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木印章上的山水纹样,如同一把钥匙,撬开了绵忻心中纷乱的疑云。德妃遗物与皇祖弘晖旧殿屏风的隐秘关联,绝非偶然——身为雍正帝生母的满洲贵女,与开创本朝盛世的皇祖,其遗物纹样暗合,背后必然藏着康熙末年至雍正、弘晖时代权力交接的核心秘辛。
绵忻强压下入宫核查屏风的冲动——此刻行事太过冒险,极易打草惊蛇。他将乌木印章置于书案中央,取来上好宣纸与朱砂印泥,指尖捏着印章边缘,小心翼翼地蘸取印泥,轻轻按压在宣纸上,一幅清晰的山水纹样拓印便呈现在眼前:嶙峋山势如卧虎,蜿蜒溪流似藏龙,溪畔矮树孤挺,暗合“藏风聚气”之态,绝非寻常装饰。
随后,他召来府中两位最信赖的幕僚:一位是精于金石考古、曾参与内府藏书整理的西席先生沈知远,另一位是早年游历四方、通晓三教九流旧闻的门客柳长风。
“二位先生请看此纹样,可曾见过类似风格或出处?”绵忻将拓印图纸推至二人面前,目光紧锁他们的神色变化,不放过一丝细微反应。
沈知远戴上水晶镜片,指尖捏着图纸边缘,凑近烛火仔细端详,眉头渐渐蹙起,语气带着几分不确定:“世子,此纹样古朴苍劲,非近世流行的工笔或写意风格。其布局暗合风水堪舆中的‘隐脉’之理,更像是一种标识信物,而非纯粹的装饰。老朽依稀记得,在前明一些隐士大家的藏书印、或野史随笔的插图中,见过类似的山水构图,但具体出处,一时难以忆起。”
柳长风接过图纸,眼神陡然变得锐利如鹰,手指点在那蜿蜒的溪流上,声音压低了几分:“世子,您看这水流走向,并非寻常江河瀑布,而是‘曲径通幽’之势,暗藏特定轨迹——这让在下想起一桩江南旧闻。”
他顿了顿,左右瞥了一眼,确认无人偷听后,继续道:“早年游历江南时,曾在一处破落文人聚集的茶馆,听一位醉汉提及:前明覆灭后,一批心怀故国的遗老遗少,秘密组建了一个名为‘承影司’的组织,取‘浮光掠影,承继道统’之意。据说其核心成员的信物,便是刻有特定山水纹的印章,象征‘江山虽改,文脉暗存’。这拓印上的纹样,与传闻中的特征,竟有七八分神似!”
“承影司?”绵忻心头一震。前明遗民组织!这与《尘影录》中“海外遗民”“江南曹寅旧部”的零散记录,瞬间串联起来!德妃的随笔,竟真的触及了这样一个隐秘存在?
“不过,”柳长风话锋一转,语气凝重,“那已是近百年前的旧事了。康熙爷在位时,对前明余孽打击极严,‘承影司’据说早已分崩离析,即便有残存,也应转入地下,绝不敢留下任何痕迹。其信物纹样,怎会出现在……”他目光落在乌木印章上,未尽之语不言而喻——怎会出现在雍正帝生母的遗物中?
这个发现,让局势愈发扑朔迷离。德妃乌雅氏,身为满洲正黄旗贵女,雍正帝的生母,如何会与前明遗民组织“承影司”产生关联?是敌是友?是为了监视利用,还是另有隐情?那“玉玺副石”的谜团,是否也与这“承影司”掌握的秘密有关?
