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第 379 章:永定稳供覆全城?通昌攻坚近收官
嘉靖二年(1526 年)?四月二十五
辰时?京郊永定河发电站已不见试运行时的忙碌,取而代之的是规整的值守秩序。青灰色的水轮发电机组正平稳运转,“嗡嗡” 声低沉均匀,主控室内的仪表指针如磐石般稳定 —— 经过一个月的试运行调试,这座支撑京城供电的核心枢纽今日迎来正式运营验收。
工部尚书赵文华带着三名主事站在主控室,目光扫过电压表与频率表:“永定河发电站需覆盖皇宫、东西主干道及内城三十条街巷,电压必须稳在 220 伏,频率误差不得超过 1 赫兹。” 赵小匠上前一步,递上试运行记录册:“大人,这一个月我们调整了进水闸门的自动调节装置,即便河水流量有波动,机组转速也能保持稳定,各项数据均符合标准。”
一名主事走到发电机组旁,用小锤轻击机壳,听着清脆的回响:“按《营造法式》的规制,关键部件需‘敲之有声,察之无隙’,这机器的工艺倒是扎实。” 赵小匠笑着补充:“转子与定子的间隙用铜尺量过,误差不超半分,轴承加注的羊脂润滑油是特意从西域采买的,耐磨得很。”
辰时末,验收组在记录册上签字画押。赵文华站在坝顶望向京城方向,语气郑重:“从今日起,发电站实行三班值守,每时辰记录一次数据,若有差池,值守工匠与管事一并问责。” 值守工匠们齐声应诺,坝体旁的铜钟被敲响,浑厚的声响顺着河水传向远方 —— 大明第一座大型水利发电站正式投入运营。
巳时?通州通惠河畔,两百余名工匠与民夫正围着半成型的坝体忙碌,这座浆砌石重力坝已筑起丈余高,坝身由规整的青石块错缝叠砌,缝隙间填着糯米灰浆,坚硬如铁。按照施工方案,坝体采用 c15 混凝土垫层打底,外层砌筑浆砌石,基础还做了八尺深的固结灌浆防渗处理。
王大人踩着跳板走到坝顶,用铁锥戳了戳灰缝:“浆要饱满,石要对齐,这坝体得扛住五十年一遇的洪水。” 负责砌坝的老工匠张师傅立刻递上试块:“大人您看,这灰浆七日强度能抵得上山石,每块石料都经了筛选,无裂痕无杂纹。” 坝体一侧的搅拌站内,三台木质搅拌机正转动着拌制混凝土,工匠们用手推胶轮车将混凝土运至坝基,再用振捣器夯实,确保垫层密实无空隙。
河道内,几名民夫正安装引水闸的闸门框架,框架由熟铁打造,表面刷了三层防锈漆。“引水闸是关键,汛期要能泄洪,枯水期要能聚水,尺寸差一分都不行。” 王大人俯身查看框架垂直度,待水平仪气泡居中才点头放行。巳时末,坝体又增高两尺,引水系统的基础也已浇筑完成,张师傅抹着汗笑道:“再用十日就能封顶,五月初就能安装水轮发电机组了!”
午时?昌平城区,从京城延伸而来的输电线路如银线般横贯城郊,五十丈一根的水泥电线杆笔直排列,顶端的横担与绝缘子在阳光下泛着光。李三才带着工匠们正在进行最后的线路调试,这是通电前最关键的环节。
两名工匠爬上终端电线杆,将线路与城区变压器连接,地面上的工匠则用摇表测量绝缘电阻:“电阻值 500 兆欧,符合标准!” 李三才点头,示意合上测试开关 —— 城区主干道的十盏路灯突然亮起,暖黄的光线照亮了围观百姓的笑脸,随即又熄灭。“线路通畅,但电压略低,是末端线损所致。” 赵小匠带着两名军工总院的工匠赶来,手里提着一台小型调压器,“加装这个就能稳定电压,保证每盏灯都亮得均匀。”
调试间隙,百姓们围着刚运来的火力发电机好奇张望。这台机器的锅炉用铸铁打造,炉壁裹着保温石棉,旁边堆着西山开采的无烟煤 —— 明代西山煤矿已有成熟的双井通风与支护技术,开采的无烟煤火力强、燃烧久,最适合作为发电燃料。赵小匠演示着添煤操作:“这机器不用等河水,拉来煤就能发电,以后昌平就算遇到枯水期也不愁没电用。” 人群中立刻响起欢呼,几名商户已开始打听自家何时能接电。
午时过半,调试完成。李三才看着稳定的电压表指针,对众人宣布:“三日後举行通电仪式,昌平全城即将亮起来!”
未时?京城军工总院,五台量产型火力发电机正整齐排列在院中,锅炉、汽轮机与发电机的连接更显紧凑,炉体的散热片经过优化,比样机效率提升了一成。赵小匠正给昌平来的工匠讲解操作规范:“锅炉压力不能超过 0.8mpa,每天要清理炉灰,不然会影响燃烧效率。”
材料商带着车队赶来,车上装载着配套的燃煤与工具。“这批无烟煤是西山矿的精品,按您的要求筛选过,块度均匀,燃烧充分。” 材料商递上煤样,赵小匠用火柴点燃,火焰蓝白明亮,几乎无黑烟。他转头对送机的工匠说:“到了昌平先做试运行,教当地工匠学会维护,有问题随时传信回来。”
两名工匠爬上平板车,将发电机固定牢固。赵小匠看着车队出发的方向,心里盘算着:这批机器除了供应昌平,还要发往北方缺水的州县。一旁的主事笑着补充:“兵部已经来问了,想给边境堡垒配几台,晚上站岗再也不用点火把了。” 赵小匠点头应下,转身回工坊查看新一批样机 —— 炉体已改用更轻薄的合金材料,运输起来能节省三成人力。
酉时?皇宫,乾清宫内灯火通明,这灯光已完全由永定河发电站供应,稳定得没有一丝闪烁。朱载林指着墙上的大明通电版图,上面用红笔标注着已通电的京城区域,通州与昌平则画着即将点亮的符号。
“永定河发电站日均发电量够供十万盏灯,通州电站建成后能再增五万盏,昌平通上电,京畿核心区就全亮了。” 陆砚昭指着版图讲解,徐阶递上各地奏报:“保定、河间等地都上奏求建发电站,百姓盼电灯的心思迫切得很。”
朱载林的手指划过昌平的位置:“三日後昌平通电,朕要亲自去看看。”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坚定,“还要让工部编印发电站建设图谱,把技术传到各州县,让大明的每一寸土地,都能被灯光照亮。” 窗外的夜色渐浓,皇宫的灯光与远处街道的灯火连成一片,如星河落地,映照着即将迎来全面光明的大明。
喜欢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