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刀门,创立于两百年前的元末乱世,烽烟遍地,豪杰并起。其开山祖师归海不破,乃一代武学奇才,天赋卓绝,气魄雄浑。他不仅将家传刀法去芜存菁,更融入了乱世征伐的杀伐之气与自身悟得的武道至理,创设出一套刚猛无俦、一往无前的“霸天神刀”。
此刀法于尸山血海中磨砺而出,刀下亡魂多为肆虐中原的元蒙骁将与江湖败类,其威势之盛,曾令周边元将一度闻风丧胆,江湖同道敬其威,畏其势,便尊称其为“霸刀”,其名响彻南北,神刀门亦由此奠定基业。
此刀法精髓,在于极强的实战性,笃信“根基为王”。认为刀道无捷径,唯有如精铁锻打般千锤百炼,将每一个最简单的劈、砍、撩、扫化为本能,方能将刀意融入骨血,临敌之际,出手即如雷霆,精准无匹,绝无冗余。它摒弃一切花哨虚招,追求以最简单、最直接的刀路破尽万法,风格极简,却凌厉到了极致。
待到大明定鼎,乾坤初定,元人被逐出关外,神刀门历经数代发展,声势愈壮。
承平日久,后几代掌门于江湖行走,在感悟中博采众长,不断吸收其他武学精要,使本门刀法体系愈发丰富完善。然而,正如月有阴晴圆缺,宗门鼎盛之下,其核心心法与刀谱真意的传承,却因理念分歧,渐渐隐然分为两支。
一为“藏锋”一派,其所用兵刃为形制紧凑、轻灵迅捷的唐横刀。他们认为乱世已过,当是太平盛世,习武之人更应讲究藏锋于内,敛华于朴。非到万不得已,不妄动刀兵,不滥开杀戒,当以行侠仗义、护卫一方为己任,刀是守护之器,讲求以刀行侠,以武卫道。
另一则为“霸天”一派,坚持使用势大力沉的宽刃环首砍刀。他们坚定践行祖师“霸者之道在于以力守正”的初衷,认为刀之本性在于斩断,在于征服,凡遇不平、不服、不义者,皆可挥刀斩之,以杀止杀,以霸制暴,方能彰显刀之真意。两支流派理念相左,门下弟子摩擦日增,内部争斗愈发激烈,竟隐隐有几分二宗内斗之势。
而他的师父,便是霸天流的中坚,后来更是在掌门争夺中,以更为狠绝霸道的刀招,打败了上一任那位藏锋流出身的大师兄,夺得了掌门之位。在他师父口中,那位师伯性子过于优柔,心慈手软,难成大事。听说当年比武到了最紧要的关头,那位师伯竟因不愿刀势余波伤及师弟性命,于电光火石间强行收回已出的杀招,宁可自身经脉受创,硬生生受了反噬。
最终,那位心软的师伯因伤重不治,只留下了一个尚在稚龄的独子。
一个叫归海百炼的傻小子。
在欧阳独我看来,神刀门历史悠久,单以刀法而论,几乎无出其右者,堪称独步江湖,曾几何时何等煊赫,近几十年却因藏锋流主张的韬光养晦,加上部理念之争牵扯太多精力,行事越发低调,声威已不复当年,实乃莫大憾事。
但他欧阳独我,偏偏是锋芒毕露,注定要撕裂这潭死水的!
他一出江湖,便凭借手中那柄环首大刀与凌厉刚猛的霸天刀法,以摧枯拉朽之势,连败数十名成名刀客,毫无悬念地问鼎了江湖年轻一代刀法大比“百刃争锋”的“首锋”之位,风头一时无两。
可即便如此,师父在欣慰之余,目光却总会飘向那个傻师弟,总念叨着:“百炼那孩子,于刀道一途,极有天赋,只是心思不在争强斗胜上……”
笑话!在他看来,师父不过是年纪大了,心肠也跟着软了,开始追忆往昔,想念他那早已化作黄土的“好师兄”了!
到了他们这一辈,藏锋与霸天两流的纷争非但没有平息,反而在他们这一代身上愈演愈烈。可见太阳底下,从无新鲜事,历史总在重复着相似的轨迹。
他的刀式尽得霸天流真传,一如既往的刚猛霸道,气势磅礴,刀锋所向,金石可断。他坚信刀乃杀伐之器,讲究的便是杀伐果断,一往无前,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勇。而那个傻师弟,却偏偏反对他“以杀证道”的理念,认为刀是“护道之器”,而非“嗜杀之具”,真正的霸气应源于内心的坚守与正道,而非外在的张扬与杀戮。
起初,他对这番论调嗤之以鼻,认为不过是弱者怯战的借口。直到后来,他几次欲以雷霆之势解决纷争,挥出的刀,竟都能被那个看似温吞的傻师弟以巧妙沉稳的刀招一一拦下之后。他才悚然惊觉,不知从何时起,这个他一直未曾放在眼里的傻小子,已经悄然长大,其刀法修为,竟已成长为一个需要他全力以赴、郑重以对的对手。
即便他代替神刀门,一次又一次地在每一年的“百刃争锋”大比中拔得头筹,为门派挣回赫赫声威,可他心中的不安与焦躁,却如同野草般疯狂滋生,越来越强烈。
归海百炼那后发先至、总能精准克制他狂猛刀势的刀法,如同梦魇,萦绕心头。
很快,便到了决定神刀门下一代掌门归属的师门大比之日。师父为了彰显公正,亦是为了震慑内部纷争,竟破例邀请了几位武林名宿前来观战评判。
除了与神刀门创派祖师素有渊源、以七十二路玉女剑法独步武林的“妙一玄斋”派出了其嫡传弟子路华浓之外,还有以剑法奇诡着称的“天机阁”,擅长阵法机关、火器霹雳的“麒麟门”,以及武林泰山北斗的“少林寺”,皆派出了各自新生代的翘楚前来。
也是直到这次,他才恍然知晓,那个常与归海百炼在后山辩经论道的小和尚,竟是少林寺备受重视的达摩院首座弟子;那个看似弱不禁风的小剑童,居然是天机阁阁主亲传,“一字剑”的嫡系传人;就连那个总在院子里摆弄些稀奇古怪阵法与火药家伙,竟然也是麒麟门年轻一代的首徒!
