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

墩墩大大亚亚头

首页 >> 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 >> 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风花醉灵剑尊大明:最狠皇孙,老朱求我别杀了崩仙逆道抗战之还我河山我的美女俏老婆重生之老子是皇帝穿越后,我带兵在古代嘎嘎乱杀初唐小卒
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 墩墩大大亚亚头 - 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全文阅读 - 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txt下载 - 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00章 东宫惊雷,标疾骤危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洪武二十四年的冬至,仿佛一道不祥的分水岭。大朝会上那看似庄严肃穆的华章,余音尚未散尽,一缕沉重得令人窒息的阴霾,便已悄然笼罩了整个应天城,尤其是那座象征着帝国未来的东宫。

起初,只是些微不起眼的风声。先是太医院几位德高望重的御医,于朝会次日被急召入东宫,良久方出,且面色凝重,行色匆匆。随即,东宫属官们往日还算平和的神情,被一种难以掩饰的焦虑和谨小慎微所取代,往来行走间,脚步都放轻了许多,仿佛怕惊扰了什么。宫中往来传递文书的内侍,也失去了平日的从容,眉眼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惶急。

这些细微的变化,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敏感而脆弱的官场生态中,激起了一圈圈不断扩大、却无声的涟漪。

消息灵通的部院高官、勋贵重臣,最先嗅到了空气中那丝不同寻常的危险气息,彼此交换的眼神中,充满了心照不宣的惊疑与忧虑。然而,没有谁敢公开谈论,所有的不安与猜测,都被死死地压抑在谨言慎行的官袍之下,唯有在私密的书房或至交的低语中,才敢稍稍流露。

林霄身在翰林院,这座往日相对超然的“清贵之地”,此番亦未能隔绝外界的暗流。

他升任侍读后,有了自己独立的值房,虽仍兼编纂《大典》之责,但地位已非昔日修撰可比,接触到的信息层面自然也水涨船高。燕王朱棣那日的“偶遇”与试探,余波未平,他已深感自身处境之微妙。

如今,东宫传来的异动,更是让他那颗本就悬着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就在冬至大朝会后的第三日下午,林霄正埋首校勘《洪武大典》“食货志”中关于漕运的一部分稿件,试图用繁重的案牍工作来驱散心头的不安。值房的门被轻轻叩响,进来的是掌院学士孙耀宗身边的一名心腹书办。

“林侍读,”书办神色恭敬,却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紧张,低声道,“孙大人请您过去一趟,有要事相商。”

林霄面上却不动声色,放下笔,温和道:“有劳了,我这就去。”

跟随书办来到孙耀宗那间宽敞却略显压抑的值房,只见孙耀宗正背对着门口,负手立于窗前,望着窗外庭院中几株叶片落尽的古槐,身影竟透出几分罕见的萧索。听到脚步声,他缓缓转过身,脸上早已没了前几日因林霄升迁而强装出的和煦笑容,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重的、几乎要凝出水来的忧虑。

“林侍读,你来了。”孙耀宗的声音有些沙哑,他挥挥手示意书办退下,并亲自走过去将房门关紧,这才引着林霄到内间的茶榻上坐下。这番举动,本身就透着不寻常。

“孙大人,不知唤下官前来,有何吩咐?”林霄依礼坐下,姿态恭谨,心中却已飞速盘算开来。

孙耀宗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先长长地叹了口气,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光滑的紫檀木茶几边缘,半晌才低声道:“林侍读,你我同僚一场,有些话,本院也就不绕弯子了。东宫……恐怕出大事了。”

尽管早有预感,但亲耳从孙耀宗口中听到确认,林霄的心还是猛地一沉。他强自镇定,问道:“大人何出此言?下官愚钝,还请明示。”

“今日午后,宫中传出确切消息,”孙耀宗的声音压得更低,仿佛怕被窗外并不存在的耳朵听了去,“太子殿下自前日朝会归来后,便感染风寒,起初以为只是寻常小恙,谁知……谁知病情骤然加剧,昨夜竟至呕血昏迷!太医院所有值守太医皆被召入东宫,至今未出!陛下……陛下闻讯后,已连续两次摆驾东宫探视,至今仍在宫中坐镇!”

呕血!昏迷!陛下亲临坐镇!

