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朝鲜,晨雾如轻纱般笼罩着平壤古城。奉军统领左宝贵早早登上了玄武门城楼,深邃的目光投向南方蜿蜒的官道。连日的平静反而让他心生不安,这位出身回族的将领素以果敢着称,此刻却眉头紧锁。
傅殿魁!左宝贵唤来麾下哨官,声音洪亮有力,带你的一哨骑兵,往黄州方向仔细侦察。若有敌情,速回报!
傅殿魁领命而去,五十精骑踏碎晨露,马蹄声在青石板上响起清脆的回音,渐行渐远。左宝贵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眉头紧锁。城楼下,早起的商贩刚刚支起摊位,炊烟袅袅升起,这座千年古城还沉浸在黎明时分的宁静中。
与此同时,在平壤总督衙门内,叶志超正与卫汝贵在紫檀木棋盘前对弈。香炉中升起缕缕青烟,茶盏中的龙井还冒着热气。卫汝贵执白子,轻轻落在棋盘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叶军门,卫汝贵捋着胡须,日军迟迟不来,反倒让人心焦啊。
叶志超凝视着棋盘,手中黑子迟迟未落:卫将军有所不知,越是平静,越是暗藏杀机。
便在此时,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亲兵统领未经通报便闯入内室,单膝跪地:军门,左将军派出的哨探在黄州与日军遭遇!
叶志超手中的棋子地落在棋盘上,打乱了整盘棋局。他猛地站起,厉声下令:击鼓聚将!
咚咚的战鼓声顿时响彻平壤城上空。各营将领闻讯,纷纷披甲持械,快马加鞭赶往总督衙门。左宝贵第一个赶到,他盔甲未卸,风尘仆仆。紧接着,马玉昆、卫汝贵等将领也陆续抵达。
总督衙门内,气氛凝重。左宝贵首先禀报:傅殿魁在黄州东五里处遭遇日军先头部队,是第十一联队第一大队,由一户兵卫少佐率领。因敌众我寡,现已撤回。
叶志超面色凝重,手指在沙盘上划过:诸位,倭寇大军将至,当如何应对?
马玉昆拍案而起,声如洪钟:军门,与其坐守孤城,不如主动出击。末将愿率本部为前锋!
卫汝贵却摇头反对:我军新败,士气未复。依卫某之见,当凭坚城固守。
左宝贵沉声道:二位将军所言皆有道理。但既知敌军来犯,不可不有所行动。依左某之见,当派精兵截击,挫其锐气。
经过激烈讨论,叶志超最终决定:各军抽调八成队,合计七千余人,酌带行粮,明晨渡江至中和郡,相机迎击。各营留二成队守城。
军令一下,平壤城顿时沸腾起来。士兵们忙着整理装备,炊事兵连夜赶制干粮,马夫们喂饱战马,整个城池笼罩在战前的紧张气氛中。
九月七日凌晨,月色朦胧。清军大队人马开始渡江。由于组织混乱,各部队在黑暗中相互混杂。马玉昆的毅军与卫汝贵的盛军为争渡船发生争执,士兵们推搡叫骂,场面一度失控。
保持秩序!左宝贵在马上高喊,但收效甚微。这位老将不得不亲自策马在混乱的队伍中穿梭,试图整顿秩序。
就在这混乱之中,突然一声枪响划破夜空。
倭寇!倭寇来了!不知谁喊了一声。
恐慌迅速蔓延。在黑暗中,士兵们分不清敌我,开始互相射击。马匹受惊嘶鸣,将士们自相践踏。等到将领们反应过来制止时,已经死伤百余人。
停止射击!都是自己人!马玉昆声嘶力竭地呼喊,亲自上前制止了几个仍在开枪的士兵。
卫汝贵气得脸色铁青,在亲兵护卫下查看伤亡情况。只见江边横七竖八地躺着伤亡的士兵,鲜血染红了江岸。
左宝贵立即清点伤亡,发现死者二十人,伤者百余人,大多是被自己人的流弹所伤。他痛心疾首地一拳捶在身旁的柳树上,震得落叶纷纷。
叶志超闻讯赶来,看到这惨状,长叹一声:天不助我啊!传令,立即撤回平壤!
撤退时更加混乱,士兵们争先恐后地抢渡回城,丢弃的兵器辎重随处可见。一些伤兵被遗弃在江对岸,哀嚎声此起彼伏。
回到平壤后,叶志超严令各军坚守不出。城墙上,士兵们无精打采地巡逻;军营里,将领们终日愁眉不展。城中百姓也感受到紧张气氛,商铺早早关门,街道上行人稀少。
而日军则利用这个机会,顺利完成了对平壤的包围。大岛义昌的混成旅团占领了城东的牡丹台,野津道贯的第五师团控制了城北的玄武门,立见尚文的第十旅团则切断了城西的退路。日军工兵连夜修筑炮台,一门门山炮被推上前线,黑洞洞的炮口对准了平壤城墙。
九月八日,左宝贵再次登上城楼。望着城外日军密密麻麻的营帐,他痛心疾首:大好战机,就这样白白丧失了!
马玉昆在一旁沉默不语。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将深知,此时的平壤已经成了瓮中之鳖。他望着城下正在集结的日军,拳头不自觉地握紧。
卫汝贵仍然嘴硬:凭我平壤坚城,倭寇未必能攻破。
但所有人都明白,战机已失,现在只能被动挨打。城中粮草虽足,但士气低落。士兵们私下议论着中和之夜的惨剧,对将领们的指挥能力产生怀疑。军官们则互相推诿责任,再无人敢提议出城迎战。
与此同时,日军正在加紧部署攻城工事。大岛义昌站在牡丹台上,用望远镜仔细观察着平壤城防。他注意到玄武门一带的守军似乎士气不振,立即下令:传令,把山炮阵地前移,瞄准玄武门!
夜幕降临,平壤城被一种不祥的寂静笼罩。左宝贵巡视城防时,发现士兵们大多垂头丧气。他走到一个年轻的哨兵面前,发现这个看起来不过十六七岁的少年正在偷偷抹眼泪。
振作起来!左宝贵拍拍少年的肩膀,平壤城坚,只要我们同心协力,必能守住!
但连他自己都知道,这些话有多么苍白无力。远处日军营地的篝火连成一片,如同点点鬼火,将平壤城团团围住。
九月九日黎明,日军完成了所有的攻城准备。朝阳升起时,平壤城已经被围得水泄不通。叶志超在众将簇拥下最后一次巡视城防,望着城外如林的日军旗帜,他喃喃自语: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喜欢晚清三杰恩仇录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晚清三杰恩仇录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