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造大明

被生活顿悟

首页 >> 在造大明 >> 在造大明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穿越南宋当皇帝新特工学生第一重装三国:我被曹操挖出来红楼烟云之七郎大明:我,崇祯皇帝,誓不上煤山抗日之全能兵王抗战之还我河山重生宠婚:吻安,老公大人灵剑尊
在造大明 被生活顿悟 - 在造大明全文阅读 - 在造大明txt下载 - 在造大明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50章 北疆铁路开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万民协力

腊月二十六,岁末的寒风卷着细碎的冰晶,呼啸着掠过燕山余脉,扑向京师西北郊外的旷野。天地间一片苍茫肃杀,呵气成霜。然而,就在这片被严寒冻结的土地上,一场注定要载入史册的宏大工程,正伴随着初升的、苍白无力的冬日,拉开了它艰难而辉煌的序幕。

地点选在了西山脚下、永定河畔的一片开阔地。这里,早已不是往日的荒芜景象。无数顶临时搭起的窝棚和帐篷如同雨后蘑菇般密密麻麻地铺展开来,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工棚区。袅袅炊烟从各处升起,与凛冽的寒风搏斗着,带来一丝人间烟火的气息。超过三万名的民夫、工匠、以及部分配属工地的退伍军士,如同忙碌的蚁群,在这片工地上汇聚、涌动。

工地中央,已经用黄土和碎石初步垫起了一条宽达三丈(约10米)的绵长路基雏形,如同一条巨龙的脊梁,顽强地向着东北方向延伸,直至消失在远方的丘陵之后。这便是大明京沈铁路实验段的起点。路基两侧,旌旗招展,除了象征皇权的龙旗,还有工部的飞熊旗、兵部的獬豸旗,以及新成立的“帝国铁路督办衙门”的独特旗帜——一面绣着交错铁轨和车轮图案的玄色旗帜。

吉时将至,工地南端临时搭建起一座丈许高的木质祭台。祭台四周,肃立着顶盔贯甲、手持新式燧发枪的京营士兵,枪刺在晦暗的天光下闪烁着寒芒,肃杀之气驱散了严寒带来的些许萎靡。

崇祯皇帝朱由检,并未身着繁复的冕服,而是穿了一身利落的玄色箭袖棉袍,外罩一件紫貂皮大氅,在一众重臣的簇拥下,登上了祭台。与他同行的,有内阁首辅徐光启、兵部尚书孙元化、户部尚书李邦华、工部尚书(可虚构一名实干官员,如南居益或类似角色,暂称“南居益”),以及皇家格物院院长宋应星。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凝重与难以抑制的激动,他们的目光扫过下方望不到尽头的人海和那条初具形态的路基,都能感受到脚下这片土地正在酝酿的巨大能量。

祭台之上,早已摆好了三牲祭品,香烛缭绕。但与传统祭天仪式不同,祭品旁还摆放着几件特殊的物件:一段精心制作的木质轨道模型、一个缩小版的铸铁车轮、一把崭新的铁锹、以及一卷摊开的工程设计图。这无声地宣告着,此次祭祀,不仅告慰天地先祖,更是向一项前所未有的伟业致敬。

在礼官悠长的唱赞声中,崇祯亲自拈香,对天三揖。他没有诵读冗长的祭文,而是转过身,面向台下黑压压的人群和那条寄托着帝国未来的“钢铁动脉”,声音清越,穿透寒风,清晰地传入前排许多人的耳中:

“朕,今日于此,非独为祭告皇天后土!”他的开场白便与众不同,“更是要昭告天下臣工,告慰我大明列祖列宗!自今日起,朕与尔等,将共同开创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伟业——修筑京沈铁路!”