此番大比,胜者,不仅可承袭神刀门掌门之位,更能获得门内秘不示人的顶级秘传刀谱。
大比之中,欧阳独我毫不意外地连连克敌。他那刚猛霸道的刀法,如同狂风扫落叶,门中师兄师弟皆非其敌手,往往三招之内便已败北。最终一战,毫无悬念地在他与归海百炼之间展开。
他的环首大刀,快如闪电,力贯千钧,,攻势如暴风骤雨每一刀都带着撕裂空气的尖啸。然而,归海百炼的刀法却稳如山岳,守得滴水不漏,那柄修长的唐横刀在他手中,总能于间不容发之际,寻隙而入,化解他狂猛的攻势。
欧阳独我招招狠辣,攻势如潮,意图速胜,却发现一时间,自己竟迟迟拿不下这个他曾经从不放在眼里的“傻小子”!
久攻不下,心浮气躁乃兵家大忌。他胸中戾气翻涌,刀势愈发急躁狂乱,终在一式用老,力道衔接出现了一丝微不足道的凝滞!归海百炼目光如电,捕捉到这转瞬即逝的破绽,手中横刀顺势而上,刀光如匹练,并非硬撼,而是以一种巧妙的黏劲猛地一撩一绞!
一声刺耳的金铁交鸣!欧阳独我只觉一股沛然的力道自刀身传来,虎口剧震,他那柄百炼精钢打造的环首大刀,竟被硬生生砍出一道深深的缺口,随即脱手飞出,旋转着插入远处的青石地面!
冰冷的刀锋,已迎面而来,带着死亡的寒意。他瞳孔骤缩,万念俱灰,以为自己毕生骄傲即将终结于此。然而,就在他闭目待死时,那凌厉的刀锋在触及他咽喉的前一刹那,竟猛地停滞,所有杀意与气劲如同潮水般倒卷而归。
归海百炼面色微微一白,显然强行收招也受了些许内息反震,但他却毫不犹豫地还刀入鞘,对着他微微一揖,便这般干脆利落地退了下去,留下满场愕然与他自己劫后余生的茫然。
他的师弟,竟迂腐至斯,果然是个彻头彻尾的傻子!成王败寇,天经地义,竟连这都不懂!
他输了。按照门规,那象征着最高武学奥秘的秘传刀谱,由胜者归海百炼带走参悟。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师父在沉吟许久后,竟认为归海百炼心性过于仁厚,关键时刻缺乏狠绝果断,恐难在波谲云诡的江湖中撑起偌大的神刀门基业。最终,掌门之位,还是落在了他欧阳独我的身上。
嗟来之食,奇耻大辱!
他胸中怒火翻腾,屈辱感灼烧着他的五脏六腑。这算什么?他欧阳独我,何须他人怜悯,尤其是这种基于对失败者同情般的施舍!
盛怒与不甘之下,他愤然拒绝了这带着施舍意味的任命,当着所有同门与观礼宾客的面,毅然决然地脱离了神刀门。
他远走他乡,于一座荒僻险峻的山峦之上,建立了“绝情山庄”。立誓绝情、绝义、绝怜、绝爱、绝亲、绝友,要将世间一切牵绊情感的软弱尽数斩断。
他将霸天流心法与自身毕生武道感悟熔于一炉,去除了所有可能因情绪而产生的滞碍与犹豫,创出了威力更胜从前、也更加冷酷无情的——“绝情斩”。
他偏要证明,师父的选择是错的,仁厚换不来武林至尊的地位,唯有绝对的力量与决绝的意志,方能攀上刀道巅峰。上次的失败,不过是一时失手,无论天分还是刀法,他都在归海百炼之上。
唯有他的道,才是刀之正道!
又过了数年,他凭借绝情斩,于武林大会击败了名动江湖的的“无痕公子”,跻身天下顶尖高手之列,名列“天下第三”。绝情斩之名,亦随之响彻江湖,令人闻之色变,他重获“霸刀”威名,甚至比祖师当年更为令人畏惧。
然而,盛名之下,他心中的不甘却如野火燎原,愈发炽烈。他无比渴望,能堂堂正正地与归海百炼再比一场,在天下人面前,彻彻底底地击败他,证明他欧阳独我,才是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刀!可那个傻师弟,却如同人间蒸发般,彻底从江湖上销声匿迹了,任凭他如何探寻,也找不到丝毫踪迹。
欧阳独我在绝情山庄的孤峰之上伫立良久,满腔战意却无处宣泄。
于是,在又一段漫长的、被执念啃噬的岁月过后,他做出了决定。
既然宿敌已渺,那他便为自己,也为这绝情斩的武道,寻一个能完全继承他道统的传人。
他要让这个传人,去延续这场未竟的争锋,证明他所坚持的道路,才是真理。
喜欢天下第一!小说版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天下第一!小说版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