这几个词如同重锤,一记记敲在林霄的心上,这已远非普通的“风寒”,而是危及国本的噩耗!储君病危,在这个燕王刚刚入朝、各方势力暗流涌动的敏感时刻,其引发的连锁反应,简直不堪设想。

林霄的脸上适时地浮现出巨大的震惊与惶恐,声音带着微颤:“这……这如何是好?太子殿下仁厚贤明,乃国之根本,怎会……孙大人,消息可确实?”

“千真万确!”孙耀宗重重地点点头,脸上愁云密布,“如今宫中已下令封锁消息,严禁外传,以免引起朝野动荡。但此等大事,岂能真正瞒住?六部九卿的堂官们,恐怕此刻都已得了风声。本院唤你来,一是告知你此事,让你心中有数,近日言行务必万分谨慎,切莫授人以柄;二来……”他顿了顿,目光复杂地看向林霄,“你如今是侍读,按制有轮值经筵、备咨询之责。陛下忧心太子,心神劳瘁,万一……万一有垂询之时,你需得有个准备。”

林霄立刻明白了孙耀宗的潜台词。太子若有不测,国本动摇,朱元璋在悲痛之余,必然会对未来朝局、尤其是对如林霄这般新近简在帝心、又与太子有过接触的年轻官员,进行新一轮的审视和考验。孙耀宗这是在提前给他打预防针,也是想探探他的口风,或者说,将他拉入自己的应对阵营。

“下官……下官明白。”林霄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显得既震惊又忠诚,“太子殿下之事,实乃国家之大不幸。下官蒙陛下与殿下恩遇,唯有竭尽忠悃,恪尽职守。若陛下真有垂询,下官定当谨言慎行,一切以社稷安稳、陛下圣意为重,绝不敢有丝毫懈怠或妄言。”他将“社稷安稳”和“陛下圣意”放在前面,既是表态,也是自保。

孙耀宗对林霄这番滴水不漏的回答似乎还算满意,又或许是他自己此刻也心乱如麻,无暇深究,只是疲惫地摆摆手:“你明白就好。近日院里事务,能缓则缓,一切以稳为主。你且先回去,但有所闻,随时来报。”

“是,下官告退。”林霄起身,躬身行礼,退出了孙耀宗的值房。

回到自己的房间,关上门,朱标病危!这个消息的冲击力太大了。

于公,朱标是他目前看来最能实现其政治理想、相对温和的继承者,他的倒下,意味着朝局将充满巨大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对燕王朱棣而言,这无疑是一个致命的变量。

于私,朱标对他有赏识之意,那次关于藩王策的奏对,虽内容敏感,但太子展现出的气度与求贤若渴,让林霄印象深刻。这样一位储君英年早逝,于情于理,都令人扼腕。

更深远的影响是,朱元璋老年丧子,尤其是丧失精心培养的继承人,其悲痛与随之而来的猜忌、暴戾,将会达到何种程度?

蓝玉案的阴影尚未完全散去,新一轮的清洗是否会因储位空虚而再次掀起?他林霄这个刚刚崭露头角、看似风光无限的“侍读”,在这滔天巨浪中,不过是一叶扁舟,随时可能倾覆。

“必须立刻通知婉儿!”这是林霄的第一个念头。

苏婉的信息网络比他更灵通,但官方封锁下的具体细节,以及苏婉作为女性可能接触到的内宫风向,都至关重要。

他强压下立刻行动的冲动,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此刻翰林院内耳目众多,任何异常的举动都可能被放大解读。他重新坐回案前,摊开稿纸,继续之前校勘漕运文稿的工作,笔尖在纸上沙沙移动,看起来与平日无异,但只有他自己知道,写下的字句几乎不过脑子,全部心神都用在思考应对之策上。

直到散值的钟声敲响,林霄才如常收拾桌面,与相熟的同僚颔首示意,随着人流走出翰林院。他注意到,今日散值时的气氛格外沉闷,几乎无人交谈,每个人脸上都笼罩着一层无形的阴云,彼此眼神接触时,都迅速避开,那种心照不宣的压抑感,比任何喧哗都更令人窒息。

回到寓所,林霄立刻摒退左右,将自己关在书房内。他并未点灯,任由暮色一点点吞噬房间,只有窗外零星灯火透入微弱的光线。他在黑暗中静坐了片刻,理清思绪,然后迅速起身,换上一身深色的便服,从后门悄然离开。