人群中出现了一阵轻微的骚动,无数双原本带着敬畏和茫然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聚焦在祭台上那个年轻而坚定的身影上。

“此路之成,非为朕一人之私欲,乃为强我大明,福泽万民!”崇祯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金石之音,“此路通,则辽东之粮秣军械,旬日可达京师;北疆之皮毛矿产,可源源输入关内;关内之布匹盐茶,可惠及边塞军民!此路通,则政令传达,朝发夕至;商旅往来,畅通无阻;兵员调遣,迅如雷霆!此乃国之血脉,民之命脉!”

他拿起那把铁锹,高高举起:“今日筑路,不用金银堆砌,而用尔等之汗水与毅力!朝廷不会亏待任何一位出力之人!凡参与筑路之民夫,每日除饱食外,另给工钱三十文!若有伤残,太医院免费诊治,朝廷抚恤!若有功绩卓着者,朕不吝赏赐,甚至可授勋衔!”

“三十文!”台下顿时爆发出更大的惊呼声和议论声。在这个年月,三十文钱足以让一个壮劳力养活数口之家一日,更何况还管饱饭!对于许多因小冰河期天灾而流离失所、或农闲时无活可干的贫苦百姓而言,这无疑是天大的恩典和希望。人群的积极性瞬间被点燃,眼中充满了渴望与干劲。

“然,”崇祯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严肃,“筑路艰辛,尤在寒冬!朕要求尔等,严守规程,爱惜物料,确保质量!每一寸路基,都要夯得坚实!每一根枕木,都要铺设平整!格物院的工程师会指导你们,工部的官吏会监督你们!朕要的,是一条能用上百年的坚固之路,而非敷衍了事的豆腐渣工程!若有偷工减料、懈怠误工者,严惩不贷!”

恩威并施,条理清晰。台下渐渐安静下来,人们望着皇帝,眼神中除了感激,更多了一份责任。

祭祀仪式简化而庄重地完成后,崇祯走下祭台,在徐光启、宋应星等人的陪同下,亲自来到路基起点。工部尚书南居益和几名格物院派出的“铁路工程师”(实为精通数学、测量的学者和匠人)早已等候在此,铺开了详细的施工图纸。

“陛下请看,”南居益指着图纸解释道,“此实验段自京师西山起,至通州潞河码头止,全长约四十里。地势相对平缓,可先行积累经验。轨道采用硬木为枕,上铺熟铁条为轨,轨距定为四尺八寸半(约1.435米标准轨),以利未来统一标准。目前先以骡马牵引车厢,待蒸汽机车成熟后再行更换。”

宋应星补充道:“陛下,格物院已根据您提供的力学原理,改进了道钉和鱼尾板(连接铁轨的部件)的固定方式,并设计了专用的夯土工具和水平测量仪。目前最大难题,一在永定河桥梁的架设,需待开春冰融后动工;二在寒冬施工,混凝土(水泥)凝固缓慢,且易受冻损,需搭建保温棚,并尝试添加防冻剂(如盐卤,效果有限但可一试)。”

崇祯仔细听着,不时发问:“枕木的防腐处理如何?铁轨的耐磨性测试可有结果?骡马牵引的编组和调度方案是否完备?”

得到一一答复后,他点了点头,对南居益和宋应星道:“万事开头难。不必急于求成,稳扎稳打,质量第一。尤其是桥梁和涵洞,必须确保万无一失。所需物料、银钱,李爱卿会优先保障。若有技术难题,格物院要集中力量攻关。”

“臣等遵旨!”南居益和宋应星齐声应道。

就在这时,一阵嘹亮的号子声从不远处响起。崇祯抬眼望去,只见一支由数百名精壮民夫组成的队伍,喊着整齐的号子,扛着巨大的石夯,开始对一段新铺设的路基进行夯实。号子声粗犷有力,节奏鲜明,与石夯砸落地面的沉闷声响交织在一起,形成一股原始而磅礴的力量感。更有数十辆由骡马牵引的、装有简易转向架的平板车,满载着碎石和枕木,在初步平整的施工便道上缓缓前行,工部的吏员拿着图纸和尺规,在一旁大声指挥着。

