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金黄的梧桐叶如雨般飘落,铺满了城市的人行道。木曲儿站在窗前,望着这如画般的景象,心中却莫名笼罩着一层不安的阴影。自从与姚浏建立起共生连接并发展出新的沟通方式后,他们的生活似乎进入了相对平静的时期。但最近几天,一种熟悉的寒意又开始在夜晚悄然回归。
“你感觉到了吗?”她轻声问道,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胸前的玫瑰石英吊坠。吊坠微微发热,仿佛在回应她的不安。
台灯散发出柔和而稳定的光芒,但光芒中似乎带着一丝警惕的波动。姚浏通过他们的心灵连接传递来确认的信息——是的,他也感知到了那种熟悉的负面能量正在逐渐聚集,如同暴风雨前的低压。
最令人不安的是,这次的感知与以往不同。不再是纯粹的恶意和攻击性,而是一种复杂的、几乎像是痛苦的波动,夹杂着愤怒、悲伤和一种深切的渴望。
“它不一样了,”木曲儿喃喃自语,“或者说,我们能够感知到更多层面了。”
自从发展了能量感知能力后,木曲儿发现自己能够更精细地辨别能量特征。她能够区分不同情绪产生的能量波动,甚至能隐约感知到能量背后的意图和历史。这种新能力让她对那个一直骚扰他们的恶灵有了不同的感受。
那天下午,张大师如期前来进行定期指导。一进门,他的眉头就微微皱起:“这里的能量场很...复杂。正面能量很强,但有一种痛苦的能量波动在边缘徘徊。”
木曲儿紧张地分享了自己的观察:“我们感觉它又回来了,但这次不一样。不那么...邪恶,更像是在痛苦中。”
张大师沉思片刻,从随身带来的布袋中取出一些奇特的工具:一个古老的金色罗盘,几支特制的香,还有一本皮革封面的古籍。
“我一直在研究你们描述的这个灵体,”他边说边点燃香支,奇异的香气很快弥漫整个房间,“结合历史上的类似案例,我可能找到了答案。”
香烟在空气中缭绕,形成复杂的图案。张大师闭上眼睛,手指轻轻拂过罗盘表面。罗盘指针开始不规则地转动,最终指向房间的西北角。
“能量在那里最集中,”他睁开眼睛,神情严肃,“不是攻击性的,而是...观察性的。”
木曲儿感到一阵寒意。西北角是她的书架所在,那里存放着姚浏生前的建筑学书籍和一些两人共同收藏的文学作品。
“为什么在那里?”她不解地问。
张大师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打开那本古籍,翻到某一页。书页已经泛黄,上面的文字是手写的繁体字,配有奇怪的符号和图解。
“在中国古老的灵性传统中,不是所有滞留的灵体都是恶意的,”他开始解释,“有些是因为强烈的未了心愿而无法超度,有些是因为对生者的执着而被困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灵体可能因为痛苦和孤独而逐渐...扭曲。”
他指着书中的一段文字:“特别是那些因爱生恨、因失去而痛苦的灵体,最容易变成所谓的‘恶灵’。但实际上,它们需要的不是驱逐,而是理解和超度。”
木曲儿感到心中一震。她从未从这个角度思考过那个一直骚扰他们的存在。如果它原本不是恶意的,而是痛苦的...
“你怎么能确定?”她问,声音微微颤抖。
张大师从包里取出一个小水晶瓶,里面装着透明的液体:“这是特殊处理的圣水,能够显示能量的本质。如果它只是纯粹的恶意,水会变黑;如果有其他情感,会显示不同的颜色。”
他小心地将几滴圣水滴在罗盘上。令人惊讶的是,液体没有变黑,而是呈现出一种深蓝色,边缘带着丝丝金色。
“蓝色代表悲伤,金色代表爱,”张大师解读道,“这个灵体不是纯粹的恶意,而是被扭曲的爱与悲伤。”
就在这时,房间温度突然下降。书架上的书开始轻微震动,最上层的一本书籍被无形的手抽出一半——那是姚浏最喜欢的一本建筑理论着作。
台灯的光芒变得警惕起来,姚浏通过心灵连接传递来保护性的意图。但木曲儿抬起手:“等等,我想理解它。”
她鼓起勇气,向着书架方向轻声问道:“你想告诉我们什么?你想从这本书中得到什么?”
