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姝坐在书桌前,电脑屏幕的光映着她忧心忡忡的脸。她反复看着自己记录的关于温家的情况,越想越觉得心神不宁。警察虽然立案了,但似乎进展缓慢。温澜一个小女孩独自在家,面对这种情况,该有多害怕?
她觉得自己必须再做点什么。忽然,她想起还有那位校医赵清!赵医生看起来也很关心温澜。
她立刻拿起手机,找到了一个相熟的同事,发了条信息过去:「王老师,不好意思打扰一下,能推给我一下校医赵清赵老师的微信吗?我班上学生的事情想咨询一下她。」
很快,同事就把赵清的微信名片推了过来。李静姝立刻发送了好友申请,并在验证信息里写道:「赵医生您好,我是四年级(1)班班主任李静姝,关于温澜同学的事情,想跟您沟通一下。」
——
某高档餐厅包厢内
赵清和沈钦正与李维弈坐在一间环境雅致的包厢里用餐。桌上的菜肴精致,气氛却有些微妙。
李维弈显然精心准备了这次晚餐,席间他多次试图将话题引向大学时光,讲述一些当年校园里的趣事和…他自以为与赵清共同的“美好回忆”。
“…记得吗?那次你跑三千米,差点晕倒在终点线,还是我背你去医务室的…”李维弈说着,目光期待地看向赵清。
赵清正努力对付着一只螃蟹,闻言茫然地抬起头,眨了眨眼:“啊?有吗?我体育一直很烂没错…但晕倒?我不记得我晕倒过啊…”她完全抓错了重点。
坐在一旁的沈钦,面不改色地用餐巾擦了擦嘴角,放在桌下的手却无声地、精准地伸过去,在赵清的大腿上不轻不重地掐了一把。
“嘶——”赵清吃痛,倒抽一口凉气,差点把蟹钳扔了。她扭头看向沈钦,眼神委屈又困惑,仿佛在问“你掐我干嘛?”
沈钦回给她一个极其自然的微笑,用公筷给她夹了一块鱼肉,语气温柔得能滴出水来:“慢点吃,别光顾着说话,李总说的是他背别人去医务室的事,你凑什么热闹。”她面不改色地扭曲了李维弈的话。
李维弈:“…”他脸上的笑容有点僵硬。
赵清:“哦…”她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继续埋头苦吃,只觉得沈钦今天怪怪的,但美食当前,她也懒得深想。
整个饭局,赵清基本都处于这种迷迷糊糊的状态。李维弈的怀旧攻势如同泥牛入海,不是被赵清清奇的重点带偏,就是被沈钦四两拨千斤地化解或扭曲。她甚至完全忘了要给她家那位“陛下”发消息汇报行踪。
沈钦看着身边这个埋头苦吃的木头,有时候真的很怀疑,赵清每天回家跟她那只猫发的那些“消息”,什么“陛下臣今日巡诊无恙归来”、“御膳房进贡的猫罐头可还合口味?”…那只猫难道真的能看懂吗???
晚餐终于在一种诡异的气氛中结束。
李维弈起身,还想展现绅士风度:“时间不早了,我送二位回去吧?”
沈钦立刻干脆利落地拒绝,脸上挂着无可挑剔的职业微笑:“不劳李总费心,我们有车。”语气疏离而肯定。
李维弈看着沈钦那副护食般的姿态,又看看依旧状况外的赵清,只好无奈地笑了笑:“那好吧,路上小心。学姐,下次再聚。”
赵清嘴里还含着最后一口甜点,含糊地点头:“嗯嗯,再见李总,谢谢款待…”
……
坐在沈钦的车里,赵清摸着吃撑的肚子,看着窗外流光溢彩的夜景,脑子里还在努力回想李维弈说的那些事,但大部分记忆依旧是一片空白。她只是隐约觉得,沈钦好像…不太喜欢李维弈?
就在这时,她的手机连续震动了两下。
她拿出来一看,是两条新的微信好友申请。
两个?
一个是温澜班主任。
而另一条,是李维弈的侄女李雯。
赵清眨了眨眼,这么快就加过来了?效率这么高吗?
