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柔柔关于“混沌灵根”的理论突破,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巨石,迅速在洪荒同盟内部引发了连锁反应。最高议会迅速通过决议,将“混沌灵根”的研发与应用提升至文明最高战略层级,倾注大量资源,由白柔柔全权负责,在月球“广寒宫”基地的基础上,扩建为 “太阴混沌灵能研究院”。
研究院深处,第一台实用化的、基于“混沌灵根”理念的 “初代混沌灵能反应炉” 正在试运行。与联邦晶核那死寂的完美秩序不同,这台反应炉的核心是一个不断旋转、变幻着形态的混沌色光团,内部仿佛有无数微小的世界在生灭演化。它发出的能量波动并非恒定,而是如同生命呼吸般带着自然的韵律,时而澎湃,时而舒缓,却始终保持着一种内在的、充满活力的稳定。
“能量输出稳定,转化效率达到联邦晶核演示型号的百分之八十五,并且……还在缓慢提升!”一位研究员看着数据,声音因激动而颤抖,“更重要的是,它对各种‘杂质’能量和规则扰动表现出极强的包容性,甚至能将其转化为自身演化的‘养分’!”
白柔柔站在控制台前,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带着成就感的笑容。这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成功,更是文明道路的验证。这台反应炉,就是“星火道统”在物质层面的第一个坚实脚印。
与此同时,在任婷婷的主导下,“星火道统”的体系化建设也全面铺开。她整合了林风留下的混沌大道感悟、五位圣长老各自领域的精髓、以及与“肃正协议”和初步接触联邦带来的经验教训,编撰出了 《星火道典》基础篇。
这道典并非僵化的功法秘籍,而是一部引导性的总纲。它阐述了“混沌”与“演化”的核心理念,强调了心性修为与探索精神的重要性,包容了从修真炼气到基因进化、从符文阵法到灵能科技的各种可能性。它鼓励修行者走出自己的路,而非一味遵循前人的足迹。
道典首先在重建的各级学府、军队以及各大超凡势力中推广。起初,并非所有人都能立刻理解并接受这种看似“无序”的理念,尤其是那些习惯了传统修炼体系、讲究按部就班的修士。
但很快,变化开始显现。
一位卡在瓶颈多年的老修士,在研读道典后,不再执着于冲击关隘,转而开始研究自身法力属性与周围环境的互动,意外地引动了一丝天地间的混沌灵机,瓶颈自然松动。
一支深空巡逻小队,在执行任务时遭遇异常空间湍流,按照传统预案几乎无法脱困。队长灵光一闪,根据道典中“拥抱变数”的理念,冒险将舰队能量场频率调整至与湍流某种谐波共鸣的状态,竟奇迹般地稳定了局势,并发现了一种新的空间导航方式。
甚至是一些没有修炼资质的普通人,在理解了“演化”理念后,也在各自的领域——艺术、科学、农业——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创造力。
星星之火,开始呈现燎原之势。一种开放、包容、勇于探索和创新的文明气质,正在逐渐取代战后的创伤与保守。
然而,就在这文明内部焕发新生机的同时,外部潜伏的阴影也开始蠕动。
小丽领导的“秩序之影”监测到,数个伪装成陨石或背景辐射的微型探测器,正以极高的科技水平隐匿在太阳系外围的星际尘埃带中,持续不断地收集着地球的灵能波动数据、通讯信号乃至近地航行的舰船轨迹。其技术特征,与星辰联邦高度吻合,但更加隐蔽和具有侵略性。
“是‘观察者议会’的手笔。”小丽的声音透过加密通讯传来,冰冷中带着一丝肃杀,“他们在建立更完善的监控网络。而且,我们捕捉到一段极其短暂的、指向联邦星域方向的超光速通讯涟漪,内容加密等级极高,无法破译,但发送时间点,恰好与‘初代混沌反应炉’成功启动的时间重合。”
任婷婷目光一凛。对方反应如此之快,说明他们对地球文明的“混沌”特性极为关注,甚至可能存在着某种实时或近实时的监控机制。
“加强反侦察和信息屏蔽,尤其是围绕太阴研究院和《星火道统》的核心区域。”任婷婷下令,“同时,启动‘迷雾’计划。”
“迷雾”计划,是白柔柔基于混沌灵根特性设计的一套主动防御与伪装系统。通过在全球关键节点布设特殊的“混沌灵能发生器”,人为地在太阳系周围制造一层充满随机变量和不可预测灵机波动的“信息迷雾”,干扰和欺骗外部的探测,为文明的发展争取更多时间和空间。
“另外,”任婷婷沉吟片刻,“‘星火远征’先遣队的筹备工作需要加快了。我们不能只被动防御,必须主动走出去,了解联邦,了解这片星空。文才和秋生那边准备得如何了?”
“两位指挥官已完成适应性训练,舰船改装和人员配置基本就绪,随时可以出发。”负责远征事宜的官员汇报。
内修道统,外布迷雾,远派星舟。
洪荒文明如同一棵在巨石缝隙中顽强生长的树苗,一方面努力向下扎根,汲取“混沌”的养分,壮大自身(道统初立);另一方面则伸展枝叶,试图推开头顶的巨石,探寻更广阔的天空(星火远征),同时还要警惕着阴影中可能存在的、意图将其扼杀或扭曲的手(观察者议会)。
希望与危机并存,机遇与挑战共生。星火已燃,其势虽微,其意已决,必将燎原。
喜欢僵尸之拜师九叔,开局先天道体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僵尸之拜师九叔,开局先天道体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