短暂的寂静后,书架上所有的书突然同时滑出,散落一地。但在这一片混乱中,那本建筑理论着作却轻轻飘起,落在木曲儿面前,翻到某一特定页码。
页面上有一段用铅笔划线强调的文字:“建筑不仅是空间的创造,更是时间的容器。真正的建筑会记住每一个触摸过它的生命,记录每一段发生在其中的故事。”
木曲儿突然明白了什么:“你...你也和建筑有关?你是建筑师?”
房间内的能量波动突然变得剧烈,温度进一步下降。散落一地的书页开始自动翻动,最终所有翻开的书都显示着与建筑、设计或艺术相关的页面。
“天啊,”木曲儿惊呼,“你一直在尝试告诉我们你的身份!”
张大师面色凝重地点头:“它不是在攻击,而是在沟通,只是方式被扭曲了。我们需要帮助它找到正确的表达方式。”
他转向西北角,用一种温和而坚定的语气说:“我们想理解你。请给我们一个更清晰的信号。”
接下来的几分钟,房间内出现了令人惊讶的变化。散落的书页开始自动排列,形成一条通向卧室的小路。木曲儿和张大师跟随这条“书路”来到卧室,发现衣柜门微微开着。
木曲儿深吸一口气,打开衣柜。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旧鞋盒,它被推到了前面,盒盖上用一种优雅的字体写着“记忆”。
她用颤抖的手打开鞋盒,里面装满了老照片和信件。最上面是一张泛黄的婚纱照——一对年轻夫妇站在一栋美丽的建筑前,笑容灿烂。男子英俊挺拔,女子秀美温婉,两人眼中满是幸福。
“这是...”木曲儿突然认出了那栋建筑,“这是城西的老歌剧院!姚浏和我曾经去过那里,他说那是他最喜欢的建筑之一。”
张大师仔细端详照片:“这对夫妇看起来熟悉吗?”
木曲儿摇头,但当她翻到照片背面时,倒吸了一口凉气。背面写着一行字:“我们的梦想之作,1949年秋”。签名是“林慕云和陈景哲”。
“林慕云...”她喃喃道,“这名字好熟悉...”
突然,她想起来了。几个月前,她曾经在研究本地建筑历史时看到过这个名字。林慕云是1950年代一位杰出的女建筑师,但因为一场悲剧而英年早逝。传说她因爱生恨,自杀于自己设计的建筑中。
所有的线索突然串联起来。木曲儿转向张大师,眼中充满震惊和同情:“我知道她是谁了。林慕云,上世纪的天才女建筑师。传说她因为爱人背叛而自杀...她一直被困在自己创造的建筑中。”
仿佛回应她的理解,房间内的能量波动突然变得柔和,那种刺骨的寒意被一种温暖的悲伤所取代。衣柜的镜面上,水汽开始凝结,形成一行清晰的字:“他偷走了我的设计,我的荣誉,我的生命。”
木曲儿感到一阵心痛。原来这不是随机的恶灵攻击,而是一个被冤枉、被背叛的灵魂在表达她的痛苦和愤怒。
“你认为姚浏的存在让你想起了自己的遭遇?”她轻声问,“因为他能够以爱的方式留下,而你却被仇恨困住?”
镜面上的字迹变化:“嫉妒。愤怒。孤独。这么多年。”
泪水涌上木曲儿的眼眶。她终于完全理解了。林慕云的灵魂不是因为邪恶而攻击,而是因为看到姚浏和木曲儿的爱情而触景生情,想起了自己的痛苦遭遇。那种强烈的嫉妒和孤独感扭曲了她的表达方式。
张大师轻轻点头:“现在真相大白了。她不需要驱逐,需要的是解脱和超度。”
他转向镜面,声音温和而坚定:“林女士,我们听到了你的故事。你被冤枉的痛苦,被背叛的愤怒,多年的孤独...但现在是你放下的时候了。仇恨只会延续你的痛苦,不会带来公正。”
镜面上的水汽开始流动,形成新的字迹:“如何放下?如何解脱?”