绵忻意识到,要解开谜团,不能只盯着宫廷档案,更需从宫外那些传承旧日记忆的角落寻找线索。他想到了礼部侍郎阿克敦——其祖父曾是康熙朝翰林,家族藏书极丰,尤其收集了大量前明野史杂闻;更重要的是,阿克敦家族与已故怡亲王胤祥一脉交情深厚,而胤祥是雍正帝最信任的弟弟,深度参与了雍正初年的诸多机密事务,或许知晓其中隐情。
次日,绵忻以“商议万寿节后续礼仪章程”为名,亲往阿克敦府上拜访。寒暄过后,他状似无意地将话题引向前明旧事与隐秘组织传说。
阿克敦闻言,神色微动,当即屏退左右,只留贴身侍从在门外值守。他沉吟片刻,低声道:“世子既问到此处,下官便不敢隐瞒。家祖留下的一本杂记中,曾隐晦提及一事:康熙末年诸王争储,局势诡谲,当时有一股神秘势力游走于各王府之间,贩卖消息,甚至帮人处理‘见不得光’的事务,人称‘影子客’。”
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家祖怀疑,这‘影子客’便是‘承影司’的残部——他们不再执着于‘复明’,转而以‘贩卖机密’牟利,或换取庇护。雍正爷即位之初,曾以雷霆手段清洗这股势力,但似乎未能尽除其根。当时有传言,说是宫中位高权重之人,暗中为其提供了庇护……”
宫中位高权重之人?庇护前明遗民背景的“影子客”?绵忻脑海中瞬间浮现出德妃乌雅氏的身影!若真是她,以其太后之尊,确实有可能让“影子客”的残部存活下来。可她的目的何在?《尘影录》中“玉玺虽固,然‘副石’之疑,终是心病”的记载,是否就与“影子客”掌握的某个秘密有关?
辞别阿克敦,绵忻心中的脉络逐渐清晰。一幅跨越数十年的隐秘图景缓缓展开:前明遗民组织“承影司”覆灭后,残部化身“影子客”游走于权力漩涡,康熙末年的储位之争中,他们成为各方拉拢或利用的对象;雍正帝即位后清洗“影子客”,却因宫中某位大人物(极可能是德妃)的庇护,让部分势力残存下来;德妃通过某种途径与他们建立联系,掌握了关乎皇权正统的“玉玺副石”秘密,并将线索藏于《尘影录》与乌木印章中。
而万寿节中若隐若现的第三方势力——策棱郡王及其背后的喀尔喀蒙古,他们提供的账目精准指向太子,行事风格隐秘狠辣,是否也与这残存的“影子客”有关?他们的目标,难道也是“玉玺副石”的秘密?
绵忻感到一阵彻骨寒意。眼前的储位之争,不过是冰山一角,水下隐藏的,是关乎爱新觉罗皇权正统性、绵延数十年的巨大阴影。德妃留下的遗物,既是解开秘密的钥匙,也是引向深渊的诱饵。
回到王府书房时,夜色已浓。绵忻将《尘影录》摊在案上,拿起朱笔,尝试着将“承影司”“影子客”“德妃”“策棱郡王”“怡亲王胤祥”等线索逐一连接,试图勾勒出完整的关系网。烛火摇曳,映着他专注的面容,纸上的红线纵横交错,如同一张即将收紧的罗网。
就在这时,书房窗外传来极其轻微的“嗒”声,像是小石子落在瓦片上,转瞬即逝。
绵忻眼神一凛,瞬间吹熄烛火,身形如狸猫般滑至窗边阴影处,手已按在腰间软剑的剑柄上。夜色如墨,窗外一片寂静,仿佛刚才的声响只是错觉。
但他敏锐的嗅觉捕捉到,一股极其淡薄、却带着檀香与草药混合的奇异气息,正从窗缝中缓缓渗入——这气息,与那日太和殿外,被扑灭的绿色火折子残留的气味,有着惊人的相似!
他们找到了王府!
是冲着他来的,还是为了《尘影录》与乌木印章?这股隐藏在暗处的势力,究竟是“影子客”的残部,还是策棱郡王背后的力量?甚至,是另有其人?
绵忻屏住呼吸,贴在冰冷的墙壁上,目光如鹰隼般锁定窗外的黑暗。一场围绕着百年秘辛与皇权正统的终极猎杀,已然悄然降临在睿亲王府的深夜。
《灵泉伴清穿:富察侧福晋独宠》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天才小说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天才小说!
喜欢灵泉伴清穿:富察侧福晋独宠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灵泉伴清穿:富察侧福晋独宠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