“怎么了?”正在开车的沈钦瞥见她对着手机发呆,随口问道。
“哦,两个好友申请。”赵清老实回答,“一个是温澜的班主任李老师,另一个是…嗯…李维弈那个当警察的侄女,说叔叔让她加我,有事可以咨询。”她念着验证信息,语气里带着点“世界真小”的感慨。
沈钦握着方向盘的手指几不可察地收紧了一下。
李维弈…动作还真快。这哪里是侄女热心,分明是他还不死心,想方设法地要往赵清身边塞人,维持联系。
沈钦心里冷哼一声,但面上却不显,只是淡淡地说:“嗯。温澜班主任找你肯定是正事,先通过吧。至于那位李警官…”她顿了顿,语气听不出情绪,“随你。不过警察系统内部有他们的纪律,有些咨询未必方便私下透露。”
她这话说得滴水不漏,既没有明确反对,又巧妙地暗示对方可能受到限制,以及这层关系背后可能存在的李维弈的个人意图。
赵清似懂非懂地“哦”了一声,手指倒是很利索地把两个申请都通过了。在她简单的世界观里,李老师是为了学生,警察侄女是职业需要,都是正事。
她先给李静姝老师回了条信息:「李老师您好,我是赵清。您请说。」然后想了想,又给新加的李雯警官发了条信息:「李警官您好!谢谢您!我是赵清。确实有些事情想向您请教,关于一个未成年人可能涉及的家庭状况,不知道您什么时候方便?」
发完,她放下手机,打了个哈欠:“搞定了。希望她们能帮到温澜那孩子吧…”
沈钦从余光中看着她那副毫无心机的样子,无奈地叹了口气。
这个木头…有时候真是单纯得让人头疼,但也让人毫无办法。
赵清看着手机屏幕上李雯回复的消息,小声念了出来:「原来今天报警的是您的学生啊。我今天下午出去执勤了,刚回所里听同事说了个大概。情况确实有点特殊。赵医生您有空的话,我们可以单独约个时间详细聊聊,电话或者见面都行。」
念完,她抬起头,看向正在开车的沈钦,语气里带着点惊讶和一丝莫名的“落后感”:“人家比我们快一步。已经知道报警的事了。”
沈钦目视前方,眉头微蹙:“谁?谁比我们快一步?”
“温澜啊。”赵清理所当然地说,“她已经报过警了。警察都去她家调查过了。李警官的同事处理的。”
沈钦:“…”
车厢内陷入了几秒诡异的沉默。沈钦握着方向盘的手指微微用力。
不是等她们慢慢寻找线索和证据吗?
不是说要谨慎避免打草惊蛇吗?
那个才九岁的小姑娘,竟然动作如此迅猛果决,直接就把警察这把“明刀”给请进了家门?!
一种极其复杂的情绪涌上沈钦心头——有对温澜胆识的惊讶,有对计划被打乱的措手不及,但更多的,是一种被“排除在外”的微妙失落感和…被比下去的不甘。
她深吸一口气,语气听不出太多波澜,却是自嘲:“呵…原来如此。原来这个‘我们’,并不止我们啊。”
她瞬间明白了。温澜从一开始,或许就没打算完全依赖她们这条线。报警,是将事件彻底公开化、官方化,这是最直接也是最能引起广泛注意的方式。而联系她们律师和校医,则是铺设另一条更隐秘、可能用于应对不同局面的辅助线。
那个女孩,心思缜密得可怕,也果断得可怕。
“那…那我们还要查吗?”赵清有些茫然地问,感觉事情的发展好像超出了她的理解范围。
“查。”沈钦立刻回答,语气斩钉截铁,“而且要更快,更深入。”
温澜的激进举动,虽然大胆,但也必然会更早地触碰到核心利益集团敏感的神经,很可能引发对方更激烈、更隐蔽的反扑。警方明面上的调查会受到各种规则限制,很容易被误导或陷入僵局。
她们必须走在警方前面,或者至少,走在与警方不同的维度上,才能拿到真正关键、能一锤定音的东西。
“回复李警官,”沈钦对赵清说,“谢谢她,就说电话里说不清楚,明天中午午休时间,如果她方便,请她来学校医务室一趟,当面聊。地点相对安全,也符合你的身份。”
她需要亲自会会这位李雯警官,评估她的可靠性和能提供的帮助层级,更重要的是,要从她那里获取警方初步调查到的、未经修饰的第一手信息。
“哦,好。”赵清乖乖点头,开始低头打字回复李雯。
赵清继续看着手机上李静姝发来的信息,有些不知所措地转向沈钦:“沈钦,李老师问情况怎么样,我们有没有什么进展…这该怎么回啊?”
沈钦目视前方,大脑飞速权衡着。
“回复她,”沈钦语气平稳地指示,“具体细节我们也不清楚,说你有一个做律师的朋友也在关注这件事,会从其他渠道帮忙了解情况,让她不要太焦虑,有消息会第一时间告诉她。”
“哦哦,好。”赵清似懂非懂,但觉得沈钦说的有道理,于是低头开始笨拙地打字,尽量按照沈钦的意思组织语言。
过了一会儿,她抬起头:“发过去了…”
“嗯。”沈钦淡淡应了一声,不再多言。她心里清楚,李静姝这条线,暂时就这样保持若即若离的联系就好。
车辆继续平稳行驶,赵清看着窗外,忽然又叹了口气:“唉,温澜那孩子…怎么就摊上这么个家呢…”
沈钦没有接话,只是眼神变得更加深邃。
温澜小朋友,你把这潭水搅得越来越浑了。
喜欢静谧海水母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静谧海水母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