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舍里弥漫着浓烈的啤酒、花生米和青春离愁混合的气味。六个大男孩围坐在拼起来的两张书桌旁,桌上堆满了塑料袋装的下酒菜和空易拉罐。有人在高声吹嘘未来的宏图大志,有人红着眼眶搂着兄弟的肩膀絮絮叨叨,有人抱着吉他不成调地嘶吼着老狼的《同桌的你》。
何月山坐在其中,恰到好处地扮演着一个即将各奔东西的毕业生。他举杯,他碰瓶,他听着室友们或真诚或夸张的告白与祝福,脸上带着符合场景的感慨笑容,偶尔插科打诨几句,引得众人哄笑。
但他的大脑,像一台独立运行的精密仪器,冷静地处理着另一条线程的信息。
【过目不忘】能力将席间每个人的表情、话语、甚至细微的肢体动作都清晰记录。【超维逻辑分析】则在后台默默运行,评估着这些信息的潜在价值与风险。
“月山,你小子真去迅科啊?牛逼!以后哥们儿去深城出差就靠你罩着了!”室友张伟大着舌头,用力拍着他的背。张伟签了老家一家国企,语气里不无羡慕。
“八字还没一撇呢,只是拿了offer。”何月山笑着摇摇头,抿了一口啤酒。前世,就是这种羡慕和“大厂光环”,让他对潜在的危机失去了警惕。
“嗨!谁不知道你何大学霸没问题!”另一个室友凑过来,“哎,不过听说王栋也去迅科?还混得挺开?你俩要是能互相照应,那可真是…”
话没说完,但意思很明显。在同学们看来,同校师兄弟进入同一家公司,理应抱团。
何月山笑了笑,没接话。【超维逻辑分析】提示:说话者并无恶意,纯粹是基于世俗人际关系的常规推断。
“月山,”坐在他对面,平时比较沉默寡言的李哲推了推眼镜,忽然压低声音问,“下午…系里是不是找你问毕业设计的事了?”
李哲的话让桌上热闹的气氛稍微凝滞了一下。当时在小礼堂,注意到那场风波的人不在少数。
何月山放下易拉罐,语气平淡:“嗯,张主任和李老师关心一下,让我补交些过程材料归档。”他轻描淡写,将可能的冲突淡化成了例行公事。
“哦…”李哲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没再追问,但眼神里有些别的东西。何月山记得,李哲的毕业设计答辩时,王栋作为学生评委,曾对他的方案提出过一些颇为尖锐且在外行看来很“专业”的质疑,导致李哲的分数受了点影响。当时只以为是学术争论,现在想来,恐怕未必。
【逻辑分析:李哲对王栋抱有潜在负面情绪,可信度71%。可利用性:低。】系统给出冷冰冰的评估。
何月山暗自摇头。他不需要利用谁,至少现在不需要。他只需要信息。
散伙饭持续到深夜,最终以一片狼藉和几个醉倒的身影告终。何月山帮着把瘫软的室友拖上床,自己则用冷水洗了把脸,毫无睡意。
他坐到书桌前,打开电脑。网线接口插上,拨号上网的刺耳噪音过后,浏览器缓慢地加载出迅科公司的官方网站。2003年的企业网站,设计粗糙,信息量也不大,但他看得很仔细。
尤其是“研发团队”和“新闻动态”栏目。
在一条关于某型号控制器取得技术突破的新闻稿配图里,他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赵志坚,研发部副经理,站在一群工程师中间,笑容满面。照片像素很低,但【过目不忘】依然捕捉到了他眼角眉梢那丝难以掩饰的志得意满和略显油腻的气质。
他又搜索了关于工业控制器图像识别模块的技术论坛帖子。这个年代的专业论坛还很原始,帖子不多,但零星有一些用户在抱怨类似型号产品的误判问题,回复大多是无用的灌水或同样无奈的附和。
何月山仔细筛选着这些碎片信息,结合前世记忆和刚刚吸收的理论知识,脑中那个解决方案的细节越发清晰完善。
他新建了一个文档,开始谨慎地措辞。他不能直接写出完整解决方案,那太惊世骇俗,也无法解释一个毕业生如何能解决资深工程师团队都头疼的问题。他需要伪装成一个偶然的、基于学术研究的猜想。
他写道:“尊敬的迅科技术团队:您好。本人系一名即将毕业的电子系学生,近期拜读了我校某优秀毕业设计作品(基于SVm改良的工业图像识别应用,该设计对边缘模糊处理有独到之处),并结合IEEE某篇关于动态阈值调整的文献,偶然想到贵司xx型号控制器是否可能存在如下情况…(此处简述问题现象)”
“冒昧推测,或许可以尝试结合…(此处提及一个关键但未泄露核心的算法思路方向),或能对降低误判率有所裨益。此仅为学生不成熟的浅见,若有谬误,万望海涵。”
他没有署名,只留下了一个新注册的、毫无个人信息的免费邮箱地址。发送对象,他选择了官网公布的官方技术支持邮箱,以及…他通过公司邮箱命名规则推测出的几个可能的高管邮箱,其中就包括研发部总经理的。
这样做,既抛出了鱼饵,又最大限度地隐藏了自己,避免了被王栋或赵志坚提前截获和压下的风险。如果研发部总经理能看到并感兴趣,很可能会绕过赵志坚直接调查,这就能打乱对方的步骤。
点击发送。邮件带着他精心编制的诱饵,融入了早期的互联网洪流之中。
做完这一切,窗外已是晨曦微露。何月山毫无倦意,反而精神奕奕。他关掉电脑,躺到床上,闭目养神。
新的一天开始了。战争的无声硝烟,已经悄然弥漫。
喜欢重生后我靠国贡系统封神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重生后我靠国贡系统封神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