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李皎棠回到家时,她看到父亲正在院子里用力地劈着柴,每一下都显得那么有力而熟练。母亲则在厨房里忙碌着,厨房里弥漫着食物的香气。
母亲一看到李皎棠进门,手中的锅铲似乎都被遗忘了,她急忙快步走过来,接过李皎棠手中的行李箱,满脸关切地问道:“怎么突然回来了?不是说下周才放假吗?”
李皎棠微笑着解释道:“因为我申请回老家这边的县一中实习,相对于留在北京来说,这里的手续要简单一些。昨天我办完了所有的手续,和舍友们一起聚了个餐,然后昨晚乘坐高铁,今天早上 8 点多就到了春城。我还在车站附近吃了一碗米线,味道可好了,这才赶回家来吃早饭呢。”
说完,李皎棠从背包里拿出了实习通知递给母亲,接着又掏出了一份软装草图,兴奋地说:“妈,您看看这个,这是我为茶室设计的窗帘,我选了亚麻材质的,这种窗帘透光性好,不会刺眼,而且还能挡住山上的风呢。还有烧烤台旁边,我想挂几串玉米和辣椒做装饰,这样既显得很接地气,客人拍照也会很好看哦。”
父亲缓缓地将斧头放在一旁,然后快步走到我身边,好奇地盯着我手中的草图看了起来。他的嘴角渐渐泛起一丝微笑,仿佛对我的设计很感兴趣。
“哈哈,你这孩子啊,不管走到哪里,心里都还惦记着咱们家的农家乐呢!”父亲笑着说道,眼中流露出一丝欣慰,“不过回来也好,学校离家近,你上班也方便,晚上还能帮着看看工地,一举多得嘛!”
我也笑了笑,心中暗自感叹父亲的理解和支持。虽然我在外面闯荡了一段时间,但家始终是我最温暖的港湾。
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房间里,我早早地起床,准备前往县一中报到。这是我熟悉的地方,高中时我曾在这里度过了无数个日夜。
当我走进学校大门时,一种亲切的感觉涌上心头。我径直来到教务处,接待我的竟然是高中时教我语文的周老师。看到我,周老师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他热情地迎上来,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
“欢迎回来啊,李皎棠!”周老师笑着说,“当年你可是班里的语文课代表呢,现在来实习,正好可以帮我带带高一的学生,也算是学以致用啦!”
我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心中却充满了对周老师的感激之情。能在实习期间遇到自己的恩师,这无疑是一种幸运。
李皎棠小心翼翼地用双手将整理得整整齐齐的实习资料递过去,那资料的边缘仿佛都被她抚摸得光滑无比。她的指尖还残留着刚刚从包里拿出来时的温热,这一丝温暖似乎也传递到了资料上,让人感觉这份资料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周老师微笑着接过资料,随意地翻了两页,目光却突然被李皎棠那工整的签名吸引住了。他不禁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轻声说道:“还是这么细心啊,当年收你作业的时候,我就觉得特别省心。”
听到周老师的夸奖,李皎棠心中一喜,她趁机向周老师提出想要高一教材的请求。周老师二话不说,立刻领着她前往教务处。在那里,他不仅帮李皎棠找到了所需的高一教材,还特意多找了一本配套的教案参考书。
“这个对你会更有用一些,”周老师将教材和参考书一起递给李皎棠,语重心长地说,“遇到不懂的地方,随时都可以来问我。”
李皎棠感激地接过教材和参考书,感受到它们沉甸甸的重量,仿佛这不仅仅是几本普通的书,而是周老师对她的信任和期望。
回到家后,李皎棠迫不及待地将这些教材和参考书抱进茶室。茶室的墙壁刚刚刷完浅米色的漆,还散发着淡淡的涂料香味,让人感到一种清新和宁静。
她轻轻地将教材和参考书放在临时搭起的木桌上,然后按照周老师的建议,先打开高一上册的课本,开始通读课文。每遇到一篇经典的篇目,她都会用铅笔仔细地勾出来,并在旁边的空白处写下自己当年的听课笔记。
有时候,当她回忆起周老师上课时的一些趣事,笔尖会不由自主地停顿一下,嘴角也会微微上扬,忍不住笑出声来。这些回忆让她感到既亲切又温暖,仿佛周老师就站在她的身边,耐心地指导着她。白天,阳光明媚,她像往常一样跟着父亲前往工地,查看工程进度。在工地上,她忙碌地协助父亲核对软装物料的清单,仔细检查每一项物品是否齐全。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她回到家中,趴在那张略显陈旧的木桌上,专注地啃着教材。台灯的光芒柔和地洒落在书页上,照亮了她的脸庞,同时也将她的影子拉得长长的,投射在墙壁上。
时光荏苒,日子在书页的翻动声和工地的敲打声中飞速流逝。转眼间,假期只剩下最后的三天。
这天傍晚,夕阳西下,余晖如金。李皎棠兴高采烈地跟着父亲绕着农家乐漫步。原本荒芜的院子如今已焕然一新,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烧烤台的青砖整齐地砌好,旁边的木架上挂满了她网购的玉米和红辣椒,微风吹过,它们轻轻摇晃,仿佛在向人们招手。茶室的亚麻窗帘也已安装完毕,夕阳透过布料的缝隙洒进来,在地上铺就了一层暖融融的光斑,宛如梦幻般的景象。
父亲蹲下身子,用手抚摸着刚铺好的石板路,感受着它的光滑与平整。然后,他抬起头,目光落在李皎棠身上,微笑着说道:“剩下的工作就是挂上几盏灯笼,摆好桌椅,国庆节开业肯定没问题啦!”
李皎棠站在原地,目光凝视着眼前的景象,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感慨。她的思绪渐渐飘远,脑海中浮现出包里那本被她反复翻阅的教材,书页上的折痕仿佛记录着她努力的痕迹。这本教材对她来说意义非凡,它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她成长的见证。
想到这里,李皎棠感到内心格外踏实。她微微一笑,从口袋里掏出手机,给周老师发了一条消息:“周老师,我已经把高一的重点课文都梳理完啦。”消息发出后没多久,周老师就迅速回复道:“不错嘛,开学的时候我带你去班里,让同学们认识一下这位‘大师姐’。”看到这条回复,李皎棠的脸上绽放出更加灿烂的笑容。
她收起手机,心情愉悦地转身,走到墙角帮父亲搬起那沉重的木凳。一边是即将开启的实习生涯,充满了挑战与机遇;一边是快要成型的农家乐,承载着家人的期望与梦想。这两件事都是她一直期盼的,如今它们都在朝着最好的方向发展,让她感到无比欣慰。
喜欢书里真有黄金屋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书里真有黄金屋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