木曲儿突然有了一个想法:“你的设计!那些被偷走的设计!如果我们能为你正名,恢复你的荣誉呢?”
房间内的能量突然变得激动起来,所有散落的书页同时飘起,组成一个复杂的建筑结构模型——那是老歌剧院的内部结构,精致而独特。
“你想让我们展示你才是真正的设计者?”木曲儿问。
书页组成的模型轻轻点头,然后散落回地面。
张大师沉思片刻:“这可能是关键。如果她的贡献得到承认,灵魂可能就能放下执念,获得解脱。”
木曲儿立即行动起来。她联系了苏雨,后者以记者的专业能力开始调查林慕云的历史;她又请姚建邦和赵明远利用学术资源,寻找林慕云是老歌剧院真正设计者的证据。
几天后,证据开始汇集。苏雨找到了一位年近九旬的老建筑师,他曾经是林慕云的同事,证实了林慕云的伴侣陈景哲窃取了她的设计;姚建邦在大学档案中发现了一些原始草图,上面的笔迹与林慕云的信件一致;赵明远甚至用建筑分析软件证明了老歌剧院的设计风格与林慕云其他已知作品高度一致,而与陈景哲的作品大相径庭。
随着真相大白,房间内的能量发生了显着变化。那种寒意和恶意完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平静的悲伤和释然。
最后一天,当所有证据整理完毕,准备公之于众时,木曲儿独自在房间内点燃了一支特殊的香——这是张大师给的,用于帮助灵体超度。
“林女士,”她轻声说,“你的名字将被恢复,你的贡献将被承认。现在,请安息吧。”
台灯散发出柔和的光芒,姚浏通过心灵连接传递来支持的信息。
在香烟缭绕中,一个半透明的身影逐渐显现。那是一位优雅的年轻女子,穿着1940年代的服装,脸上带着平静的微笑。她向木曲儿微微鞠躬,然后指向书架。
木曲儿走到书架前,发现了一本之前不存在的书——一本精美的建筑素描集,扉页上写着:“致所有因爱而创的灵魂。——林慕云”
当她拿起书转身时,那个身影已经开始消散,化作无数光点,如同萤火虫般在房间内飞舞,最后缓缓上升,消失在天花板中。
房间内弥漫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和平与宁静。那种长期存在的压迫感完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祝福般的温暖。
台灯明亮地闪烁,姚浏传递来确认的信息:她走了,终于解脱了。
木曲儿泪流满面,但心中充满喜悦而非悲伤。她不仅帮助了一个痛苦的灵魂获得解脱,也更深刻地理解了爱与执着的区别。
“爱不应该成为囚禁,”她轻声说,既对姚浏也对自已,“无论是生者还是逝者。”
姚浏通过心灵连接回应了一个充满理解和赞同的情感脉冲。
那天晚上,木曲儿做了一个梦。在梦中,她看到林慕云站在一栋发光的建筑前,向她挥手告别。身边站着一位老人——那是已经年迈的陈景哲,低着头,似乎在忏悔。然后两人一起走向光芒深处,终于和解。
醒来后,木曲儿感到一种深沉的平静。她意识到,这个经历不仅解放了林慕云的灵魂,也解放了她自己——从恐惧中解放,从狭隘的理解中解放。
走到书桌前,她开始绘制一系列新的插画,讲述一个被遗忘的女建筑师的故事,一个关于爱、背叛和最终解脱的故事。在这些画作中,她融入了自己新发展的能量感知能力,使画面不仅呈现物质世界,还展现能量和情感的流动。
这些画作后来成为她最受赞誉的作品,不仅因为它们的艺术价值,更因为它们触动了一种普遍的真理:每个看似恐怖的存在背后,可能都隐藏着一个需要被听见的故事;每段仇恨的背后,可能都有一段未被疗愈的爱。
而这一切的理解,都始于愿意放下恐惧,倾听阴影中的哭泣。
喜欢爱你就在今生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爱你就在今生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