傲慢者,或是以深度见解引导求知者,或是以真诚态度安抚焦虑者。她不疾不徐,步步为营,一点点瓦解着京圈固有的排外壁垒,为寻找“蚀月”铺平道路。
而顾景笙与傅延州,也始终与她默契配合。
顾景笙极少主动开口,却总能在关键时刻,以强大的资本实力和冷峻慑人的气场,震慑那些心怀不轨、试图刁难的人。有一次,一位试图挑衅的地产大亨,言语间暗讽苏汐暖“资历尚浅”,顾景笙只是淡淡瞥了他一眼,随口报出几个近期的投资项目,每一个的规模都足以让对方望尘莫及,那冰冷的气场瞬间让对方噤若寒蝉,再也不敢多言。他就像苏汐暖最坚实的后盾,用无声的力量,为她扫清障碍。
傅延州则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人脉与学识优势。他出身京圈,熟悉这里的规则与人际关系,总能游刃有余地穿梭在各类人物之间,以深厚的学识与得体的谈吐,与老收藏家们探讨学术,与商界大佬们洽谈合作,巧妙地为苏汐暖引荐各路关键人物,穿针引线,让她的融入之路更加顺畅。
三人分工明确,配合愈发默契。苏汐暖以智破局,顾景笙以力护航,傅延州以人脉搭桥。在京圈这张复杂的关系网中,他们如同三支精准配合的箭矢,冲破层层阻碍,一步步靠近核心收藏圈的中心,也一点点逼近“蚀月”的秘密。
每一场聚会结束,苏汐暖都会在回到四合院后,整理收集到的信息,与顾景笙、傅延州一同分析。那些看似无关紧要的闲聊,那些藏在藏品背后的故事,那些人物之间的隐秘联系,都可能藏着“蚀月”的蛛丝马迹。
夜色渐深,四合院的海棠树在月光下投下斑驳的影子。苏汐暖坐在窗前,指尖摩挲着颈间的古玉,心中清楚,这只是开始。京圈的壁垒虽已松动,但“蚀月”的秘密依旧深藏,前方的路,依旧充满未知与凶险。但她看着身边并肩而立的顾景笙与傅延州,心中便多了几分笃定。有这样默契的伙伴,有“心湖映影”的能力,她相信,无论前路如何,他们终将找到“蚀月”,揭开那尘封已久的秘密。
喜欢重生逆袭:拒绝渣贱的忏悔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重生逆袭:拒绝渣贱的忏悔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