他没有去任何可能被关注的地点,而是绕了几条街,确认无人跟踪后,走进了一家看似普通的车马行。这里是苏婉安排的另一个紧急联络点,相对归云观更为隐蔽快捷。他递过一枚特制的铜钱,对迎上来的伙计低语了一句暗号。伙计眼神一凛,不动声色地接过铜钱,躬身道:“客官稍候,小的这就去请掌柜。”

片刻后,一名精干的中年人从内间走出,正是车马行的掌柜,也是苏家的外围心腹。他将林霄引入一间僻静的客房,低声道:“林公子,可是为东宫之事?”

林霄心中一紧,对方果然已经知晓。“正是。消息确切程度如何?宫中眼下是何情形?”

掌柜的语速极快,声音压得极低:“消息确凿。太子殿下病情极重,太医院已束手无策,据说……是在用参汤吊着元气。陛下悲痛欲绝,已罢朝三日,亲自守在病榻前。宫中气氛极其压抑,皇后娘娘(指马皇后已故)昔日的旧人也都惊动了,但……回天乏术。如今宫门虽未完全封闭,但进出盘查极严,尤其是与东宫、太医院相关之人。”

“燕王那边有何动静?”林霄最关心这个问题。

“燕王殿下闻讯后,第一时间便呈递请安折子,并请求入宫侍疾,但被陛下以‘藩王不宜久留宫中’为由婉拒了。不过,燕王府的人这几日与一些勋贵武将,尤其是昔日曾在北疆共事过的将领,往来明显频繁了些。但都在规矩之内,挑不出错处。”

老辣!林霄心中暗叹。朱棣此举,既表现了孝悌之心,又避开了瓜田李下之嫌,同时还能在关键时刻稳住自己的基本盘。

“苏小姐那边可有消息传来?”林霄问道。

“有。”掌柜的从怀中取出一个蜡丸,递给林霄,“这是小姐今早设法送出的,嘱咐一旦公子来问,即刻转交。”

林霄接过蜡丸,捏碎,里面是一小卷薄如蝉翼的桑皮纸,上面是苏婉用密写药水留下的娟秀字迹,需要特殊方法显影。他向掌柜的要了火折子和一杯清水,小心处理後,字迹显现出来:

“霄郎勿惊,东宫事确,大势难逆。陛下哀痛,恐迁怒近臣,尤忌结党。君新晋侍读,位卑而名显,此诚危局。万勿与东宫旧属过度往来,亦不可显悲过度,恐引猜忌。当谨守翰林本职,沉潜编书,静观其变。燕王势起,然帝心难测,暂不宜沾惹。妾在宫中亦有耳目,然此刻不宜妄动,恐引火烧身。京城米价已有波动,人心浮动,君可留意。万事谨慎,盼君安好。婉手书。”

字迹略显潦草,显然是在极度紧迫和担忧的情况下写就。苏婉的分析与林霄的判断不谋而合,甚至更为冷静和深刻。她点出了几个关键:一是朱元璋悲痛下的猜忌心理,二是林霄作为新贵的危险性,三是提醒他注意经济层面的波动,米价波动往往是社会动荡的前兆,四是再次强调远离燕王漩涡。

这封信像一盆冷水,浇熄了林霄的部分焦虑,让他更加清醒。他将纸条就着烛火烧毁,灰烬碾碎,对掌柜的道:“多谢。近日若无事,我不会再来。若有万分紧急之事,老规矩。”

“小人明白,公子放心。”

离开车马行,林霄借着夜色掩护,悄无声息地返回寓所。有了苏婉的信息和判断,他心中稍安,但压力并未减轻。他现在要做的,就是严格按照苏婉的建议,将自己“藏”起来。

接下来的几天,整个应天城都陷入一种诡异的静默与等待之中。官方没有任何正式消息发布,但太子病危的传闻却如同瘟疫般在官员和百姓中蔓延。市面上的确如苏婉所料,开始出现轻微的波动,米价有所上扬,一些敏感物资的采购量增加,一种山雨欲来的恐慌在无声地发酵。

