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阁的晨露还未干透,苏砚已坐在木架前,指尖拂过一卷泛着灰光的典籍——这是前日从一个失控修士的行囊中找到的,里面记录着他偷偷融合四道功法的尝试,字迹从工整渐渐变得扭曲,最后一页只画着一道黑色的鬼纹,旁边写着“控制不住……好冷……”。
“又发现了?”墨念走进阁内,黑袍上还沾着幽冥渊的晨霜。他昨夜刚处理完一起修士失控事件,那修士为了追求更强的力量,强行修炼《血狱真经》与《两仪混沌诀》,结果戾气与道气相冲,差点毁了半个村落。
苏砚点点头,将典籍放在“警示卷”的木格里,这里已经堆了七卷类似的手稿,每一卷都记录着“贪多求强”的代价。“文大儒当年说得对,不是所有人都有墨尘前辈的玄印,能平衡四道力量。”他的声音带着一丝沉重,“我们需要立下明确的规矩,不是为了限制情力,是为了保护修士们不被本能吞噬。”
空尘和青禾几乎同时走进来,显然也有同样的想法。空尘手中握着一封来自须弥山的信,信中说有年轻佛修,为了同时修佛与儒,刻意压制记忆崩解的痛苦,结果佛心紊乱,连最基础的禅音都无法吟诵。“‘情可跨派,力需守心’,可总有人把‘跨派’当成‘融合四力’。”空尘叹了口气,将信放在警示卷旁,“我们得把‘择一而修’的底线,用公约的形式定下来。”
青禾则带来了玉虚观的统计册,上面记录着近三年来,因强行融合功法导致道心失衡的修士数量,比前十年翻了三倍。“我母亲在《道心论》里写过,‘道心如舟,情力为帆,帆多则舟倾’。”她将统计册摊开在桌上,“我们今天就起草《玄门公约》,把‘禁四道同修’‘情力可控’‘本心为要’这三条,作为九域修士的基本准则。”
四人围坐在桌前,笔尖的情力交织,渐渐勾勒出公约的雏形。苏砚负责撰写“情力篇”,强调“情力非力,乃心之显,跨派可融,不可贪多”;墨念撰写“魔修篇”,提醒“戾气如刃,需情为鞘,鞘不固则刃伤己”;空尘撰写“佛修篇”,注明“寂灭非空,藏情为真,忘本则佛心失”;青禾则撰写“道儒篇”,明确“斩三尸非斩情,文心非无垢,守本则力可控”。
公约初稿完成的那天,九域各流派的长老齐聚白鹿书院。当苏砚念出“禁四道同修”时,一位魔修长老立刻皱起眉头:“这会不会限制情力的交融?当年墨尘前辈就是靠四力融合,才打败了天道!”