崇祯信步走了过去,不顾地上的泥泞,俯身仔细查看已经铺设好的一段木质轨道,甚至用手摸了摸铁轨的平整度。他的举动让周围的官员和工匠们都感到既惊讶又振奋。皇帝亲临工地,不摆架子,关心细节,这无疑是对这项工程最大的重视和鼓励。

“乡亲们辛苦了!”崇祯直起身,对附近正在忙碌的民夫们高声说道,“这铁轨之下,铺筑的不仅是砂石黄土,更是我大明的千秋基业!今日尔等在此流汗,来日,你们的子孙后代,必将受益于此路带来的便利与富足!历史,会记住你们今日的付出!”

朴实的话语,却蕴含着巨大的感染力。民夫们虽然未必完全理解铁路的长远意义,但皇帝亲口肯定他们的劳作,并许以厚酬和未来的福祉,足以让他们热血沸腾,干劲倍增。

“万岁!万岁!万万岁!”不知是谁先喊了出来,顿时,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响彻了整个工地,连呼啸的寒风似乎都被这炽热的人气所驱散。

望着眼前这热火朝天的景象,崇祯心潮澎湃。他深知,这条铁路的意义,远不止于交通运输的改善。它是一次国家级工程能力的极限测试,是近代化工业体系的萌芽,是凝聚民心、展示国力的象征!它将彻底改变帝国的空间概念和时间效率,为未来更大规模的扩张和统治奠定坚实的基础。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他低声对身旁的徐光启和宋应星说道,“今日之始,虽如婴孩学步,然假以时日,这铁轨必将如血脉般,延伸至帝国的每一个角落,直至日月所照,皆为明土!”

开工的号角,如同一声春雷,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炸响。尽管前路依然充满未知的艰难险阻,但一个属于钢铁与蒸汽的时代,已然在万千劳动者的号子声与汗水中,露出了它最初的、却无比坚定的曙光。

(本章完)

喜欢在造大明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在造大明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综影视之宫斗赢家帝王冷妃厄运缠身,全宗门跪求我出山向风柳如云小说免费阅读全文林羽江颜最新章节列表超人漫威历险记隐婚娇妻:总裁老公狠狠宠先菌子,后小人夜玄周幼薇天才小农女:学霸军少宠上瘾不死医圣手摄政王府萌宝:绑定系统后我火了王渊李诗涵免费阅读无弹窗深海求生:我能看到弹幕提示震惊!我竟觉醒了空间异能重生穿越,渣男放养改造朝生暮死:雪洗凡尘辣手狂妃:夜帝,跪下重生九零辣妻追夫大明最强皇太子
经典收藏大隋:全能败家子大乾极品九千岁神医娘亲:团宠萌娃太抢手三国之制霸寰宇三国:我,廖化,最强先锋我只想安静地当赘婿富婆启动计划沙雕网友援北伐开局登基:我还能活几天刘禅之一梦中兴大唐面首开局大唐之最强驸马明圣宗朱标:不肖子孙改我庙号?捡个王爷来种田放浪形骸歌科举:染布郎之子的状元之路汉末之益州崛起录侠唐火爆爱妃傻王嗜宠:鬼医盗妃
最近更新大阵主大明太监秘史梦回贞观,我成王珪次子三国群美传石器星辰我在一万年前重启文明大明:开局要被诛满门?我人麻了世态炎凉,天生我才撞南墙大唐:小兕你一定要好好活着大宋:这个潘金莲不对劲靖康逆旅:系统携我定乾坤祖宗们,时代变了封御三国:潜龙问鼎异界打仗太菜我教他们玩孙子兵法穿越之侯府千金外传开局乱世成流民,我携妹打天下挽天倾之南明复兴魅力太高也是错?曹操都成迷弟了龙椅上的欲望:情锁宫闱之殇争霸天下:日月所照穿越秦朝我的皇后威仪天下
在造大明 被生活顿悟 - 在造大明txt下载 - 在造大明最新章节 - 在造大明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