翰林院的工作几乎陷入停滞。孙耀宗称病告假,数日未至。其他官员也大多无心公务,要么托病不来,要么来了也是聚在一起低声议论,神色惶惶。林霄则反其道而行,他每日准时点卯,大部分时间都把自己关在值房里,要么认真校勘书稿,要么翻阅那些看似与世无争的经史典籍,对外界的纷扰仿佛充耳不闻。同僚偶尔试探,他也只以“天意难测,唯尽臣节”等套话敷衍过去,表现得既不过度悲伤,也不显得冷漠,一切恰到好处。

期间,他也留意到一些细微的变化。往日与东宫往来密切的几位官员,如太子洗马、赞善等,如今都深居简出,面色惨淡。而一些原本中立的官员,开始有意无意地向某些勋贵或部院大佬靠拢。官场的人心向背,在巨大的不确定性面前,开始悄然重新洗牌。

就在这种令人窒息的等待中,时间来到了冬至后的第七日深夜。

林霄正秉烛夜读,忽然听到远处皇城方向,隐约传来一阵悠长、沉重、连绵不绝的钟声!

那是……报丧钟!只有帝后或储君薨逝,才会敲响的报丧钟!

钟声一声接着一声,穿透沉沉的夜幕,敲打在每一个未眠人的心上。林霄手中的书卷“啪”地一声掉落在桌上,他猛地站起身,走到窗前,推开窗户,任由冬夜的寒风吹入。

钟声在寂静的城中回荡,凄冷而肃杀。这意味着,太子朱标,最终还是没能熬过去。帝国的储君,在这个寒冷的冬夜,薨逝了。

林霄望着皇城的方向,心中一片冰凉。他知道,一个时代结束了。而一个充满未知、甚至血腥的新时代,即将拉开序幕。朱元璋的怒火将会如何倾泄?燕王朱棣将如何动作?皇太孙朱允炆又将被推上怎样的位置?

他仿佛已经看到,应天城上空,那酝酿已久的风暴,终于撕开了沉默的伪装,露出了狰狞的獠牙。

“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林霄低声自语,关上了窗户,将凛冽的寒风和那象征国丧的钟声隔绝在外。但他知道,真正的风暴,是关不住的。他必须立刻行动起来,按照与苏婉商议过的预案,应对这骤变的局势。

首要之事,便是换上早已准备好的素服,等待官方的正式通告,以及随之而来的、必将席卷整个朝野的惊涛骇浪。

喜欢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重生之千面影帝我从凡间来英雄联盟之极品天才超级仙王在都市第一宠婚:老公,坏坏坏!摄政王府萌宝:绑定系统后我火了顶流死对头竟然在恋爱冠军之光亿万婚约:她的财富帝国王渊李诗涵免费阅读无弹窗重生:无限堕落朝生暮死:雪洗凡尘林羽江颜最新章节列表签到千年,从凡尘仆役到仙界至尊战锤40K:第二军团的秘密校花曝光我在殡仪馆抓鬼现场先菌子,后小人婚心计,老公轻点疼直播算命,苏观主她又停更了楚剑秋柳天瑶无删减完整版
经典收藏放浪形骸歌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权倾天下,皇帝也怕我三分承明之治他逃她追,王妃逐渐黑化重生元末,朱元璋被我爆锤中国历史长河小说当家主妇妖孽王妃桃花多大唐之最强驸马曹操:逆子,你怎么浑身都是反骨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夫君!生娃这种事不能靠走量啊南风紧三国之帝国文明贞观荣耀南朝第一赘婿三国之制霸寰宇巧妇当家我爷是刘邦
最近更新荣国府,抱歉,不稀罕龙椅上的欲望:情锁宫闱之殇逃荒是不可能的红楼:父不争气,我亲自上阵暗尘明月楼穿越古代,我竟然成了武圣开局乱世成流民,我携妹打天下我靠九阳神功横推武当三国争霸之再造大汉开局反杀捉刀人,我成了大乾凶徒重塑南明:郑森的天下挽天倾之南明复兴全族扶我青云志,我赠族人朱紫袍我的AI我来养大秦:开局人屠,杀敌就变强穿越之侯府千金外传时空基石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天启:朕登基后,东林党麻了重生红楼的香艳人生
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 墩墩大大亚亚头 - 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txt下载 - 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最新章节 - 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