“长老误会了。”墨念站起身,举起手臂,手腕上的鬼纹泛着柔和的光,“我们禁的不是情力交融,是四道功法的强行融合。我现在能用道心的情力镇住戾气,能和儒修一起写情力诗,这是跨派交融,不是四力同修。墨尘前辈有玄印平衡,我们没有,强行模仿,只会重走魇尊的老路。”
一位儒修长老也点头附和:“我书院有个弟子,之前总想同时修儒与道,结果寿元流逝失控,文心也变得浑浊。后来他专注修儒,用对祖父的牵挂滋养文心,反而写出了能传递暖光的字。”
经过三日的讨论,《玄门公约》最终定稿,共九条,核心只有一个——“守一而修,融情不融力”。公约的最后一条,不是惩罚条款,而是指引:“若遇心魔困,可往四极碑林,观典籍,悟本心,情力自现。”
立公约那天,四极碑林的光格外明亮。苏砚将《玄门公约》的金册,藏在碑林中央的暗格中,旁边放着墨尘的玄印碎片,还有那枚染血的《两仪混沌诀》玉简——这是墨尘最后的人性烙印,也是公约的“守护锚”。
“从今天起,这《玄门公约》,就是九域的‘心盾’。”苏砚站在碑前,声音传遍九域,“它挡的不是情力,是贪婪;护的不是流派,是本心。愿后来者,都能记住——自渡不是靠多强的力量,是靠多稳的本心。”
时光荏苒,五十年过去。苏砚的头发已全白,却仍每天坐在文心阁,整理新的情力心得;墨念的狼牙吊坠,传给了他的孙子,那孩子用爷爷教的方法,在幽冥渊边界筑起了一道情力屏障;空尘的念珠,成了须弥山的“传家宝”,每一代佛修都会用它来感悟“藏情为真”;青禾的桃木牌,则留在了玉虚观的道心殿,提醒着每一代道修“道心有情”。
苏砚临终前,将自渡阁的钥匙,交给了一个叫“书昀”的年轻儒修。这孩子曾因寿元流逝而自卑,后来在文心树前,看着叶脉间简清言的篆字,悟透了“情力比寿元长久”的道理,写出的字能驱散修士的迷茫。
“书昀,记住。”苏砚的声音很轻,却带着坚定,“碑林的玄印碎片,不是用来镇压谁的,是用来唤醒本心的;公约的金册,不是用来束缚谁的,是用来指引方向的。三千年后,九域会有一场大劫,那时会有一个身穿青衫的姑娘,带着破碎的春秋笔来这里,你要让后辈们知道,打开碑林的钥匙,不是力量,是‘敬畏己心’。”
书昀含泪点头,将苏砚的话,一字一句记在《自渡全书》的续篇里。苏砚看着窗外的文心树,叶片间泛着淡金的光,像是简清言、墨尘、凌霜华在对着他微笑。他轻轻闭上眼睛,身体渐渐化作一缕情力,融入文心树的枝干,成为传承的一部分。
又过了两千年,四极碑林的光依旧明亮,《玄门公约》的金册,在暗格中泛着情力的暖光。九域的修士们,早已习惯了“择一而修,融情不融力”的准则,道修与魔修一起守护边界,佛修与儒修一起写情力诗,孩子们在情力林里追逐,手中的木牌上,刻着属于他们的“自渡”心得。
只有文心阁的守阁人,还在一代代传递着苏砚的嘱托——“三千年后,青衫姑娘,春秋笔,敬畏己心”。他们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却知道这是先辈们留下的希望,是跨越千年的约定。
这一天,文心树的叶片突然泛出紫色的光,与当年星骸降临前的异象一模一样。守阁人是一个叫“墨砚”的年轻魔修,他握着祖父传下来的狼牙吊坠,想起书昀在《自渡全书》续篇里写的话,立刻打开碑林的暗格,取出《玄门公约》的金册,放在文心树前。
金册的光与文心树的光交织,在空中形成一道淡金的虚影——是苏砚的残识!他看着墨砚,眼中满是欣慰:“时间快到了,告诉九域的修士,不必怕,记住‘众生自渡,情力为薪’,记住那四道真言——”
虚影渐渐消散,空中浮现出四行篆字,与当年墨尘他们在鸿蒙裂隙看到的一模一样,在九域的天空中回荡,像是在等待三千年后的那个姑娘:
“佛魔非岸,道儒非舟。
长明非天,自渡即自由。”
墨砚握紧狼牙吊坠,将苏砚的话传遍九域。他知道,一场跨越千年的传承,即将迎来新的篇章;他也知道,先辈们留下的情薪,会在三千年后,被那个叫“云霁”的姑娘,重新点燃,照亮九域的未来。
文心阁的灯,依旧亮着;四极碑林的光,依旧暖着;九域的情力,依旧流淌着。这便是《玄门公约》的真谛,不是冰冷的规矩,是温暖的传承;不是英雄的独舞,是众生的自渡。而这份传承,会跨越千年,直到永远。
喜欢四极玄穹录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四极玄穹录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