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剑自那玄之又玄的闭关状态中苏醒,眼眸开阖间,似有无数微缩的星辰符文与混沌气流一闪而逝。对光辉十字旗舰数据库的初步解析,如同在他面前打开了一扇通往全新知识殿堂的大门。尽管裁决神殿的技术体系核心建立在一种他无法直接利用的信仰之力上,但其外围的、关于能量、物质、空间应用的诸多思路与构型,却给了他极大的启发。
他没有丝毫耽搁,出关后立刻召集了仙庭的核心层:女帝轩辕流萤、执掌日常事务与弟子历练的大师姐风凌雪,以及各峰专精于炼器、阵法、符箓、丹道的长老们。在凌霄宝殿偏殿一间布有强大隔音与防护阵法的密室内,王剑将他整理、筛选过的部分技术知识,以神念投影的方式,清晰地展现在众人面前。
光幕上,复杂的能量回路、奇异的力场构型、高效的物质转化公式……这些与修仙文明截然不同的知识体系,让在场见多识广的长老们也为之震撼,时而蹙眉沉思,时而目露精光。
“诸位,”王剑的声音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份量,“此乃败军之资,虽其核心与我仙道迥异,然其枝叶,未必不能为我所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融会贯通,方能铸就我仙庭更坚之基石。”
他重点指出了几个方向:
一是能量转化效率。神圣炉心的原理虽无法复制,但其多层嵌套、能量循环利用的构型,远超仙庭现有的聚灵阵。若能借鉴其思路,改造甚至重塑聚灵大阵,对整个仙庭的灵气浓度和弟子修行速度,将有质的提升。
二是防御构型原理。圣光壁垒那种将能量高度凝聚、形成近乎绝对防御领域的技术,与周天星斗大阵引动星辰之力的宏大磅礴各有千秋。若能将其部分“凝练”、“叠层”的理念融入大阵,或许能弥补星斗大阵在某些特定攻击下“范围广但单位面积防御相对薄弱”的缺点。
三是武器系统原理。那些裁决光炮,虽然驱动的是圣光,但其能量压缩、加速、定向释放的机械结构和符文阵列(在仙庭众人看来,那些神圣纹路与符文有异曲同工之妙),对于改进仙庭的飞剑齐射、道法轰击等远程攻击手段,有着极大的参考价值。
一场席卷整个混沌仙庭的技术革新浪潮,就此拉开序幕。
炼器峰首先沸腾起来。峰主欧冶子亲自带队,召集全峰精锐弟子,在专门的炼器工坊内,日夜不停地推演、实验。他们尝试将聚灵阵的基盘,按照神圣炉心的某种能量流转模型进行重构。起初失败连连,新旧体系的冲突导致多次能量逸散甚至小型爆炸,但无人气馁。终于,在消耗了海量材料后,第一座“混沌聚灵阵”原型被成功激活。其灵气汇聚速度,比传统阵法提升了近三成,而且灵气更加精纯、稳定!虽然距离神圣炉心的效率还差得远,但这无疑是里程碑式的突破。
阵法院同样不甘落后。以院长天阵子为首的一众阵法大家,开始着手改造庞大的周天星斗大阵。这是一个极其浩大且危险的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他们小心翼翼地尝试在原有的星辰节点之间,构建更细微、更复杂的能量链接网络,模拟圣光壁垒的“力场叠加”效应。过程如履薄冰,数次因能量冲突导致局部星空扭曲,险些引发大阵反噬。但在王剑的宏观把控和天阵子等人的精密计算下,改造一步步推进。最终,当新的阵纹被成功激活时,整个周天星斗大阵微微一震,散发出的星光护罩,明显变得更加凝实、厚重,能量波动也更为内敛。
各峰各院都投入了这场革新的洪流。符箓院尝试将裁决光炮的某些能量引导纹路简化后,融入攻击性符箓,研制出威力更强、激发更快的“破甲符”、“诛邪符”。丹鼎峰则从能量纯化的角度思考,改进了几种重要丹药的炼制法诀,提升了成丹率和丹药品质。
这场革新不仅仅是技术的提升,更是一场思想的洗礼。许多原本固守传统、认为“器乃末道”的长老,在亲眼看到新技术带来的巨大变化后,也不得不承认,这条“师夷长技以自强”的道路,确实拥有无限可能。
一直留在仙庭做客,并暗中观察的光明天使艾瑟尔,目睹这一切后,内心的震撼无以复加。她亲眼看着那些被裁决神殿视为“异端”的修士,如何以一种她无法理解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将神圣的知识与她们自身的体系完美融合,并爆发出更奇妙的生命力。这种开放、包容、务实的态度,与裁决神殿的僵化、排外形成了鲜明对比。她对于王剑所走的“混沌之道”,对于这个新兴的混沌仙庭,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一丝难以言喻的认同感。或许,真正的光明,并非只有一种形态?混沌之中,亦能衍生秩序与希望。
仙庭的整体实力,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技术革新中,不仅迅速从战争的创伤中恢复,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上攀升,底蕴愈发深厚。
喜欢星辰剑神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星辰剑神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